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4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青葵诗歌《一只陀螺》赏析及浅谈诗歌语言的直白表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2 11: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青葵诗歌《一只陀螺》赏析及浅谈诗歌语言的直白表达

作者:子翛


    近期子翛在尝试现代诗歌的赏析写作,提高自身诗歌修为的同时,也希望为诗歌在“新媒体”时代的推广做一些实事。前几天我试着详析了秀春与马杰两位九零后诗人的作品,他们是我的朋友,也是我在诗歌写作上的“竞争对手”。今天依然带来一位九零后诗人的作品《一只陀螺》:


    一只陀螺


    作者:青葵


    我不信命,可它咬着我脖颈。
    胶着成一条长鞭,鞭挞被剖开的时光。
    即使出走,终究被日子牵引成转轮,停不了。
    画地为牢么,禁锢么,束缚么?所有词都不足以界定一个既定。
    挣脱或放任自流,落地,高速,激情,燃烧……
    独步江湖单骑天涯天旋地转,皆虚妄。
    等到脚步踉跄,脱力,颓然?不,我不认命,绝不,永远都不!
    请再给我一鞭,出逃这冰冷的监狱。


    读完这首诗,相信大家对其文本和内在所要表达的意思已了然于心,因为这首诗既没有像秀春《吹拂》艰深晦涩的句子;也没有马杰《雨中人》白描一般不露任何情感(需读者去悟)的语言。《一只陀螺》的语言自然生动,流水一般娓娓道来。大凡识字,有些文学鉴赏能力的人一眼便识诗中所云!
    “我不信命”作者一开篇便开门见山地将主题抛出,明明白白地告诉读者:我们今天要讨论“命”这个东西。要怎么样“讨论”呢?作者笔锋一转“可它咬着我的脖颈”,虽然“我”信奉“我命由我不由天”,可它毕竟已“咬住我的脖颈”,“我”无法动弹,也不能动弹,只得任由摆布。
    诗歌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自述一只陀螺的境遇,“胶着成一条长鞭,鞭挞被剖开的时光”这一句是富有灵性的,既引出了“驱使”陀螺的鞭子,又暗示出陀螺被鞭挞的苦难时光之久长,“剖开”一词极大程度地厚重了“时光”,更显示了陀螺的不屈的精神。
    或许作者与生俱来便有这种不屈不挠的毅力,我与青儿(青葵)虽然相距千里,但是有网络的时代,并不妨碍我们的交流。她念的是警校,毕业后在警局工作,作为一名人民警察,这种毅力自然是深入骨髓的。正是在这样一种抗争精神的支撑下,陀螺才得以无论是在“被日子牵引成转轮,停不了”时,还是在一时“挣脱”束缚的日子,抑或是在“等待脚步踉跄”之时仍不肯认命:“颓然?不,我不认命,绝不,永远都不!”读到这一句,有些人不免要拍案而起:“好一个烈女子!”这一句四个“不”字是对一切苦难命运的宣战,这是对个体生命的“绝誓”!“我”宁愿你再给“我”一鞭,因为你越是打压,“我”便越是要反抗——“请再给我一鞭,出逃这冰冷的监狱。”因为我抗争的动力,来自你无尽的苦难与磨难!
    这首诗以陀螺自述展开,以旋转的陀螺象征“不信命”的“我”;以“长鞭”向征磨砺,为读者塑造了一位敢于挑战,敢于直面人生的“硬汉”形象。
    我说《一只陀螺》好,并不是说它运用了几多诗歌创作的技巧,抑或遵循了某些诗歌的形式。这首诗好就好在“表达的直白”,造就了它通俗而不庸俗的文本!这首诗并不需要我们深入地研究就能吃透它,读它不过一两分钟,而读者在这期间获得的情感体验不亚于破解一首“艰深晦涩”的诗所获得的“阅读快感”,而且还省时省力,非常符合当今“微阅读”时代的潮流。所以,就诗歌普及来讲,“表达的直白”是一种不二选择。
    “表达的直白”就是要不故作隐晦;不要绕着弯去与读者捉迷藏;也不要做“过河拆桥”的“勾当”。想要表达什么,你便大大方方地表达出来!当然,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表达的直白”并不等于“诗意的直白”。因为“表达”只是个动词,意思为传递,表述;而“诗意”往往有诗歌文本的原意和诗歌内在的表意(即诗歌所要表达的意思)。
    举个例子,就拿《一只陀螺》来看,和们的诗人明明写的就是一只被鞭挞而旋转的陀螺:由起先被鞭子缠绕;到落地旋转盛极时,好像在燃烧,是多么地激情;最没了动力,快转不动的时候又请求再来一鞭子。这不就是陀螺旋转的一个过程吗?小时候都玩过的玩具,应该都能明白。可是读着诗歌文本你会发现除了看到一个陀螺旋转的过程,你还看到了一个与命运抗争的人。这里的人即是基于文本原意之上塑造起的象征形象,这个形象与实物陀螺有着一样的品质——不屈不挠,往往后者才是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思。
    既然清楚了“诗意”,那么“诗意的直白”又是什么呢?
