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活顽皮的对抗 ——简评浅予《杀月》
杀 月 给我一把刀 再来一匹马 我要挽起头发 洗尽妆容 喝三碗烈酒 吼一声肠断 提大刀,跨俊马 我要把月亮杀 一片两片三片 四片五片六片七八九十片 月亮粉身碎骨 看谁还敢举杯邀明月 看谁还敢天涯共此时
杀月,“杀”是“杀掉”,“月”是“月亮”,“杀月”就是杀掉月亮,就这么个意思。通常情况下,“杀”的后面跟一个名词,而且这个名词一般都是动物,供我们食用。我们一般都是:杀猪,杀鸡,杀鸭,杀鹅,杀羊,杀驴……等等,而“杀人”则是犯罪了。可“杀”又是一个充满血腥味的词,但放在“月”的前面,血腥味已不是太浓,但还是有些反常,反常就反常在“月”是挂在天上的,一般都是“观月”,“赏月”,“杀月”是头一回听说。 可是,月亮杀得了吗?肯定不能,要杀掉月亮,肯定得用想像去完成。 这首诗因为它的想像,而充满了壮阔之美。 诗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想像,而诗人又是最善于进行离奇的想像。想像力是诗人的基本特征,或基本功之一。 看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忧愁能使一个人头发长到三千丈;李煜的“问君能有许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忧愁就像江水向东流去;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青天不是人,是可以对话的吗?但苏轼不信邪,他就要与青天对话,而且是举着酒杯…… 这些都是充满瑰丽想像而留下的脍炙人口的诗句。而且这些想像都新颖,夸张,大胆。 诗人的想像力丰富,而使一首诗饱满,并且充满张力和弹性。诗人当使用想像力的时候,就应该不遗余力,尽情发挥。 诗人“杀月”的准备工作很有趣,也很豪迈。做了这些准备工作: 工具:一把刀,一匹马; 动作:挽起头发,洗净妆容; 催化剂:喝三碗烈酒;喝酒是为了壮胆; 心理准备:吼一声,这一声足以肝肠寸断; 这些准备工作,都是平常的,也是人间的,也是一个人寻常决战前的准备。所以,诗人去“杀月”,她的这些准备工作,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特别之处表现在,这些都是去“杀月”前的准备,而且这个准备工作是由一个女孩子来完成的,是一女孩子的表现,这就让人感到豪迈,有一股子冲天的豪情,而且不同凡响。简直有荆轲刺秦王前“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的那种悲壮。 其实,准备这些真的有用吗?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好,一切准备就绪,这女孩子提大刀,跨骏马,开始“杀月”。她杀月的动作都很精细,文雅,一点也不粗暴。你看这女孩子是如何杀月的?她把月亮杀得一片一片地杀,像细细地切菜一样,她并没有把月亮一刀劈为两半。她就这样把月亮一片一片肢解,最后粉身碎骨。她这样做要达到的目的就是: 看谁还敢举杯邀明月 看谁还敢天涯共此时
“举杯邀明月”,那是李白干的活计,“天涯共此时”,那是张九龄的心境。而自从李白“举杯邀明月”,李白之后,很多人也在孤独时也仿效李白,“举杯邀明月”;而自张九龄“天涯共此时”,张九龄之后,很多朋友,亲人,恋人,在特殊的日子,他们会用“天涯共此时”来安慰彼此的心灵。月亮也一直以来,不论是古人,还是当代人,它一直是人们灵魂的依托。 但现在,这个女孩子把月亮已杀得粉身碎骨,她为的就是不让这月亮成为人们的寄托。这是一个反常的举动,她这样做,其实是发出的一种警告。她这种警告,几乎就是针对李白的,或者张九龄的,或者其他人的。她不允许他们这样做,不要求他们这样做,不喜欢他们这种情调。而这种警告带有一种孩子气,甚至一种顽皮,这种顽皮,其实是与生活对抗。这种对抗生活的态度,很是可爱。这种对抗的结果是,当那些孤独孤单的人需要安慰,或者感情得到释怀时,面对已粉身碎骨的月亮,他们必需寻找新的灵魂支撑点。 这个支撑点在哪儿,诗人没有给出答案。 这也是诗人,这个女孩子提出的,我们当代人,面对生活的压力,如何寻找灵魂支撑点的问题。这个问题,诗人,女孩子留下了,让所有的人去思考,包括她自己。 浅予,出生于1990年,一个标准的90后,按时下流行的说法,属于新人类。面对生活的压力,新“新人类”所表现出来的面对生活的态度,已经是与传统生活大相径庭,这也是新人类的特点。 这首诗无疑是先锋的。先锋的定义,就是反传统,文学批评家谢有顺说,先锋就是自由。 对于诗歌,对于末来,从《杀月》这首诗中,可以看到浅予的创作潜力与前景,诗歌属于青春,诗歌属于青年! 诗歌与末来都将属于她,属于这个女孩子,属于新诗人!
2011.10.29—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