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64|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金川诗学理论] 【转】诗歌的指向――写给老同学耀华的信【作者,金川诗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2-16 11: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枣林放牛 于 2014-4-15 09:57 编辑

1

去年,你(指作者的老同学,杨耀华,现任《山西画报社》编辑)说,希望帮帮我,投投稿子,并为我引见著名诗人李杜。
我甚至连感谢你的话都没有说一声。我已经到了不习惯使用这些客套话的地步了,而我在用我的方式表达我的感激,表达我对老同学们对我的关爱的感激。甚至我的感激就是一种平静,平静的接纳,与平静之中的无限思悟。我就是在这种看似冷漠之中,分享我能得到一切友爱。这是一种属于自我的迫不得已选择。
你知道我几乎天天在写诗,一旦进入这种诗情画意的世界的人,几乎就像与世隔绝,就像被艺术圈养起来的动物一样。
我是自己把自己圈养起来的。天天在写诗,读书,思考。其余的时间,就是做点家务,维系基本生存需要。其次就是每隔一两天,晚上出去散步一次;每一个月,或者半个月去郊外做一次徒步旅行,以换换空气,拉炼一下身体。我几乎没有时间参加任何活动。社会交往之中,偶尔应酬一下直系亲属之中实在不能推辞的婚丧嫁娶。我的手机始终关闭,为了避免骚扰,一切外联都由我爱人代替。连网上发表作品,也是她代劳的。
有的中专时期的老同学担心我走火入魔。其实,我已经过了那种不懂得什么叫欲望与贪婪的年龄,所以魔鬼不会附身。当一个人无法正确审视贪婪与欲望等一系列人性之中的特征与属性,是不可能以平稳与健康的状态,来写诗的。许多诗人自杀,是被这些还没有充分认识清楚的属性一步步引入贪婪,接着由于贪图无法得到有效驾驭,便进入虚妄与虚无的熬煎,直至绝望,不能自拔,进入死地的。
我也知道什么叫人伦天伦之美,所以,我不会亏待我的生命。我之所以能沉浸在诗歌艺术之中,与世隔绝,其实正是解决了一切应该解决的基本的生存,生活,人情世故,思想,哲学,艺术,政治,经济,法律等方方面面所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这是一个再理智不过的选择。没有这种充分的理智的选择,我不可能安心沉浸在一种艺术世界之中,不会有这种定力的。你知道,没有艺术定力的人,根本无法在这种艺术之中稳步前进。
有一次,王晓卫跟我爱人说,我这人命苦,没有好的平台发挥我的能力。其实,根本不是。我是根据我自己对自己的设计与安排,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辞去所有职业职务,抛弃一切荣誉待遇,决心过一种纯粹的艺术人生的生活的。这种纯粹指的是,没有任何社会关系的左右与影响,没有任何团体派别的观念的干预;甚至没有任何外在的经济利益的引诱。我在写给王东柱的一封信《存在之媚》已经总结了我选择诗歌的根源与必然。你在网上能搜到这封信的。
或者,我所说的与世隔绝,就是一种对社会,对环境,对物欲,对过度泛滥的人情世故的故意回避,比较成功的一种应酬模式而已。
最近,我一直准备给你写信,其实也是为了总结我一只在思考的一些问题。比如,我写诗到底是为了什么?会到达什么目的?诗歌的走向是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2-16 11:02 | 只看该作者
2

