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与雪中的蓝火焰 ——林荣诗论 (衡水学院 李艳敏) 东方明月(本名林荣,以下文字中简称林),在工作之余写诗,也写诗评。她在诗歌中剖开自己,在诗句里品读他人,在文字间毫不吝啬生命里的善与暖,踏实走出一行行的诗路。她勤奋,沉静,给人一种古典大家女子的优雅和普通凡间女子的亲切。这两年,她先后出版了自己的诗集《天边的月光雪》和《蓝火焰》。如今她正在以旺盛的创作生命力在诗路上进行着更为精纯的探索。 认真读过以后,觉得其诗写趋向颇为契合现代禅诗写作的部分理念。因未与她就此进行过更深层的交流,不知道她是否佛教信仰者,也就不想生拉硬拽地把她的诗歌归为现代禅诗。但毋庸置疑的是,她是本着一颗善良和仁爱之心写诗的。在《天边的月光雪》的后记里诗人写道,“诗歌是人性之暖和人性之善的一种可见的形式。”这个“心怀菩提胸怀善念的人”,不能忘记的是世间的“温暖、善良和美好”,她对自己说,“无论在诗歌中还是在诗歌外,无论为人还是做事,都要尽可能地保有心灵的冷静和安宁。”这种写作状态使得她的诗歌格外有种“淡雅冷艳”之美——恰如她在诗中常用的月光与雪的意象。月光,雪,百合花给我们的是纯洁与柔媚,安静与娴雅。然而仅有这些还是不够的,月光与雪中燃烧着的蓝火焰就是她诗歌生命的另一面。来自诗人骨子里的磷火无声燃烧着,默默散发着内在生命的光焰。 “静默”“安宁”是她喜欢的写作状态。正如作者在《蓝火焰》自序中所说,月光、雪、蓝火焰就是被意象化了的“静默”,而该诗集中的作品“是感性与理性的有效融合,是冷静与热情的和谐共处,是灵魂静静燃烧的见证”。《我从未写诗》和《诗:不可亵渎的依存》等诗作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她用诗歌的“经文”修心的用意。 “意境的戏剧化处理”是林诗的突出特点。她仿佛是一个集编剧导演演员于一身的角色,一边在诗歌中设想了种种的情境,一边全身心投入剧情,闲暇之际又能置身事外,以冷静的眼光看自导自演的戏。如此,诗人既是戏剧的个中人,更是冷静达观、睿智成熟的分析家和批评者。这种眼光也许是源于她诗人与评家的双重身份和观察角度——这些年她一直在认真品读点评他人诗歌佳作,因此其诗又有一种向内深入的自觉意识。我们可以从远在艾略特,近在卞之琳的诗歌中找到这样的诗歌写作手法。 爱美的诗人,怎么能够放过自己审美的表达?林的诗歌注重诗的美感和自我的觉照。林的诗美追求就是如雪般纯洁诗句,幽幽散发着暗香的本我真灵。 “冷艳里透着热烈,含蓄里带着豁达,专注而不张扬,自由而不肆意”,这是她的诗歌给我的总体感觉。具体说来,我以为她的诗歌在内容上集中体现了“广博深沉的爱”、“变病为药的力”与“纯净和谐的美”。 一 、月光与爱——热爱生活,彰显爱心的诗意表达; 林有创作的自觉意识,她不放过任何写诗的机会。她的诗作取材多样——有生活场景的再现,有读书观影后的感受,有亲朋好友间的酬答,有为摄影和画作的题写,有遥想当年旧时光的幻影。不管何种题材,贯穿在诗中的是她那颗热爱生活,慈悲仁爱的心。这颗爱心小至个人细腻的小情爱,大至国家、民族,乃至人类的爱。诗人热爱生活,其爱如皎洁无染的月光,普照万物。她很清楚自己的情感流露有时是过多了,因此在《蓝火焰》序言里请求读者“宽谅”带着“热度”和“冲动”写下“某些过分抒情的文字”的自己。钟情于明月的诗人,写下了大量的与月有关的诗歌,如:《天边的月光雪》、《月夜》、《月光点燃了灰色的囚衣》 《您真的睡了吗——清明日,遥寄逝去多年的奶奶》写亲情之爱,《我的一双小美兽》写于女儿生日,把作为母亲的慈爱化为包含温馨之情的诗句。