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抵人心的声音
——《华语诗歌年鉴》(2013)后记
马启代
每一个选本都是编者的一部作品,都是编者眼光、胸襟、趣味、精神的体现,都是编者发出的低吟浅唱或嚎啕大叫。这本《华语诗歌年鉴》介于两者之间,有着或者试图发出一种直抵人心的声音。
什么是诗,什么是诗人,这一历久弥新的问题其实构成了诗歌和诗人的永恒焦灼和永远的动力。我们的选本基于诗、诗人与现实的张力,秉承编选者自身的艺术良知和家国情怀,希望给这个在全球化和现代化外衣下沿着商业化狂奔的社会一个提醒、一声断喝,发出我们真实的声音。也许我们远远没有做到,但毕竟浩荡地起步。
现实不等于政治,至少不完全等同于政治。但也许有特定个人和特定时代的例外,是的,在黑暗专制的夜幕下,当自由的灵魂被套上枷锁的时候,诗人所面对的现实:日常的、内心的、文本的,无不与政治丝丝相关。帕斯说“现实是最遥远的,它是一个需要我们经过艰苦的努力才能抵达的东西”,他只说明了全部的一部分。
所以,我们必须谈到另一个话题,那就是担当。在文化史、思想史上,即使单就诗人而论,能真正把诗格与人格完整地统一在一起、而且坚守一生的人寥若晨星。事实上,诗的担当与诗人的担当是两个范畴、不同层面的问题。一个诗人作为一个社会属性的诗歌写作者,他有为了争取正义和公平而战的权力,只要他捍卫的是人的尊严。但诗不必也无法代替匕首和坦克,它要承担的作用是见证,包括揭示、追寻和记录。
因此我们对任何自由的写作、独立的写作、干预的写作、血性的写作、为良心的写作……都视为诗的写作,都保持关注。
诗歌写作对现实的介入不等于简单的呈现,观照也自然有深有浅。高低深浅本是事物的原态,但只有独立性的观照才可能具备诗意的深度、时间的广度和精神的高度。故欧阳江河倡导对现实的观照应更复杂,因为汉语新诗应传达更为真实的现代人的经验,而不是平平仄仄年代的心灵悸动和音韵节奏。“复杂”——这一新诗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我们发现新的灵魂宇宙提供了依据。我所追求的“繁复之美”不是对美的排斥而是丰富。我们的选稿在坚守与宽容的纠结中做了有根的摇摆。
“华语诗歌”这一把汉语新诗写作置于更为开放语境上的举动,既表明了我们对母语的尊重,也表明了我们对多种语类的开放,它是对诗歌地域性的维护,也是对其地域性限制的超越。这样一个叫法和这样一个选本,是否能在某种程度上唤起汉语诗人写作的自信、自省和自觉,是否能与众多选本有所区别,将是我们不懈努力的目标和结果。但要编选一部有品位、品格和品相的年度诗歌,则是我们始终把握的原则和主题,在物质主义盛行、一切格式化的当下,我们的精神和心灵自由将因为汉语新诗的写作而得以护佑和弘扬。
倘如此,我们所营造的这一诗歌道场,将是有价值和意义、并被人记住的善举。
历史该记住的,谁也抹杀、掩盖不掉。
权为后记!
2014年6月4日 明夷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