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剑萧 于 2014-12-21 11:25 编辑
1 q# s. |9 w) p3 h# A- [+ Z, G4 ]+ D
0 e& R* z8 O8 J5 M8 H8 T这些年
; t$ u, _9 b8 _$ @- a& X2 o0 h 文/静安
! A8 t1 q! r9 Q* E% z4 N
8 u0 C: |2 R( B7 g; s, t, s这些年
8 j( ~* |! ]- X/ D: W/ F8 Z学着咽下一大段话或情绪6 z0 A! D0 t6 ^9 F. Z) F
与剪不断的河流
3 D- H$ I3 h, f" s1 ?4 |! p倾谈、共眠
5 S1 u D0 \7 H. Z用沉默. Z! `/ {/ k! w- M, ^3 C
表达我的想法
6 U* c1 ~5 n! ^& `* x枯木上的黑洞9 i( H c% m* p& K! r
萌发思想, Z$ o) ~7 g3 W R3 E
冲破世俗
3 x, G: s/ K4 }/ {# g% A3 }扎根于芦苇
6 w! l) ~5 }% e! }& } w如竹般的超然2 a* P( D6 V) E: y( k* ~
柱立着
% J9 {* f E+ ]/ m# [2 l& Y3 Y等一朵花开的时间
9 s4 p5 I: ]) y2 ?# h$ w- N! M$ B, v盛满遗憾的茧
& B4 N2 J- m% D1 W o& ~( S在根茎残缺处1 M; j# g! l3 K2 A6 I
破壳
" T+ j" h4 `) p& P以蝴蝶的姿态, }! V2 T+ y$ {
活着
, h$ v/ j& }9 W# \' Q( c9 S: L2014/12/17 9 I' M; H9 S$ V. [2 R4 o
$ O; g5 l" t# o4 R+ t剑萧点评:- C0 ^0 H4 b* A; Y7 t! B$ q
静安总是以谦卑的姿态和执着的态度去为人处世,也许这是他的性格所使然,这首诗折射的也正是这种思绪。自纯诗印象派创立自今,静安出谋划策,勤勤恳恳为纯派的发展呕心沥血,和他交往的种种片段都至今历历在目。我认为解读一首诗,就先了解诗人身处的时代和生活背景,只有正真认识了诗人,对解读他的诗作是有很大的帮助。让我们一起重读静安的诗:”这些年/学着咽下一大段话或情绪/与剪不断的河流/倾谈、共眠/用沉默/表达我的想法/枯木上的黑洞/萌发思想/冲破世俗/扎根于芦苇/如竹般的超然/柱立着/等一朵花开的时间/盛满遗憾的茧/在根茎残缺处/破壳/以蝴蝶的姿态/活着“。这首诗的成功之处是语言具有内在的节奏,读时会感觉到一种外在的张力在牵引着我们,表达出自己与这个世界所作出抗争时的挣扎,但诗人并没有悲观,并没有与这个世界妥协,我相信,破茧而出的是蝴蝶,是蝴蝶的总会等到春天!当然,这首诗也存在着不足,就是在一些词语的应用上感觉很牵强,还有就是缺乏新意,大量词汇都能在他的以前作品寻找到影子。最后,希望静安以蝴蝶的姿态活着,活出自我,活出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