《我喜欢她绒衫上刺绣的红唇》、《金。玉》写诗友之间的友爱。而关于爱情的诗歌在她的诗中更多。《当我们,轻轻唤出彼此的名字》、《两片相遇的叶子》等诗歌写爱情,诗风温柔轻灵。 爱情和亲情固然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但对于一个成熟的诗人来说,诗歌中仅有爱情显然还是不够的。不要以为林女士只会书写小女子的个人情爱,她的爱并不局限于自身,所以即使在爱情诗里也多以第三人称“她”和“他”的故事来想象爱的美好和纯洁。除此以外,她诗中的爱是一种大爱,囊括了对祖国,对人类,对我们置身其间的天地的爱。比如这首《月光点燃了灰色的囚衣》: 再一次祈祷,不是为了一个热血沸腾的大词 也不是 为了一面镜子,或者旗帜 而是为了 那些含泪浸泡在海水里的青石 那些倔强的石头 一直坚强地 站着,以屹立的姿势,诵读着 祖先的姓氏 夜深。月光滚烫。船只 待启 我想起了——陆游的那首《示儿》诗 ——后记,或者感叹:争议不断的钓鱼岛。领土意识。国界意识。爱国意识——历史,总是这样惊人的相似——惨烈,血腥、疼痛、苦难。“战争”开始了……结束了……又开始了…… 这首诗抓住“含泪浸泡在海水里的青石”这一具体意象来表达对祖国民族的爱。在诗中,你找不到的“爱国”的字眼儿,极度节制里透露出来的对我们国家领土的挚爱却相当深沉。最后一句诗以陆游的《示儿》涵括了从古至今无数人心底的呼声。作者在后记里的感叹,叹出了对于“战争”的厌恶,对“惊人的相似”的历史深刻的反思,把爱国之心升华到了又一个新高度——人类何时才能消弭血腥、疼痛和苦难呢? 相对于此类当前的时事题材,林显然更有一种历史意识。她往往站在历史的高度去把握电影里的故事。《我很想坚持着,不恨不疼不落泪》、《萧萧之红》、《倾城之恋》、《沉香屑里的旧事》、《乱世佳人》、《她的声音已经苍老,而低缓》(2011.12.7看电影《艺妓回忆录》)《冷山》(2011.3看电影《冷山》)《前朝往事之:南京,南京》等等都是这类具有历史意识的作品。 《我很想坚持着,不恨不疼不落泪》 人潮,口号,像章 高热时代的冰雪,利刃 有多少软刀子杀死了多少亲爱的人 押解“罪人”的列车呼啸着 带走了他的挣扎 额头上的鲜血 淹没了她的记忆 叶子拎着风,走了又来,来了又去 秋凉追随着冬寒 雨雪不能自制——她的他,只是她的同志 是读信的陌生人 多年后 关于那个倾斜的雨夜,是否定?困惑?还是追问? 我很想坚持着,不恨不疼不落泪 2014年5月20日 这首诗写看电影《归来》后的感想。在她大量的观影诗里,这一首也许算不上最为出色,但这里的“我很想坚持着,不恨不疼不落泪”实在打动人。对时代历史所造成的悲剧,隔开时空我们只能在荧屏前为之反思,为之感叹,为之唏嘘不已。“很想”一词包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意蕴,适度的控制反倒尽显内心的波澜与沉沉的大爱。 《这几天总是想到陈瑞的歌》、《独步雪中的白狐》与《雨蝶》一样,都是写听歌的感受。《我轻轻的喊出一个名字》写在电影《海上钢琴师》观后。从这些诗歌中,可见诗人在欣赏文学艺术作品时投入的情感有多深。她几乎是在拿自己全部的热爱去生活,去写诗的。 诗人的爱是自由无忌的,正如在林在《她有自己表达爱的方式》里所说,“隐或不隐,她有自己表达爱的方式”。诗人“辨别,取舍”,“只打开朝向星空和蓝月亮的门扉”。她的爱就在月光与雪里,在月光下,在雪花中,在静静燃烧的蓝火焰中。 二、 火焰与药——暗中寻火,变病为药的诗写经验; 作者在《银碎片2》里写到:一旦进入写作就意味着把自己陷入到一场未可知的黑暗中了。