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杨昌文 于 2015-2-9 10:06 编辑
都市夜生活戏剧性观照
——读段联保《街头即景》
杨昌文
——————————————————————————————
诗作:《街头即景》
诗人:段联保
“把烟灭了
听见没,你以为这是你家?”
灯很暗夜很黑
逛街好似猫赶场。“你家,又怎样?
有种把门关了
把自己关了”一斗无名火,燃起女人满嘴
故事。风到,雨来。电
闪雷鸣头顶炸开
女模迎宾笑容,狗拿耗子情形下
一反常态
进,还是出?
面对女人坊温馨提示,一个
伟岸男子,三秒之
内必作选择
上刀山,下火海
——————————————————————————————
站在传统的戏剧立场上,戏剧性的构建,离不开场景、人物、情节、冲突,动作、悬念等要素的配合。冲突是戏剧得以生长的核心动力,它推进情节的发展直至戏剧高潮。本文目的不是要和大家畅谈戏剧的一二三四、子丑寅卯,而是想借此考察汉语诗歌的一种写作技法:戏剧性,以及这一技法在汉语诗歌中的运用。
汉语诗歌的发展,离不开其他艺术门类的影响。音乐、戏剧、建筑、绘画、电影、小说、散文等,无一不是汉语诗歌勃勃生长时可以汲取养分的母体。
在现当代汉语诗歌写作中,对戏剧性这一技法的运用,拓宽了诗歌艺术的表现力。台湾诗人痖弦是这方面的高手,他的《教授》、《上校》、《修女》、《坤伶》、《故某省长》、《红玉米》、《一般之歌》、《深渊》等诗歌作品,对戏剧性技法娴熟的把握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范例。(详细论述可参阅陈仲义《戏剧性:冲突·情境·悬念·动作》)
段联保《街头即景》一诗,对当代人都市夜生活的观照,给我留下极其强烈的印象,过目难忘。分析起来,这首作品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效果,正是得力于对戏剧性这一诗歌写作技法的合理运用。
场景:都市夜、女人坊。
人物:有男有女。
情节:语焉不详,但预留了足够的空间,可以任读者天马行空 去想象、推理。
冲突:关于一支烟。
动作:关于一支烟的争吵。
悬念:进?还是出?三秒之内如何选择?
短短十五行,戏剧性元素一项都不缺,显示了诗人高超的剪裁、熔铸及组织调度的导演能力,成功的上映了一幕揭示都市男女之间复杂微妙关系的情景剧。曲折、暧昧,又意味无穷。 “关于一支烟的争吵”,其实是男人和女人之间价值取向差异的彰显,作者于此发力,“一而当十”,以高度提炼的典型化情节,来构建男女关系里,涉及精神、灵魂、情感的冲突,使之充满诗的张力。
总体观之,这首诗不仅语言洗练精简,形式短小精悍,又娴熟自由地运用了诗歌戏剧性手法,是其高明之处。
201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