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7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陈亚平:驱动中国先锋艺术的哲学探讨(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7 19: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周瑟瑟 于 2014-12-17 19:54 编辑

                 驱动中国先锋艺术的哲学探讨(三)

                                                  陈亚平

先验哲学探讨

     先验-经验既独立于经验也独立于先验的哲学尺度,直接与存在语境的范围有关,即“先验”应该具有,互构经验世界实在对象本源性的基础要素,这个范畴包括:
  1、普遍的暂前性--有待经验世界做具体规定的超越性对象。
   2、普识性---一种普遍而非特殊认识方式的先天可能性(可能世界),即在经验世界前,以主体的认识的先天生理架构与功能---感性知-直觉形式,而预先存在于自我(认识)的能力。
      3、或能性,---使直观成为现实可能的各种潜意识概念、前直觉判断、原初泛逻辑推导(逻辑推演的基础是经验)、自由想象的直观,它既区别又在局域,框架性地联系着那些经历于实在性对象的认识验证。
  这三个范畴意义上,先验与经验着的世界才具有对立而又同一性,才有在纯粹主体性本身的认识方式之中,寻找客观认识的可能性。
  先验性涉及实体-属性-关系的认识能力在于:它的认识是存在(本质)性的直观而不是感觉,是超越与导引经验与经验之外的实体-属性-关系的超在性、未预定性。
  “先验”---这个既可能在时空范域根源于人为经验,而又可能在另一异时空范域超先于人为经验的未预定理念的范畴,这包括与对象间接(经验性)相关---先验感性论、先验逻辑先验分析论、先验辩证论。
  为此,先验那种在先就被给予的本已世界,只能在普遍意义上,以其超越、前置、前设、导引、启源、可能的内在时间维度直观,来指向一个不确定的经验对象的事实考察的现实历史维度,即构成“先验-经验”的过程。由此,将其经验性还原为先验本质性,将事实性还原为先验可能性。现象学还原的“本质”就是可能性和永恒实在性。先验还原是将经验相对性还原到的一个非抽象的非逻辑--意识的纯粹可能性。
  先验的本质,就应是未在的实在显现与显现的实在未在。这样才构成经验所不可或缺。

后形式本体哲学探讨
    “后形式”概念框架并不是完全以我们经验的方式把握的,它是(直观)形态(图像)与时空上的双重先验-经验范畴,既有一种对前设形态与时间上的解构,又有一种新的后设形态与图像时空关系的建构。
    “后形式”的本质是经验结构与先验像构的差向与趋异。
      纯粹形式、原型形式、格式塔形式和抽象形式反映出艺术在范式上的先验性,这种先验性就是对象与对象之间结构或关系的特性,它如果转向“实质的先验性”,就可能构成一个隐含着某种本体的立场和前提,尽管是暂存的本体论范畴。
      因为实在世界是处在非本质的结构本源中的,逻辑不能推出本体的超验存在,认识上的超经验性。实在世界只从属于一种过程本质的方式。
  1、先验构设的后形式。是以对象与对象之间的差数量、异元视知觉、反逻辑、异构关系的特性,呈现一种先验构设的要素多元或亚元形式,它不需有实证的逻辑的本源,它可以部分地或完全地基于主观尺度,完成由先验构设到后验构设的间性量趋于无穷大转换。我们不能确定一种把暗花形式模态的结构动量,与未来的变动状态,而只能给出一种概率分布,推导在未来它处在这种形式状态的可能性。例如,先锋装置、行为、视像、视知觉艺术的先验维式。
  2、随机化的后形式。它所把握的是世界的理想对象结构,无法用经验来判断一个基本存在对象将在何处出现,它甚至会有一定的概率在一个封闭边界外出现,其不确定关系解构了定域实在性的基础,存在着隐变量诠释再到多世界诠释。例如,先锋文学语言形式的能指-所指同一化、能指-所指不确定化、能指-所指分维化不确定的属性。
  3、广延化的后形式。对象实体映包括以复杂方式被分层到各个定域的属性、状态,它与内涵实体所构成的逻辑空间相对立。空间视-知觉对象的物理场与认知主体的心理场之间,存在着一种异质同构的整形。例如,先锋雕塑形式。
  4、后形式场域的假设。具有形式因子之间的互构、渗透、衍射、吸收的波动与驻波性质,其形式的结构谱线是由不同大小元素场的相互跃迁产生的。差异与和结构在形式总体中连续分布,形式总体的每一因子都是变动的一部分,而决定了形式能级的场。例如,异构同体的三维视像。因此,形式结构具有量子化的波-场二象性,而不是稳定存在的,这些都在形式视知觉的亚经验尺度显现出来。
  
