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郎的风景
铁院物流1301 王伟伦
看起来四十多岁,圆圆的脸,一双深邃的眼睛被一副黑色宽边镜框包围着,眼睛虽然不大但闪烁着亮光。课下老师总是低着头,不说话,看起来像是在沉思。课上却洋溢着温和的笑容,为我们讲解美景美文,滔滔不绝。这就是我们的槟郎老师,一位有内涵的文人。
初次与槟郎老师相识,是在南铁院“旅游文学”的选修课上。上课铃响,走进来一位个头不高、身材一般的中年男人,穿着一件褐色的外套,背着一只黑色的小包,看起来有些“可爱”。老师的故乡在安徽巢湖,来到南京这个外省古城求学,又在这里工作十多年,已经将这里看作自己的第二故乡。
槟郎老师是个爱旅游的人,他去的大多是名胜古迹,这也正符合他文人雅客的身份。第一堂课,老师就为我们介绍了桃叶渡。这个南京城南秦淮河上的―个古渡 ,位于秦淮河与古青溪水道合流处附近,南起贡院街东,北至建康路淮清桥西,又名南浦渡。桃叶渡是南京古名胜之一,位列于金陵四十八景内。在原渡口处立有“桃叶渡碑”,并建有“桃叶渡亭”,从六朝到明清,桃叶渡处均为繁华地段,河舫竞立,灯船萧鼓。讲解关于这个景点的诗文时,老师带我们赏析了王献之在这里迎接爱妾桃叶的《桃叶歌》,清代才女纪映淮的诗歌,也阅读了老师原创的两首诗歌《秦淮女郎》、《秦淮河边的女郎》。老师的诗里提到了他的“女神”,他的安徽女老乡,他们在秦淮河边约会、恋爱、终于结婚生子。此时老师有些脸红,可以体会到老师内心的幸福,还有一丝害羞。在桃叶渡,他们进行了第一次约会,这是多么浪漫,大大引起了我们对旅游文学的兴趣。老师就是这么一个真诚、浪漫、朴实的人。
作为老师的学生,就必须要走进老师的文学世界。老师年轻时在家乡巢湖上大学期间,看破红尘想要出家为僧,跨省跑到南京的栖霞寺,但遭寺僧婉拒,重返“凡间”。在《重游栖霞寺》中,这样写到过,“逛遍古老的寺院,斑驳的明征君碑已被密封,舍利塔如重逢的友人,那年失败的出家如沉渣泛起。”从老师的诗中我们不仅仅可以读出栖霞寺悠久的历史和古文物明征君碑,也能体会到25年后老师重游此地的感慨,曾经想要出家与舍利为伴,跟舍利塔之间有着莫名的友情,旧景令老师回想往事心中有一丝悲伤。老师重游栖霞山,借美景古物,抒发着自己心中的伤怀,“人生就是一次次地盼着出家,身到寺庙又缩头而退吗?生命啊,只有石头没有苦痛。”借人们对于出家的向往却又不敢,石像是不会感觉到痛苦的事实,老师体会了人生的奥义。《重游栖霞寺》给我们展现了那个怀念往事、悟透人生槟郎老师。
在《住步桃花扇亭》中,老师表达了对素馨玉洁的李香君的赞许和怀念。“桃花和扇形的花窗里,露出素馨玉洁的秦淮女子,腮边的泪滴里映着南明的兴亡。一把喋血的纸扇半遮了,亡国里的碧血丹心的红妆。”老师在桃花扇亭停住,不仅仅因为桃花扇亭的美丽,还有那令人敬佩的历史,一位女子都可为自己的国家碧血丹心,更何况男儿们呢!老师将自己的情感融于文字之中,以对美景的描写赞美表达出来,寓情于景,既介绍了美景有表达了自己心中的思想。对桃花扇亭的描写,让我们见识这位虽是文人,但是慷慨激昂、热爱祖国的槟郎老师。
如果说这两首诗不能代表老师的旅游爱好,那么这首《幕府山天池》正将老师对旅游的兴趣表现到了极致!老师给我们讲,天池是幕府山中的一个水池,劳山主峰东侧,原为采石坑,积了水后景色很美,伴有游鸭在湖面嬉戏,生动美妙,使老师流连忘返。这本是无名的水坑,没有人给这它起一个好听的名字,老师就自己把其当作自己心中的幕府山“天池”。“一泓醉人的美酒,斟酌在天然石杯里,是哪一位山神畅饮的?”老师将自己心中的天池比作天神天然石杯里的美酒,可见老师对天池的喜爱程度颇深,对美景的陶醉之深。“池边搭一间茅棚子,你便可是世外的高人。白天看看水里的太阳,晚上照照水里的月亮,可以农林牧副渔自给自足,可以耕读之余迎风啸月,一生的蹉跎便得圆满。”如果能够在这池水边建造一所茅屋,种田、捕鱼、养鸭,白天看着波光粼粼的池水,晚上欣赏池中倒影的明月,感受自然之风的陶冶,这才是世外高人的生活,这样人的一生也就圆满了。这几句诗体现了老师对美景的无限向往,对能一生与美景相伴的渴望和向往。
这就是我们热爱美景的可爱的槟郎老师。老师和蔼可亲,但也不是不会生气。在没有遇到天池之前,老师考察幕府山各处,通过卫星地图发现了劳山水库,待找到那里,但却被圈进了“仙人湖度假村”。保安拒绝他进去观赏考察,老师既生气又无奈。“我对阔人的憎恨直到/被后来发现的天池缓释。”对美景的无限追求也正是槟郎老师最可爱之处。老师风趣幽默,时常即兴做出一些让大家大笑的比喻。这就是我们多才多艺,幽默但不失风度,爱国好景的槟郎老师。
老师教学多年,自然桃李满天下,也不乏有许多笔墨优雅、令人钦佩的学生。我自然比不过学长学姐们的多情与豪迈,但也想为老师写些什么。这学期快要过去了,期待下学期还可以坐在老师的讲堂上,感受老师的恬淡性情与心里的那片湖光山色。
2014年5月1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