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关于慌乱,所以诗切入点以诵经者、木鱼、妄念来展开,可谓要得,单刀直入式的点题,给后面的诗思做了非常好的铺垫及引导,不过,在结尾时“呆呆是好看的女诗人”似乎是跑偏了,没拉回,请问呆呆说关于慌乱,和作者主观认知去形容呆呆的外貌有何关系?
2,故乡的夜风便夹于腋下了,老实说我没明白意思,夹于腋下干嘛?而何以是一念之差的错误选择更令人摸不着头绪
3,诗歌不是小说,有些交待是不必要的,以此诗为例,我不认为呆呆的身份职业工作性质对诗意有何重要性可言,“呆呆是他旁边新来的女普工”如何?女经理如何?女秘书又如何?一首好诗,诗中的每一句必需或多或少,承载着作者一个有效意指,不管明示或暗示,都是为了传达作者的情感思维要给读者的才对。所以对于像“呆呆是他旁边新来的女普工”要嘛把女普工一词意象化,要嘛这整句干脆不要
作为一个诵经者,月亮便是木鱼了,
便是妄念。
一念之差,
故乡的夜风便折成了一封信。
而他,始终静坐。把流水线上的金属片,镶嵌到夜空里。
“比星星更美一些呢”
呆呆说。
呆呆是他旁边新来的一页插画。她像拔掉妈妈的
白发一样,扒拉着那些夜空。
动作持续,而慌乱。
“关于慌乱,不可对侧身而过者多说。”
呆呆又说。
呆呆说的时候像盆石斛兰,头也不回
白世纪 读记2014/7/17于桃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