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阳子对《杀狗的过程》的细读
这首诗令人震动,原因是它还原了现场!诗展示了直接的书写的力量,客观的叙述的力量,但还是发现有些地方可以改动。我的评诗是细读,而且我采用旁边批注的方式。
《杀狗的过程》
雷平阳
这应该是杀狗的 这句可以不要,特别是后面的惟一,
惟一方式。今天早上10点25分 早上10点25分做为诗的第一句就好。
在金鼎山农贸市场3单元
靠南的最后一个铺面前的空地上
一条狗依偎在主人的脚边,它抬着头
望着繁忙的交易区,偶尔,伸出
长长的舌头,舔一下主人的裤管
主人也用手抚摸着它的头
仿佛在为远行的孩子理顺衣领 这句还是可以不要
可是,这温暖的场景并没有持续多久
主人将它的头揽进怀里
一张长长的刀叶就送进了 送字用得很好的。
它的脖子。它叫着,脖子上
像系上了一条红领巾,迅速地 系上了一条红领巾,应该是围了一圈?
窜到了店铺旁的柴堆里…… 用红领巾这样的意识倾向的词妥吗?
主人向它招了招手,它又爬了回来
继续依偎在主人的脚边,身体
有些抖。主人又摸了摸它的头
仿佛为受伤的孩子,清洗疤痕 去掉,清洗疤痕用得多余而且不好。
但是,这也是一瞬而逝的温情 此句只用前两字就好:但是——
主人的刀,再一次戳进了它的脖子 戳还是不如送字,再用送字还好些。
力道和位置,与前次毫无区别
它叫着,脖子上像插上了 插上了一杆小旗子是不是不妥?
一杆红颜色的小旗子,力不从心地
窜到了店铺旁的柴堆里
主人向他招了招手,它又爬了回来
——如此重复了5次,它才死在
爬向主人的路上。它的血迹
让它体味到了消亡的魔力
11点20分,主人开始叫卖
因为等待,许多围观的人 这四句结尾是不妥的,谈到是可能的,
还在谈论着它一次比一次减少 更现实的是人们不谈,谈到抖和痉挛
的抖,和它那痉挛的脊背 更是少的,最后一句还是散了主题
说它像一个回家奔丧的游子
这首诗是很好的诗了,所谓短诗难工,要到完善还是要修改一些。原因是作者的主观意识不时地跳出来,这有妨叙述的客观性和叙述力量的加强,让表现力分散。我们知道,人杀狗虽然不是常态,但也是可见的,杀狗者真的在杀狗的过程中有过“温情”吗?我觉得是没有或者很少的。当然,作者(有心的观者)是有感情的,但这个感情的表达也不应妨碍客观的表述吧。最后的结尾,我以为可以结成:
11点20分,主人开始叫卖
围拢的人群,一会儿就散了
改后的作品如下,请朋友们看看,交流。
《杀狗的过程》
雷平阳
上午10点25分
在金鼎山农贸市场3单元
靠南的最后一个铺面前的空地上
一条狗依偎在主人的脚边,它抬着头
望着繁忙的交易区,偶尔,伸出
长长的舌头,舔一下主人的裤管
主人也用手抚摸着它的头
仿佛理着孩子的衣领
可是,这温暖的场景并没有持续
主人将它的头揽进怀里
一张长长的刀叶就送进去了
它叫着,脖子上
像系上了一条红领巾,迅速地
窜到了店铺旁的柴堆里……
主人向它招了招手,它又爬了回来
依偎在主人的脚边,身体
有些抖。主人又摸了摸它的头
仿佛摸着受伤的孩子
但是——
刀子,再一次送进了它的脖子
力道和位置,与前次毫无区别
它叫着,脖子上像插上了
一杆红颜色的小旗子,力不从心地
窜到了店铺旁的柴堆里
主人向他招了招手,它又爬了回来
——如此重复了5次,它才死在
爬向主人的路上。它的血迹
让它体味到了消亡的魔力
11点20分,主人开始叫卖
围拢的人群,一会儿就散了
2015/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