写作的过程差不多就是在黑暗中同那些全然不能辨识其身影和面容的人或者“神明”的“对话”。这一观点和她喜欢的保罗~策兰所说“诗诞生的时刻乃在晦暗不明之中”大同小异。我确信诗歌对于她来说,就是黑暗中的灯盏。她在诗集《蓝火焰》的《后记7》中引用卡夫卡的“诗歌即病”来表达自己对诗歌的认识。我却以为,诗歌不仅仅是“病”,还应该是“药”。至于如何把“病”转化成“药”,这就要看诗人个体的觉醒程度了。我以为,林荣“变病为药”的法宝有两个——“静默”和“自觉的意境戏剧化处理意识”。这两种手法的使用,为她的诗作增加了知性的力,淡化了燃烧的激情之火,使之成为静静燃烧的一团蓝火焰。 (一)静默的写作状态 诗人说“静默并不是逃避,也非单纯意义上的消隐,而是面向自我,面向本真,朝向生命更深处的思索过程。”这样的写作状态使她在静默中更深入自己的内心。诗人借助诗歌,变“病”为“药”,给自己的心灵以轻轻的抚慰。这种药的力量一如诗人的沉静,却有一种化百炼钢为绕指柔的“力”。 林有一首诗,题目叫做《我从未写诗》:“我从未写诗 ,那只是一朵雪花在我的血液中/ 融化出细小的涟漪/或者,是一两片月光般的叶子 /落在温热的骨节上/ 那有节奏的、静静的/神启般的声响 这轻柔的、舒缓的诗句如同一首优美的小提琴曲。在另外的诗中,诗人也几次用到类似“隐或者不隐”,“爱或者不爱”这样的句式,传达自己对于外界事物不惊不喜、不忧不惧的人生态度。这样的心态对诗歌写作无疑是难得的,它是保证诗之纯粹的重要因素。 《零度明月》 那不动声色的事物就是月亮 人们总说的阴晴圆缺其实和她一点关系也没有 不管黑夜,还是白天 秋雨还是冬雪 她其实都只是零度,不流动,也不结冰 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她从来就不沸腾,也不清冷 她只是在她自己的位置 让周围的星子和地上的人们一看到她 就心生向往 和宁静 这首诗读来更带一种平静的力量。诗人似乎有超强的定力,和天上的明月一样不动声色,“从来就不沸腾,也不清冷”。“让周围的星子和地上的人们一看到她 就心生向往和宁静”。这种不动,在客观上给人们一种平和的气场,使得喧哗和浮躁沉下去,清净和美好升起来,调动了潜藏在人心深处的那种无语的力量。 在另一篇随笔中,林写道,“诗是对于现实世界和既定秩序的类童话般的反抗。诗人美好的愿望在这对抗中表达出来,并打通了灵与物之间的界限。”如在这首《你知道你所要做的》里,诗人写道, 不必膜拜 也不必仰望,神的悲悯自有解码 你知道你所要做的:只要把一座寺的静当作 生活的“静”—— 素食。无争。白天泛舟,挖藕,摘莲蓬 每到夜晚,就幸福地把明月湾的涛声 揽入透亮的梦,到天明 “神的悲悯自有解码”,解开的密码是什么?是“静”而无争的生活。这大概就是诗人一以贯之的生活和写作原则吧? 不要以为静默等同于死寂。在诗人的静默里燃烧着她的蓝火焰——生命之火。她的《自勉词》和《燃烧的冰》就是这样的火焰。这两首诗自有其力度,云层后的火和燃烧的冰都是冷艳而热烈并存的生命之焰。在《自勉词:你要一直记得向着东方》里,她热情地唱道, 无论健康,还是 疾病 你都要记得 向着东方,向太阳 向着云层后面 那一团看不见的 静静燃烧的火焰 仰望,然后深深地 鞠躬—— 即使病着,也要感恩,也要想着这个世界上 最充满希望的事物 云层后面“静静燃烧的火焰”,给人的不仅是感动,还有希望。“即使病着,也要感恩,也要想着这个世界上 最充满希望的事物”。另一首《燃烧的冰》一诗同样采取了看似矛盾的题目,以燃烧的冰来比喻生命内在的激情。