    诗人韩庆成在《直白诗意的诗学传承——90后诗歌印象》中有过相关的论述,他认为“直白的诗意不是低级的诗歌美学”;还列举了包括《诗经》,《乐府》里的一些例诗,如《国风》中的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又如《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 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等。
    他进而解释:“今天,我们已无法准确了解第一首诗歌是怎样产生的,但从中国第一部诗集《诗经》的诞生,以及“风雅颂赋比兴”的“风”(民间诗歌)和“赋”(直接叙述) 分别排在类别和技巧的第一位可以看出,第一首诗歌,应该是民间的直白的创作。”;“是不加注释就能看明白的。”;又援引顾随的话:“(《东山》)第三章‘自我不见,于今三年’,字形上笔画少,语言上句子白话,而读后在人心里盘桓不已,这是真正白话,真写得好。”(《顾随诗词讲 记》)
   在引述唐诗《将进酒》之前,他进一步解释道:“以达到中国诗歌最高峰的唐诗为例,其代表诗人大小李杜、白居易、王维等,作品大都因直白而脍炙人口。这些古典诗歌不仅语言是直白的,意蕴也是容易理解的,它们写身边事,抒即时情,恰当运用比兴”
    从他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出,他说的“直白诗意”仅仅说了“诗歌文本原意”的“直白表达”,显然,他将“诗意的直白”与“表达的直白”一概而论了,最多也只说明了“诗歌文本原意的直白”,这里我是不太赞同的。因为他忽略了一个重要的“诗歌的表意”,“诗歌的表意”该如何“直白”呢?
    我认为“诗意的直白”不仅要“文本原意”直接叙述,即韩的“不仅语言是直白的,意蕴也是容易理解的,它们写身边事,抒即时情,恰当运用比兴”除此之外,还应注意与“诗歌的表意”存在某种“直接联系”即言外之意要明显些,而不是将表意故意隐藏或者弄得迷糊不清。
    如李白《静夜思》不可不说直白,不可不说有味道,这味道便是他的文本与表达的思乡情之间存在的“直接联系”即“月”,月可以说是游子寄思的最佳之物,所以诗中望月思乡者数不胜数。
    当然,有人可以这样反驳我:既然要直白,何必分“文本原意”和“诗歌表意”?想表达什么,便写什么,那不是更好?
    那是,完全可以这样的,吃饭便写吃饭,喝茶便写喝茶;哭便写哭,笑便写笑!那你何必把文字分行呢?岂不是多此一举?用着诗歌的形式却没有诗歌的担当,那你是在玷污诗歌,我劝你还是去写记叙文吧,那个更适合你!
    扯了一些没用的,回到正题,明白了“诗意的直白”分两个层面:一是“文本原意”的直白表达,即“直接叙述”,“不加注释就能看明白”;二是“表意的直白”,即“文本原意”直白表达的同时,注意与“诗歌的表意”存在某种“直接联系”即言外之意要明显些,而不是将表意故意隐藏或者弄得迷糊不清。下面“表达的直白”就不难理解了,“表达”即“表述”而“达意”,加上“直白”可以理解为直接明白地表述而至达意,即文本的写作要求。
    总而言之,“表达的直白”就是要不故作隐晦;不要绕着弯去与读者捉迷藏;也不要做“过河拆桥”的“勾当”。想要表达什么,你便大大方方地表达出来;要将诗歌的文本写得通俗易懂,直接叙述的同时把握好与“诗歌表意”的“直接联系”。
来自群组: 博渊阁青年诗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12-12 11:54 | 只看该作者
这首诗以陀螺自述展开,以旋转的陀螺象征“不信命”的“我”;以“长鞭”向征磨砺,为读者塑造了一位敢于挑战,敢于直面人生的“硬汉”形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12-12 11:55 | 只看该作者
我不认命,绝不,永远都不!
    请再给我一鞭,出逃这冰冷的监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2 14:38 | 只看该作者
子青悠然 发表于 2014-12-12 11:54
这首诗以陀螺自述展开,以旋转的陀螺象征“不信命”的“我”;以“长鞭”向征磨砺,为读者塑造了一位敢于挑 ...

个人愚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12-13 00: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叶如钢 于 2014-12-13 00:58 编辑

陀螺本来就是原地打转的。 自己本身也没有任何动力。 不鞭打就会慢慢倒下。
所以这首诗寓意的基础是很薄弱的。

深刻的诗思, 必须建筑在对事理的洞察之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17 18:12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