我的写作平稳,而且收获很大。几乎每天都有收获,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巨大突破。我的诗歌产量高,因为是积蓄丰厚,集中精力挖掘的原因吧。
我说的收获,是对我个人而言的。这些突破与提高,以一种难以言表的满足感,使我的生命处于一种不可摇撼的安详与愉悦之中。而我相信,这种良好的感觉已经不是虚妄的错觉,已经形成一种生命存在的秉性,已经与我结成牢不可破的根基。甚至即使我现在不写诗歌,放弃诗歌,这个安静与祥和生命气氛依然会与我的存在牢固地保持。
我更相信,这种状态下的诗歌,是会对社会,对读者有积极意义的。而我相信,我的诗歌对社会的价值是存在。现在的问题是,我没有时间与精力推广我的诗歌。
诗歌,与绘画,与音乐这些感官的直观的产品不同,是需要更复杂的推广与鉴赏的平台的。而诗歌市场要比绘画音乐的市场衰竭的厉害。
首先,能读懂诗歌的人是诗人,诗人都在忙于写作,几乎不可能为别人的作品做推广;诗人都忙于提高自己作品的知名度,不可能为高于自己的作品叫好。这是一个事实,不可否认。我能理解一般诗人生存处境,他们自顾不暇,哪有精力顾帮助别人呢。
其次,读懂诗歌的评论家与出版人,现在几乎很少。几乎只是一些具备一些平庸的传统的诗歌与文学理论常识的人在编撰诗歌刊物。真正有大气的出版发行人可能又读不懂诗歌,根本没有鉴别与发现一个有优秀诗歌作者的能力与眼光。或者是,优秀诗歌,优秀诗歌作者已经被平庸的、喧嚣过度的诗歌与诗歌作者遮蔽了。这些出版人与评论家,只能根据一个诗歌作者的名声来鉴赏诗歌。这已经成为一个可怕的惯例。打破这个惯例需要特例出现。
所以,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安心写诗,远离这种喧嚣与浮躁,用自己生存的质量来提高诗意的质量。我写诗,已经不是单纯追求出版与畅销。
我现在需要的时,好好锤炼自己的生存质量,其次是寻找一位,或者寻找一个有眼光有气度的出版人,或者诗歌艺术代理人,与我合作。我负责写诗,这位代理人负责推广诗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2-16 11:03 | 只看该作者
3

诗人何为?诗歌何为?这样的质疑很多。其实,人又何为?生命何为?这样的质疑不是也一样贯穿朝朝代代么。这不值得惊讶。生命存在,就是不断沿着对自己的质疑前进的。而生命必须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才能使自己满足,在满足之中不断完成生命的使命。
诗歌就是这样的一种承载,把适合诗歌的人带向一个前往。前往,就是生命的指向与诗歌指向相互促进,并吻合,此时,就有诗歌作品诞生。一个诗人,是一个生命个体在整个人类,能达到一种非凡的气性与秉性的突出反映;这种反映不是诗人人为的,故意的,依靠炒作,广告,张扬,炫耀,来达到的,而是靠对艺术的探求,在这个探求的过程中,解决好了艺术与人生,人与人,生命与生命,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相关的环境,一系列问题,而形成的一种生命存在的特殊状态,进而完成了对生命,对人类与自然等探求,这种活动的结晶,对于我来说,就是诗歌。这种状态也可能对世人有参照作用,那么,诗歌作品就会流行于世。而诗歌流行于世,要看诗歌所代表的行为,是否走到了一个生命个体所能走到的极致,这个极致对个人不是一个艰苦超长的体力劳动,而是一个自觉自愿和悦欣喜的艺术分享过程。这样的诗歌,才对世人有积极的意义。这就是我要寻找的诗歌特例。
我写诗的最终目的就是这样设计的。所以我写诗不是为了解决基本生存问题,不是刻意地想发财,想出名。挣钱,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劳作的目的,不是艺术创造的最高目的。当然如果诗歌畅销,获得大奖,那是诗歌确实到达佳境,自然而然出现的使用价值的结局,真能到达这个境界,你不想发财也得发,不想出名也得出。那是另一回事。
或者即使畅销,发财,暴富,或者默默无闻,都不影响艺术分享。一个人如果无法在一种艺术探索的进程之后,获得荣辱不惊,超然物欲的沉淀,那么艺术的分享就是一种虚妄的假象与人为扭曲。即使获得名望,获得金钱的积聚,也并无多大增益。甚至会成为更大物欲喧嚣,直至使艺术生命夭折。
所以,我早已确定了不走常规的路子。不进入任何圈子,不结识任何有名望的人,不依靠别人的名望来推销自己。甚至我一直警惕,害怕走常规的路子把我引入歧途。你知道中国之所以没有出现大诗人,大作家,就是大都走了常规的路子;投人所好,忘记自己;沉溺在关系网络之中,丢失自己的情怀与个性。这是非常可怕的。
艺术,就是延伸与光大个人情怀与情操的最好方式,所以才选择诗歌艺术。而一旦选择了这种方式,再去走那种常规的路子,那又何苦呢?!还不如干脆投入心身在原来的岗位上,做个高管,挣个年薪,也不失人间富贵,不失一生安逸吧!但我不甘心为这个安逸付出我的一生,才进入诗歌的。
你知道即使古代,如李白杜甫,被人们称作大诗人的,也没有真正把艺术的分享与个人生命的存在结合好。他们依然难免被入相出将,名垂青史的虚妄误入歧途,所以,李白不得善终,耽于美酒溺水而亡;杜甫一生,奔波于投靠亲友的路途,最终穷困潦倒,因为久饿,突然获得一顿饱餐而撑死。这样的大诗人,不值得我效仿,甚至只是对我的警示而已。当然,现在与李白杜甫那时不一样,做一个诗人,只要不是贪图虚妄的东西,安于艺术与生命体验,如我,又有丰富的社会经验与生存技能,当代诗人是不会穷困潦倒的。生存问题不会困扰我这样的人。
当然一个诗人非要追求名车豪宅,人生种种风光,这样的人是不会做诗人的,做了,也要后悔。还是做其他职业好。
一个当代诗人,一定要解决好生存问题,保证身体健康,心里健康,身心安泰,家庭和睦,有天伦人伦之乐的滋养,等等。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依然是境界不够。依然需要继续探索。
艺术,是一种精神滋养,其本质就是服务生命,首先是服务作者的。所以作者只有在受到艺术的恩惠到达一个超越常人的状态,那么这种艺术的资源,才会对他人有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2-16 11:03 | 只看该作者
4