诗语极富张力“即使碎,也要碎成一道风景——”,在一块冰的伤痕里隐含着诗人不绝的“爱和希望”。 《如果,迟来的三月渴望远方》在第一节里用极为细腻的语词写到冰湖化开时的内心感触: 那片澄明之湖,它纠结了整整一个冬季的 冰,正在融化成柔软的丝缕 抵达路上 须有一种不舍之舍,之后,也必会有纯银一样的 不得之得: ——松软的湖畔,初春破土的小草 嫩绿如梦中少女的发丝 而一个女子勾画的梦境是这样的: 清波荡漾的湖面之上 飞翔着一双无拘无束的小鸟——他们,并不是 人们猜测中的情侣 新月映照下的湖水,并无波澜动荡的气息 所有与纯净相关的舍与得,皆融于坦荡心胸的水晶之旅 这首诗写得空灵而美好。“舍”与“得”在诗人的眼里,是坦荡的“水晶之旅”。这是她在静默中穿过黑暗的思想迷宫,寻求生命之火的心路历程。正是在“静默”中,诗人逐步走向了澄明和清静。 (二)自觉的意境戏剧化处理意识 这是林荣“变病为药”的另一种方法,也是她诗艺探索上不懈努力的结果。 “诗歌即病”使得诗人沉入其中,但过分的沉溺显然容易导致情感的流泻,因此丧失诗歌中质感的部分。林的大多数诗歌都带有一种情结,这情结源于诗人本身的敏感多情,若不加节制,则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诗歌的知性之美。作为诗评家,林深谙其中之道。因此她巧妙地采用了“戏剧化”处理意境的方法。《他一直就在她本质的寂静里》、《我只想写写那朵桃花的粉》、《路》、《愿景辞》等等就是这样通过这样的戏剧化处理完成的。 林有一篇随笔《明月与魔鬼的对话》,很有情境剧的味道。她设想明月和魔鬼之间在互相辩驳——实际上就是她内心的自我对话。这种自说自话的写法,显示了她沉入自我的理性思考,和哲思式的自我辩驳。她的多数诗作也是创设情景剧,和生活的现场拉开距离,做一次合格的观众来进行尝试。 艾略特的诗歌“戏剧化”理念在上个世纪30、40年代的中国新诗中得以提倡和发展。卞之琳可说是国内最早尝试“新诗戏剧化”写作的人。《距离的组织》就是以此种方式出现的。其诗歌的理智化、戏剧化和哲理化特征鲜明。袁可嘉先生也曾专门撰写过《新诗戏剧化》来阐明这一理论。T·S·艾略特有一句关于诗创作的理论“用一系列实物,场景,一连串事件来表现某种特定的情感。”在其戏剧化的诗作中,诗歌始终围绕着一个主人公“她”展开情节。可以看出,不管是写爱情还是读后感、观后感,这个“她”都融入了诗人自己的情感体验。 《问与答》只是写一对男女间的对话。男子请女子看电影,女子回信婉拒了。“欢颜,心跳,皆为无常;离合,聚散,皆是罪过”。《三重门》、《他长久地沉默》等同样设置情境,有着强烈的戏剧化色彩。 三、白雪与美——追求和谐,探索自我的诗性觉照。 (一)崇尚纯净,追求和谐之美 林试图“在想象中完成一种美好,试图实现某种意义上的美与和谐”。《记忆英谈:山村的早晨》、《田埂上,我踩下了清鲜的足迹》、《枣花飘香的早晨》写自然之美,语言简洁而干净。而白雪的纯洁和百合花的香味集中体现了她对这个世界的美轮美奂的观照,仅仅从题目上就可见诗人对纯洁之美的偏爱,如:《天边的月光雪》、《大雪寂静》、《雪后天晴》、《那个懂你的人正踏雪而来》、《小樽的雪》、《雪夜》、《关于一场大雪的两种情绪》、《雪,边界》、《一场大雪和天堂火》、《雪地上的百合花》等。这些诗歌于雪的背景上展开想象的翅膀,抒写内心的情怀,阐发个人的人生思索。总体上都能达到和谐的诗美。 另一类诗歌如: 《百合花开》 白色的花瓣 冷艳,一如没人敢触的霓裳 茕茕的蕊,尊严地独立 安静,不可侵犯 支撑着从蜗居到广场中央的渴望,和梦想 ——玛利亚的百合花 ——梵蒂冈的百合花 在这个气温反常的春末,女娲的百合花开了 女娲的百合花,微微寒凉 诗里的百合花带着一种冷艳的个性之美,呈现的是另一类型的独立姿态。