交互哲学探讨
  交互性是主体与他者(以客体为主体)之间先验自我的异-同质结构的一体化,或者是由两个不平行作用的亚系统的合一化。这个集合的交互一体,具有一个资源、运作的要素驱动转向创造力的创新驱动的过程。
  交互的多向度的可能,不能在主体与主体之间有过分的可塑性,而应保持去极化。因为,一旦交互界面的意义语境超过了具体使用空间的限域,就会导致“交变”情境。     
  交互性使主体与主体以及主体与他者界面,在域向上的自异、自统、自合、自融运动产生限域效应,从而在主体与主体以及主体与他者的单元因素水平,发生同时作用时,能提供一种连续的换域与共域结构,从而变成具有均衡特性的交-异结构体系。因此,在这交互体系之内,主体与主体可以生成网状的相互交织的自我主体与他我主体。这种网状的实质,是消解线状自我主体的片面化、限域化,而促进此主体对彼主体之间的互为关涉、互为转化、互为本源、互为扩展、互为修正、互为重构、互为有机、互为依存、互为整体的关系。
  交互的本质关系可扩展多域性的去构范围:
  1,交互次元诸领域。
  2,要素临界交互。
  3,要素时空跨维交互。
  4,要素状态空间网织交互。
  5,要素体系位差对称交互。
  6,要素双体交递变换诸领域。
  7,要素同源异向交互。
  8,要素同体组织间涉交互。
  9,要素系统互动中衍生方式。

极性哲学探讨
  趋极性的本质是对绝对本性的超越性,是与中心不重合,也不对称的单方向趋极化。 这种向极域的倾向或趋势也是一种本体论基础。极性的超越性范畴:减弱或消除中心化,使其性质相对于原来状态有所偏离的现象。
差极
  讨论:1,差极是要素的本源,它决定了存在的本体基础,没有它,要素总体就不存在。2,要素极只有在与他极的交互中才能生成扩展。3,在一个分系统中,要素不同的极域方向,成为自身的他者对立而同一化。

元本体与变极
  元的开端并不是纯无,而是某区段要从它那里产生出来的一个无,所有“有”便已经包含在元的开端之中了。元,在自身中扬弃自己,让它本身到非本身的分离,是把非有当作一个与它对立的东西扬弃。
  “极”产生于“元”,是元的从有限到无限的趋赴,本质是一个元的自在之物,扩展到一个极的为我之物。
  “极”的本质,是揭示“历史性”时间-空间范畴的本源要素之一。

  单级(点),呈现线性一维时空------在一次元 ”基础上形成线的世界,它构成时空性序列的线的历史。
  多级(点),呈现块状二维空间-----在“二次元、三次元”此在的现象界、经验界基础上形成面的世界,它构成空间性序层的面的历史。因为,一个界面重叠到另一个界面之上时,就会产生一前一后的围环,这也就像历史的时间线以平面向前延展出的空间。
  超多级(点),呈现异形网线状三维空间--- 在三次元轴上再加上时间轴构成“四次元”或多次元,排列没有规律,异网络状架构,网维性序列的立体的互联维的历史。
  从一极叠加、延展、扩展到多极的“变构”(德里达的自由变构理论),就是从改变一元的线性一极结构,扩展到改变二元对立的二极结构,从而再扩展到多元并置的多极结构。其“变构”,是本体论的不稳定性,反映到认识论上则是“不确定性”。

  多个界面重叠到另一多个界面之上时,就会产生的全域围环面,这也就像历史的时间线以多个平面延展出的空间。而这有序-无序多视点叠加态的空间,却存在非线性的、经验与先验无限的可能性分支,这种可能性分支层层极化开放。
 
  每个分维中的元,决定不同的、一次新的历史维度生成。
  这个时间-空间的分元性就是历史性,就是过程“从1到2”线性维与“从前到后从上到下”立面维的对立与同一。
  这是一元思维到多元思维形式来确定的维向,而空间与时间-空间本身的存在形式是介于二维和三维之间的有序-无序多视点叠加态的空间,却存在着经验的与先验的无限的可能性分支,这种可能性分支层层极化开放。
  因而,多极的多世界构象,是与 “点、线、面、时”四次元世界相并存的超越性异次元空间构象。它导向一种,由多个的(或无限)平行的单极自组织,而并置生成“可能世界”。
  “此在”就是一种非本质,也是过程性的可能的有界限的存在。
  这呈现在不断衍生扩极的美学艺术思维领域,就是先锋思维的自由极。
                                                  
                                    2014年12月17日  成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12-17 19:45 | 只看该作者
拜读  问好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12-17 21:53 | 只看该作者
几篇研究文章得慢慢啃读。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2 04:22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