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我像个诗人——答“天下诗歌”16问
1、你是由于什么样的机缘开始诗歌写作的?最初喜欢的诗人有哪些?为什么?
答:大学时喜欢一个女生。由之,开始写诗。
最初喜欢的诗人有莱蒙托夫、舒婷、北岛、席慕容、江河、顾城、惠特曼、帕斯捷尔纳克等。
刚接触诗歌喜欢看朦胧诗,因而也喜欢那些诗人。
喜欢莱蒙托夫诗歌的朴实,沉郁。
2、在你的写作经历中,哪些诗的写作对你有转折意义?
答:写作时间短,自己写的诗歌没有印象特别深的。《美好生活》这首诗可能稍微特殊些,好几个刊物挺喜欢它。另外读过雷蒙特·卡佛的诗歌以后,模仿他的风格写了一些。喜欢他的写作手法,他提供了另一种视角,像李敬泽所说的:我们看到了另外一种写作的可能性。
3、你的诗歌关键词或主题是什么?与评论家的发现和概括有没有差异?
答:异乡,以及与之有关的马匹、远方、陌生人等。还有疼痛。大概觉得生活在别处是很多人的境遇吧。而疼痛始终存在。
评论很少,专业评论更少。
4、你如何处理创作中出现的惯性词语和表述模式?
答:我写作比较随性,对待文字并没有过多苛求完美。当表达的时候遇到这类问题也没有过多纠结。只是经常看书,上网阅读对自己写作的更新还是有益的。
5、你每年大概创作多少首作品?有什么样的写作计划?
答:没有写作计划,也没有统计过写作的数量。我本身也仅是一个文学业余爱好者。
6、能否用几句话表述一下你判断一首新诗是否优秀的标准?并举例。
答:一首好诗首先要求写作者态度的真诚,因而诗歌本身也需要真诚。其次,需要含蓄,需要思想,需要一种赋予词语神奇魔力的能力,像万松浦所言,能把词语固定在局部和瞬间,那种瞬间的生命感悟如同闪电,藐视无所不在的可恶的规定力,一切的阴谋和捉弄。
对我而言,能打动我的诗歌就是好的。
7、你认为中国当代诗歌在中国诗歌史上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答:网络诗歌方兴未艾。对于诗歌写作者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呵。这句话的结构怎么如此熟悉。
8、你最喜欢的古代诗人有哪几位?
答:苏轼,辛弃疾,柳永,纳兰容若,曹操,姜燮,薛涛,罗隐等
9、如果只选择五首代表作品,迄今你最满意的是哪几首?
答:比较喜欢的有:《美好生活》,《又是春天》,《一位作家的一生》,《疼了》,《金庸之七笑傲江湖》
10、你的阅读兴趣是哪类书籍?写作之外有哪些爱好?每年有没有出游的计划?
答:我看书比较杂,相对而言更爱看诗集,随笔,一些中篇小说。
写作之外爱好饮酒,打牌,喝茶,看书,下棋。
没有计划,国内的地方大都去过,对出游没有很高的兴趣。
11、作为个人品质的内心界定方式之一,有没有你厌恶并警惕的诗人、作家与作品?
答:不喜欢装腔作势,自以为是,虚伪,狭隘,过于自恋的诗人。不很喜欢言不由衷,逢迎时事的诗歌。
12、请列出十位你愿意跟踪阅读的当代诗人或作家、艺术家。
答:帕斯捷尔纳克,卢梭,余华,莱蒙托夫,巴尔扎克,北野武,章怡和,雷蒙德 卡佛,陈丹青
13、你的本职工作是什么?是否喜欢这件工作?为什么?
答:小公务员。不很喜欢但也不很讨厌。因为自己不愿入流,和这种文化环境内心有抵触,大概是自己内心散漫,向往王之猷这样的生活,而不可得。
14、你的出生地与你的写作风格是什么样的关系?你最喜欢的城市是?为什么?
答:出生在草原,一再搬迁。因而流浪漂泊的感觉很强,对生命无常也时有体悟。但反映在写作风格上,没有明显的影响吧。
最喜欢内蒙小城阿尔山,它是中国最小的城市,人烟稀少。喜欢它因为能想起凡高。还有这里风景太美了,而且气候上春秋相连,夏季特征不明显,很适合我。
15、你平时与哪些人交往?是否经常聚会?
答:五湖四海,三教九流。
经常聚会,喝酒应酬有些过多了。
16、请推荐几位你最喜欢的作家、导演、学者、艺术家等,以及他们的作品或书籍。
答:司汤达 《红与黑》
莱蒙托夫 《当代英雄》
余华 《在细雨中呼喊》
伊萨克 迪内森《走出非洲》
王小波 《黄金时代》、《沉默的大多数》
巴尔扎克 《幻灭》
陈丹青 《退步集》
吴冠中 《画语录》
章怡和 《往事并不如烟》
卢梭 《忏悔录》
凡高 《自传》
帕斯捷尔纳克 《日瓦戈医生》
罗曼罗兰 《约翰克利斯朵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