那白色的花瓣孤傲而冷静。这种纯净带着凛然的正义,不可侵犯的尊严,让人肃然起敬。整首诗的格调依然做到了浑然一体的和谐与完美。 (二)跨越时空,探索自我之真 仿佛觉得只有一颗爱美之心还远远不够完美,诗人更深地跨越时空之隔,开始一场探索自我的心灵之旅。她有写给未来自己的《云,远去的方向》: 亲爱的,一定是你的到来,惊动了 夕阳,先是火一样的热烈, 之后的安宁,消解了一个人一生的煎熬、爱恨—— 一朵云和另一朵云,静静地 归来,远去…… 你是知道的:我们其实是一对孪生姐妹, 一个在人世流浪,而另一个,一直就等候在这里。 谁能逃避 生之咒语,以往肩头的霜花或者雨雪, 都只为打开夕阳下 最后一道肃穆庄重的黑色木门。 亲爱的,请你原谅啊 这一生过得如此匆忙,我在此刻,才像柔软的藤一样 深情地 拥抱了你! 如诗人张洁所说:在这些充满灵性的文字背后,我们可以看到明月对生与死的透彻理解,对生命本质的深刻体验。在明月的笔下,暮年丝毫没有暮气和腐气,丝毫没有悲凉与恐惧;相反,暮年是对生之苦难的消解,是燃烧之后的安宁,是“归来”,也是“远去”。而“最后一道肃穆庄重的黑色木门”,是我们每个人的必然归宿。 不只是设想未来的自己,她的组诗“民国系列”还以丰富的想象和镜头组合给我们还原了历史现场,在这前尘往事中她似乎找到了自己的前身。诗人有着民国女子的气质,显然对那个时代里的文化氛围心向往之,才有了这一个系列的诗歌作品。对那些我们无法经历的过去时光,那个让我们想来便无比激动的民国历史,她似乎亲身经历过。在她的诗里,那个黑裙白衣的民国女子走在白雪里,走在自己追寻的途中。 这组诗歌生动刻画了一个心怀家国、追求真理的女子形象。她只是那个时代里无数个追求进步的知识女性中的一个。感谢诗人的如花妙笔,带我们穿越了历史的风尘,重温了生活在那样年代里的女子别样的情怀和人生。 除了民国组诗之外,她还写下了《又忆汴京》、《那是那个时代怎样的爱和人生》等诗,相比之下有更为深入的思考。如张洁所言,“一个人,或许可以在自我分裂中表达出更本质的意义!”《她笑时,也可能是在哭泣》这首带有自传性质的诗,就是诗人在对自我的审视中写就的。 结语 总起来说,林荣有着认真乃至虔诚的写作态度,她孜孜学习中西一切优秀诗人的佳作,积极进行着诗歌写作探索,欲融合中西诗歌的美学于一体,典雅处不乏传统诗歌的神韵,冷静时又有西方式的理性哲思。林说“诗歌可以帮助热爱诗歌的人找到同一个灵魂家族的亲人们。”我认同这一点。正是因为热爱诗歌,我才有机会找到了你和你的诗歌。 现在林进入了创作的高峰期,诗作多且杂。她欲兼收并蓄中西诗歌的长处,由于心切,未免有些消化不良。在她大量的诗歌文本里,也见部分比较“飘”的作品,如其抒情为主的诗歌,尽显女性的妩媚与柔美,然阴柔有余,自赏偏多,有较为浓郁的闺阁气;而部分含有哲理的诗也因其过多的引用他人诗句或者偏重于叙述而遮蔽了美好的诗意。2014年12月出版的诗集《蓝火焰》里的诗歌,有的作品从诗歌体式到内容上感觉明显有保罗~策兰的影响,虽说有其个人的生活经验,但距离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诗风还有一点差距。我理解的好诗应该是理不可胜情,情不可太过,境不妨虚设。不知诗人以为然否。 林,懂你的人已然踏雪归来。以上这些文字就是她在你洁白的诗地上经过留下的痕迹。我知道,你会珍爱,你会努力,你会在皎洁纯粹的月光与雪中让自己生命里的蓝火焰继续燃烧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