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34|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被虚构的“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21 23: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被虚构的“我”
       “虚构”一词在我们的惯常意识中总是被赋予强烈的乌托邦色彩,因为没有生活直接的立足基点,而与现实原则发生大幅度偏离。但在文学艺术领域,“虚构”却以它独具特色的表现力,寻得了存在的意义空间,人们透过这片隐秘的心灵宇宙,逐渐发现实存宇宙中的生活本质,在此意义上,现实和虚构找到了真正的契合点,在清晰与朦胧里相辅相成,构成水乳交融的复合本体。
      在现代诗歌语境中,积极的虚构一般呈现在场景的虚构和对象的虚构两大方面,后者又可以分为主客双体。常以主体人物出场的“我”倘若放在非虚构诗歌中,此“我”便是实在的“我”,一向作为个人情感的抒发者,或是叙述者。由于这里有一种作者本身对诗行的投入状态,主体对象便与自我不可分离。但虚构之“我”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自由的敞开对象,也是立足于自我的超然再现。就像希腊诗人卡瓦菲斯,他以其简约的诗风,虚构的艺术和丰足的创造力抵达了诗歌灵魂的高贵境界:“透过我们任其敞开的窗口,/月亮给他那躺在床上的美丽身体投下清辉。/我们混杂在一起:叙利亚人、希腊移民、米堤亚人。/雷蒙也是这些人当中的一个。但是昨晚,/当月亮照射他那感官的面孔,/我们想起柏拉图的查米迪斯。”(《在奥斯罗伊尼的一个城镇》)诗歌的场景以奇异的想象呈现,传达出的是超越民族,超越时空,取消线性时间,人物仿佛与宇宙共生共灭又隐秘克制的同性之爱。为了形成艺术效果在感官上最直接的冲击,诗人常用的一种手法,就是让作为主体的“我”置身于超验状态,向自然和生命敞开,融合,扭曲,变形,甚至物化处理,“我”仅仅是一种被施加情思的载体,没有社会上普遍的实存价值。鲁西西的诗歌《黑夜的一只手》就体现出了这一类虚构艺术:“......你提着盲人的声名肢解我在地狱中的完整,/眼睛里抽出了瞳仁,喉咙里割去了舌头;/视觉和听觉因色彩和语言的残缺在意义中下沉。/灵魂是灵魂的携带者,我是我自己的敌人。/这时我像一群被唤醒的孩子相互望着,露出/漫无边际的最本质的脚趾”。这里的自我带有专制色彩,已经摒弃了事实经验,无论是自我的解体还是个体抽象为群体,都是诗人心灵镜像的呈现,是对灵魂透彻心扉的深刻忏悔。还有的诗歌陈述主体常以“举隅法”出现,只列出部分,诗歌里实体物的原秩序遭到破坏,“我”是半虚构的“我”,也是支离破碎的“我”:“今夜我的灵魂还原为水   今夜我的身体/是越来越单薄的岸   剩在一个滞动的星球/今夜我张开仅有的皮囊   盛下这些水/倾泻而至的岛屿的暗影   我还原为梦......”(瘦西鸿《失乐园》)
      如果从广义上去理解“虚构”一词,尽量去打开它的“边缘域”,“虚构”就不单是作为意识层面对现存实体的分解和变异,广义上的“虚构”是“我”的非真实呈现。“她和世俗相爱,结合,融入日常生活/她无法深入落日之后的黑暗,却认为黑/其实是一种无奈。她在疼痛中活着/秋天正像潮水一样蔓延,她的心已沉入/屠宰场一样的寂静。那些落日的命运......”(郑小琼《葵花》)在郑小琼的这首诗作里,既没有虚构的场景,也没有虚构的对象,作为第一人称的“我”更没有出现在全诗中,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诗人其实是以第三人称“她”入笔,“我”这个主体对象暗含于“她”中,对“她”的叙述就是对“我”的叙述。诗人以一个审视者的角度,去看待诗歌中存在的“我”,让“她”成为回忆的对象,现存时间与已逝时间保持平行,中间横贯着一道可供她观望自我的辽阔空间。所以说,这里出现的“她”,是一个已经流逝的“我”,可诗人没有投身入此“我”,以至于出现了两个“我”的分离。诗人站在广大的社会背景中,用群体的视角来写“她”,“她”(流逝的“我”)就形成了一种文化符号,符号不具备事物的真实属性,却能将思维处理成对象。卡西尔认为:“符号形式的哲学就是要通过符号这个'功能性的纽带',揭示和阐明各种文化形式之间的关系,并把它们联结成为具有普遍功能的统一体。”符号是构造人类文化的基本方式,郑小琼将诗歌里的“我”符号化,就是在个人的领域中打开了公共领域,使“我”具备了普遍意义,也就容易让读者理解接受,并产生共鸣,这是虚构之“我”的另一种社会价值。
      中国古人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境界,所以在古体诗里,很少有人称代词的出现,就像顾城晚期,追求的也是一种类似的“无我”状态,“我”被大自然消解,可他的晚期诗作却以绝对的自我(一个极点)脱离大众,在对意象进行生涩搭配、分解,以及专制性幻想的探索里,因极力去建设诗歌本体价值,而弃置了它所存在的公共空间,但顾城一直没有放弃对诗歌的真诚态度。因此,在现代诗歌语境下,无论是“有我”还是“无我”,无论是描写现实的“我”还是虚构的“我”,艺术手法的不同,目的都是为了传达诗人内心的本真。庄伟杰在《认识自己:寻求意义与空间拓展》这篇文章中阐述了对诗歌虚构技巧的看法,认为这类创作“是发现或创造了一个新的现实,它不拘泥于任何实体对象。”“它是以内在的、更隐秘的方式呈现的东西。确切地说,那是一种存在的诗意空间。”相对于现实主义或直接描绘生活的诗歌,虚构的诗歌因其个人情感的隐秘性而容易脱离读者,作为文化符号的虚构之“我”却可以传达普遍的意义,所以,诗歌中的虚构是要建立在现实之上,让超验与经验找到恰当的衔接点,它不应该是完全脱离经验土壤的凌空蹈虚。这样,现实和虚构在艺术表达的共同需求中,才不会出现两个极点的对立,它们应该相辅相成,进一步还可以创造出复合体的巨大能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6-22 12:15 | 只看该作者
广义上的“虚构”是“我”的非真实呈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6-22 21:4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欣赏,论述恰当,好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6-22 22:31 | 只看该作者
张无为 发表于 2014-6-22 12:15
广义上的“虚构”是“我”的非真实呈现。

谢谢来读。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6-22 22:31 | 只看该作者
明月清风 发表于 2014-6-22 21:45
欣赏,论述恰当,好文。。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4-6-23 22:46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来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6-24 21:42 | 只看该作者
所以,诗歌中的虚构是要建立在现实之上,让超验与经验找到恰当的衔接点,它不应该是完全脱离经验土壤的凌空蹈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6-24 21:42 | 只看该作者
顾城例子举得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6-24 21:43 | 只看该作者
有水平的一个。推荐给微博荐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6-24 22:48 | 只看该作者
圣歆 发表于 2014-6-24 21:43
有水平的一个。推荐给微博荐读

谢谢。问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2-29 10:21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