这就是艺术与生命,生命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而一旦进入艺术充分享的生命个体,就会出现与群体的孤立,这个孤立就是艺术的孤立。因为艺术是一门孤立的精神指向,这种指向已经远远离开平常的生命范畴,把生命带入更纯粹的路程。这不是虚无的路程,是真实的,而且是代表人类的,群体生命到达的最终目的的路程。所以,艺术的瑰丽,就在于此。艺术的孤立与生命的孤立是同步的。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是孤立的存在,生命这种孤立特征,是不可扭转的本质与必然。任何一个生命个体的独立性必然延伸生命的孤立感。这是生命独立性的必然要求。艺术的孤立,正是生命到达极致状态的必然的反映,这不可怕,而是可爱。艺术的美丽,就在于充分尊重生命个体的独立性,同时最完美地与他人与环境与自然处于最和谐的依存状态。艺术的目标就是实现这个最佳状态。
这就是艺术一直在与生命息息相关,难舍难分的原因所在。
当一个诗人真正成为艺术极致的那种诗人,而不是人们一般意义上的诗人,就会清晰地看到自己与诗歌关系。诗歌成为一种庇佑。写作已经不再是一种劳作,是一种艺术的诗意的生命存在方式。在这种艺术模式里,生命已经远离基本的功利满足。因为基本的生存满足已经通过诗人的安排与构筑,以其他方式实现了。
许多诗人无法处理好基本生存满足与艺术满足的关系,把自己陷入基本生存的危机之中,又无法割舍对艺术满足的追求与分享。我用许多精力研究那些自杀与精神分裂的诗人,无论国外的,还是国内的,都在这个问题上陷入无法自拔的自我伤害之中,以至于使自己的生命基本资源――肉体的健康都不能保证,使身心受到破坏。
而对艺术的分享与对艺术的野心以及贪婪的区别,更是一个难以驾驭的矛盾,而这恰恰是决定一个诗人最终艺术境界的关键点。在这个重要的问题上,一旦失去清醒与有效的驾驭,一个功成名就的诗人,也会毁于一旦,甚至连性命都会丢失。
而我恰恰对这些问题有了清醒的认识与驾驭之后,才进入诗歌人生的。所以,我对自己的诗歌前途一点都不茫然,也没有急切与焦躁。
因此,我选择写诗这个模式,就是因为写诗更适合远离那些迎来送往的应酬,远离安歇圈子里的事务,我甚至觉得那些著名诗人混迹在物欲的喧嚣之中沉沉浮浮,是对诗人生命的浪费。我又怎恶魔可能去那些圈子里茫然浪费时光精力呢!
我甚至非常警惕由于贪婪与野心所引发的阻碍。贪婪与野心,是人之常情,任何人都无法避免,更无法根除,那是人性的一部分。但人性之美就是要恰到好处地驾驭这些原始本性的力量。否则,这些力量一旦失控,害人害己。
而贪婪与野心最容易引发急功近利。我仔细研究过中国诗歌的现状。我不反对诗人之间利用熟人好友关系,互相提携。但是,在野心与贪图的驱动下,互相提携恰好是使艺术失去真正光彩的蒙蔽。许多优秀诗人,他们的诗歌境界已经到达让我仰慕的境界,但是他们被身边的人吹捧,那些吹捧的文章已经到了鸡蛋里挑骨头的地步。没有好,非要叫好;没有骨头,也非要挑几根有张力的骨头。而很少有人对朋友对熟人的诗歌挑毛病。而有的诗人,为了推销自己编译的诗歌,毫不吝啬地把天才,伟大,神话,等等的名词加在诗人前面。许多所谓伟大诗人,其实只是圈子里有点名气而已;或者只是偶尔被选入教科书,而偶尔成为名人而已。诗人,被自己搞得面目全非。
而我进入诗歌,是一个诗歌本质所指向的那个境地,那是一种平静,牢固,给生命以庇佑与存续的境地。并非所有艺术都在走向艺术真实境地,但不妨碍自己去走。
或者,我本质上就没有做诗人的意思,写诗只是一种适合我的存在模式而已。我只是觉得做了许多尝试与选择之后,觉得这种诗情画意的生存模式更适合我而已。我要的是这个模式,这就足够我享用了。正像一件衣服,能保暖就足够了。仅温暖,这个含义可以囊括整个生命的意义。因为艺术的分享,远非用物质的价值可以衡量,如果非要用物质的(使用的,或者实用的价值)量来衡量,那不就成了一种心理疾病。那不就失去诗歌创作的意义了?!诗歌创作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可以减缓对物欲过度贪图吧!所以对物欲过于看重,过于依赖的人根本不要写诗。所以无法从对物欲的追求,以及由此引发的人生痛苦之中获得轻松与愉悦的机缘的人不要从事诗歌写作。
因此,人们习惯说,怎么都是活一辈子,因此我只是更愿意选择更轻松,更适宜的活法而已。我只想淡定安然,远离喧嚣,即使一生默默无闻,也觉得祥和愉悦,丝毫不愧对生命,也不愧对世界,不愧对天地万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2-16 11:03 | 只看该作者
5

