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潘学峰 于 2014-9-15 15:16 编辑
作者介绍 Wangqinling
副主任医师
诗歌就是审美!诗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本身带有艺术特征,表现在思维情感无拘束的自由和艺术的规范。这两者是不矛盾的,所谓艺术规范是基于人们对美的感受而作出的规律总结。由于每个人对美的感受不同,每个人的层次境界不同,艺术规范便于艺术家的塑造提高与作品评判。以绘画为例,初学者往往强调基本功、强调透视等符合科学的技巧,在这一技巧上又需要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形式的无拘束,出现各种流派和绘画风格的名作。我希望诗人们能够分清这两者的区别,即使是荒谬派作品,表现在内容形式上的荒谬,其手法技巧上也是符合学院规范的。而我们很多诗人基于自己认识的问题,基于文学理论功底的问题,希望摆脱所有束缚,其实是在暴露短板。
再谈诗歌的音律性,这是诗歌的本质特征之一。现代诗不强求古诗词那种条条框框的限制,甚至由于古代方言和普通话的巨大差别,强求古代的韵谱反而是错误的。古诗词形式不再适合现代诗歌,但不等于摒弃诗歌的音律性。现代诗歌要求韵的自然上口,一切韵律规范都是围绕这个设计的。但这是个理想状态,写诗在内容与韵律发生冲突时,需要做好取舍和平衡,这是不得已为之的,是人的水平问题导致的,更希望能兼顾。我看很多现代诗人对韵律极不重视,其实是文字功底的问题,有些作品如果稍作修改其实可以更美。我希望中国诗歌界重视这一问题,不是摒弃,而是突破与改进。
再说主题。一首诗是作者思想的反映,同文学、摄影等各种艺术形式一样,可以写景、抒情、关心时事。就像文学中可以有小说也可以有纪实文学;可以有《荷塘月色》、《背影》,也可以有《论雷锋塔的倒掉》和《纪念刘和珍君》。对人文关注的艺术作品的震撼力可以更强,虽然在艺术鉴赏上并无优劣势。说诗歌不能为社会为时代做贡献是极其错误的,艺术的作用就是影响人的灵魂!
最后说一下诗歌界的另一弊病,很多诗人为写诗而写诗,每天很多风花雪月的吟诵,有些写作技法上还并不高明。诗人风花雪月触景生情并无不妥,但大量诗人触景生情就不对了,只能说明在拼凑诗歌,有些高明不留痕迹,而有些是拙劣的,都不利于个人和诗歌界成长。没有灵感没有思考是写不出好作品的,单纯的辞藻堆砌不是诗,诗歌需要灵魂!
作者的境界和审美层次决定了作品的高度,文字功底和艺术技能决定了作品的艺术性,对作品而言,这两者是缺一不可的。
http://farica.dxyer.cn/2169_36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