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奖之下,必有佳作?
据华商报2014-03-03消息 3月1日,《诗刊》在京颁出30万元大奖,奖给93岁高龄的著名学者、北京大学吴小如教授,他以刊载于《诗刊》“子曰”增刊上的《吴小如诗词选》而斩获此奖。
作为一直以刊发新诗为主的老牌文学刊物,为何突然青睐旧体诗,
且不惜重金“砸”之?大奖颁出前夕,记者独家采访了负责该事的《诗刊》常务副主编商震,听其详述原委,并请大赛评委及诗词专家、诗人各抒己见。
专访商震
格律诗词是国粹,要薪火相传
华商报:《诗刊》成立“子曰”诗社并推《子曰》增刊,这些举措果真能复兴旧体诗词吗?作用多久会显现?现在反响如何?
商震:我没有“复兴”宏愿,只想“继承与发展”,那么,就不能限定时间,这是个世代的工程。格律诗词是国粹,没有理由不薪火相传,作为《诗刊》,继承与发展格律诗词,义不容辞。至于多长时间能把格律诗词的创作烘热,是创作者的热情、能力及参与的人群多少来决定的。格律诗词的创作人群只能在一定数量上发展,不可能全民皆诗人。我们已编发了五期《诗刊·子曰》,反馈都是好的,但也仅限于热爱诗词的人群。
华商报:毋庸讳言,文学刊物近年销行寥落,你们用30万元重奖旧体诗词,据称今年奖金会飙升至百万之巨,不担心被认为是“炒作”吗?会否助长急功近利之风?“巨奖模式”会走多久?
商震:诗歌刊物销行不热,是正常的。诗歌从形式到内容,对读者有一定要求,诗歌如钻石,不可能人人拥有,那么,用30万甚至100万,奖励那些在创作上有突出成就的诗人,能算炒作吗?当年司马相如给陈皇后写一首《长门怨》还得黄金百斤,今天的纸钞大概不能和汉朝的黄金比肩吧?我们提高奖金只有一个目的:用重金激励精品。急功近利的人,绝写不出好作品。我们的编辑都很专业,用假冒伪劣之作,骗不了他们和评委。增大奖金额,只想吸引大家关注国粹,激励出精品。至于有人质疑,也是好事,说明他在关注,而有人关注,只会让我们更加脚踏实地工作,不出纰漏。
华商报:读过你的博文,能够感到你是有古典情怀的,《诗刊》此次动作,应与你个人喜好不无关联,但万一“城头变换大王旗”,贵刊会否依然青睐旧体诗词?
商震:谢谢你看了我的博客,我是个职业诗歌编辑、业余诗歌写作者。一个诗歌编辑,一个诗人,没有古典文化的积淀,他编发和写出的作品一定会清浅和可疑。至于,发生了“城头变换大王旗”,《诗刊》是否会继续做这件事?我想是不用担心的,正确的事,谁来主持工作都会坚持。“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诗刊》是铁打的营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