我有时也望着我的诗歌作品想,写这么多得诗歌有什么意义呢?
对社会的意义在哪里?这个我也不担心,因为这些诗歌不断地在一百多个诗歌网站,50多个诗歌贴吧发表。社会意义,让诗歌自己说吧。
对我的意义,是毫无疑义了。我的诗歌从2004年到现在,已经有28集,接近六七千首。这些诗歌,已经使我到达了一个几乎能清晰地面对生死的境地,也就是可以用死的境界来擦亮生的迷雾,因为我看我的这些诗歌几乎就是垃圾,就是喧嚣,就是尘土。但,不妨碍作为诗歌作品被转载,发表。因为我知道大家渴望什么,而那正是我已经拥有的。我现在要做得是,用更加独特的艺术手法,把我的获得释放出来。
我获得了什么?诗意。
诗意是什么?生命,以及与生命相关的万事万物,与生命的交相辉映,互相砥砺,在生命之内产生的情感与思悟的流溢。
诗歌是抒情的,性情的东西。有绘画的意境,有音乐的韵律,有语言与文字的不得替代的思维。这三者汇合起来就行成生命的韵律与意境。
而绘画的意境,毕竟是物象,难免沦入僵硬与死板,沦入感官的刺激。音乐的指向毕竟是声音的前往,难免沦入喧嚣与声音的污染。现在的音乐与绘画比较吃香,正是迎合了感官喧嚣的原因。当然,不否认确实有好的作品,尤其是优秀音乐作品的存在。听音乐也是我的一大分享。绘画,偶尔涉猎。
而只有诗歌,用文字与语言的承载,糅合了绘画与音乐的感觉,才能把生命精神境界推向无限的深度与广度,这是绘画与音乐不能实现的。也是其他艺术不能实现的。这也是我对诗歌方向与指向的确立。
我们无法知道艺术给生命带来什么。这些不可知在指向一个极致,时刻在为生命敞开一个新的地域与疆界。人类,已经无法遏制物欲的喧嚣,已经把自己肉欲的放纵纵容到不知不觉残害自己生命,甚至残害他人的境地了。这境地,使艺术显得更为冷静,也更为坚毅,也正因为如此,艺术才给艺术的分享者格外的恩赐。而这是生命本身应该得到的奖赏,因为极致艺术的探索,根本不需要别人来做肯定与评判,而能分享一种极致艺术,确实是分享者的意外的幸运。
每当沉入这种艺术的分享之中,能感觉生命犹如一株大树,安于自己的根性的成长与壮大,而所谓的尘世就是一个丰厚的资源仓库,那里应有尽有。每当这个时候,生命就仿佛与宇宙万物融合,不分彼此,我觉得即使我一个在一片荒无人烟的狂野,也不会有孤独与凄凉的危机了。因为,在任何地方,我的生命始终与大家,与老同学们,处于一种倾诉与交谈之中,瞧,我一直在与你交谈。只是我必须用我的方式。我想你一定理解了。

   二○一○年一月十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4-13 17:3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1-31 20:2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7 04:38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