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陈德远 于 2015-1-23 12:45 编辑
诗意无处不在
——成仁明的诗集《山间虫语》简评
成仁明是文山州马关县一个小山村里的农民,初中毕业,他自我定位为一个撵着牛屁股的人,他常常谦卑地说他没有高文凭,所以,对自己所写出来的诗歌水品“不高”。我却不赞同他的说法。我认为,对于诗歌的创作与文凭无关,必须要说,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是诗人,诗意无处不在。
很多人认为诗歌被边缘化了,这是真的吗?不是,诗歌并没有被边缘化,并没有远离生活,特别是诗歌发展到今天,口语诗越来越被人们喜欢的今天,相反,诗歌在生活中已经大众化,它是否正在逐渐失去诗歌原本的高贵,是否需要我们警惕,在这里我不敢妄下评论,也不敢预测诗歌的发展走向,一切由时间来分说。在这个时候,散文诗作为一种新的文体出现并且磅礴发展,也许,这是人类文学史上一个伟大的成就。我看好散文诗,全中国有一大批优秀的散文诗的人,更可喜的是我们云南,也不缺散文诗人,比如莫独,许文舟等等。把范围再缩小一点,来说说文山吧!在文山,写散文诗的人有文山的林浪平,广南的侯发亮,西畴的侯发阳,等等,马关的成仁明就是其中之一。
诗歌创作与文凭学识无关,有很多例子可以说明,比如普洱的泉溪,他连初中都没有毕业,还有一些六、七岁的小孩,就写出了震撼人心的诗歌,我要表达的是,诗歌创作与天赋有关,有的人生来就是诗人,这与一个人的内心活动关系太大,在这里,没有必要深入分析。
来谈谈成仁明的诗歌吧!他是一个农民诗人,但他“背叛”了土地,他是那样的不安分,他的诗歌出人意料,与泥土毫无关系,我不知道他家地里的玉米长势如何,他撵着牛屁股,却不关心这头牛是肥了还是瘦了,也不知道应该炊烟袅袅的村庄有几户人家……说这些的目的,是想说,他的诗歌与身份不符,这是有原因的。其实很多人的诗歌内容都与身份不符,诗歌创作与身份无关,诗意源于内心的表达。成仁明的诗歌大多与生存和志向有关,当现实与梦想差距越来越大的时候,人就迷惑了,就痛苦了,诗意也就来了:
谁会倾听一根骨头在夜里痛苦的呻吟
一部咳喘的肺要消耗多少株草药才会平息
平淡的下面一定暗藏无数潜流
……
一根骨头和一部咳喘的肺,我们刻骨铭心的记忆在某一刻苏醒
手中的镰刀决定舍弃,可我们仍然忧虑不决
背离是一笔糊涂账,让人无所适从
——《背离》
这是一次痛苦的倾诉,一次暗伤的旅程。他是一个最低层的写作者,当生活陷入举足无措的时候,内心是痛苦的。他没有说庄家长势,没有说柴米油盐,以一个男子汉的气概面对生活的苦,也许,这就是诗歌的高贵之处。
诗歌创作与生活有关,说得细腻一点,与经济条件,与地位息息相关。一个家财万贯的诗人,地位显赫的诗人,他永远写不出人间沧桑悲苦的诗句,成仁明写出来了:
“写下这个词,我拾取一串泪珠……我无奈的日子被装订,我是一条鱼吗?漂流或者停留,明天将会如何?我想到井喷,火山喷发,泥石流……”——《活着》
这是一次绝望的书写,让人幸运的是,他没有向生活低头,没有向苦难低头,绝望过后就是对命运的反抗。生活不幸诗人幸,这首散文诗给我们带来的是惊喜,给我们带来的是对命运反抗的力量。
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是诗人,只要我们愿意表达,愿意说出我们的喜怒哀乐,把这些“说出”分行,就是诗歌。诗人的内心是坦荡的,对于一个纯粹的诗人来说,我更意与他们做朋友,他们不会遮遮掩掩,也许,这也是诗人的弱点,这些众多的弱点构成了一个诗人的元素,据此,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伟大的诗人,首先必须光明磊落。繁芜的世界,有得有失。我们要做的是,如何把生活、事业与诗歌很好的调和,要有这样的勇气和智慧,做一个真正让生活充满诗意的人。
诗歌的作用不是给别人带来享受和愉悦,也不是帮助别人解难释惑。诗言志,诗歌是诗人自我的文体,每一首诗歌的创作都是一次自我的洗礼,是一次自我反省自我认识的过程。千千万万的大众,是由自我构成。自我就是人性上的以人为本,保持自己的尊严,自尊自爱。
在成仁明的诗歌中,我们处处能读出“自我”:
一条狗咬我的影子,我的奔跑在阳光下晃动。
爱情是一个泡沫,生长于我的生命枝桠,像一只鸟蛋,先落于阳光。
我的奔跑很虚无,我的身影很单薄,一条小溪被山崖挤得很细小,却很真实。
——《现实》
文坛一片乱象,诗歌的评论多如牛毛,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只想说,写作是自己的事,得失存心知。成仁明是众多农民诗人中的一个,他在田地里坚守诗歌创作,这本身就是难能可贵的事,他用分行的文字打发寂寥的时光,说出内心的困苦,说出来了,也就释然了。最后,我期待他多出佳作,祝福他生活安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