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山城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群组活动] 我在网上开始学诗的随笔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6-25 21:06 | 只看该作者
! ~$ ~; ^/ H" j; L! y
15、        第一粒:紧执着的情诗5 J, K- ]! H/ _; H# ]& J
6 f  T7 H) {9 t& t  g- _
全诗两节8行。一个裹紧执着静候苦等爱情的艺术形象,就活生生地推到了读者面前,让你无可回避地想一想自己,或者周围。请看:
  j6 x7 W( V$ o% E' s$ W  ?+ C7 r
5 z- P0 \5 l( o2 B0 u; A2 f把柴扉关紧,搂着黑夜静候( G* ]8 j5 v! H9 k0 p1 V
一两声虫鸣擦耳而过,听一种呼吸
; J& a" L3 q# c3 N, b破门而入。我握不住那一滴水的暖8 d" r' ]0 u8 ^0 @
用心盛接蔓延的须+ K7 X/ S/ J2 F- B/ L- e& f3 h
/ y7 t4 l3 ]( k; f/ }+ G& t8 ^( h
一粒苹果端坐茶几,你是我的甜/ R4 `9 k* R: J* u1 E; ^
核的出走遗留五粒黑籽,怀抱今生
* l6 E: d; m, e7 u* X你是来生的一朵苹果花。就这样等
; ~# V$ C" T2 R# K+ {. L等你的足音踏响一地芬芳0 J# Z& g' X/ z+ j: k8 q+ R
& z0 w, X* K8 w4 D
这应当是个农村的小伙子,因为“关紧”的是“柴扉”。但如果把“柴扉”理解为清贫的借代,也就无论城乡了。“关紧”的作用在于专一,专一是而后执着的理由。“静候”凸显专注,初恋或初婚那种迫切的心情跃然纸上。“听一种呼吸/ 破门而入。”这种借代而拟人的合用,使诗句透出朦胧之美。“那一滴水的暖”借喻格的运用,说的是“我”获得了爱情。说“握不住”是兴奋的有些慌乱,但随之是让爱情在心里扎根。这样仅仅描述了一个初恋或初婚的镜头,诗人不再铺张,可见兆印用墨之惜。
  e+ @+ {5 [4 A' t/ w3 @/ p第二节则以苹果为喻,没说爱情何以“出走”,笔力集中在以生命苦等。“怀抱今生”就是执着于专一的写照。“怀抱今生”,用语极其省简,表明今生今世不会放弃(尽管你离开了。)不仅不放弃,而且信心十足,充满希望,哪怕等到来生也要把“你”等回来——“踏响一地芬芳”。这样就把对爱情的执着,推向了极致,形象就被树立起来了。
3 ^& U( l. ]( {! T" G“踏响一地芬芳”,这样的修辞很美,美在精练得经典而别致。如恢复正常的叙述,可能是“踏响在一路芬芳四溢的春天大地上”。这应是对介词短语作补语时的一种省略的搭配,这是否意味一种新的修辞格的诞生呢?可以叫做“简补”呀——就是对“踏响”这个动作及效果发生的处所与氛围的简略补充。事实上,做为诗人不论从前现在还是未来,都是语言向美发展的开拓者。谁开拓得越宽,谁的诗艺就越高,对语言发展的贡献就越大。
/ j6 s/ }& f4 c6 g
8 W4 _7 Q; y3 A, z5 o2 S7 u16、        第二粒:揣炽热的诗情
' R+ y' _! s' p" ~( V; W* w! z  m- a, G. A7 c1 s, p) e. [
还是8行,却没分节。诗以第二人称写来,通篇拟人,可见诗人对这个“概念”的亲切。现抄录如下:
* t8 D" Q4 X1 m# M) |% r, e4 f/ g* o' V
我想给你一个命名,搜肠刮肚. M  K0 G+ k' f6 i8 N* Q+ k* n
理屈词穷,只看见一行行的伤痕
* A! e* |; m# \: Y趴在辞海里,纷乱的长发渐渐苍白
" d- O' G: `* S( _  m% |许多往事像一个个小小的伤口
  S2 k7 x. y6 j# v- R2 Y抚不平的记忆结痂又发炎,我从厚厚的字典
1 o3 K% M3 E4 {7 G" F# g! A* W打捞一座模糊的概念送给你:药房
9 s/ U/ W3 m& B1 P! p6 _( g蹲在这座宫殿里,独自疗养
, j, p) Z+ n1 f不要被春天拾走你的灿烂! q* S7 n# [7 ?0 T* K* l( ]

0 a  R/ o/ d) I; b大凡一首意象活泼隐喻深邃的好诗,作者总不会忘记给读者留出个谜格,以便缩小搜索谜底的范围,或者不着痕迹地镶嵌一个暗示,说“从这里走进吧!”本诗第二行出现的“一行行伤痕”,就是诗人给出的谜格,或者暗示。说“门在这儿呢!”——哈哈!诗人是在说诗呀!因为伤痕只能用“一道道”来修饰,改用“一行行”就容易理解为诗了。用“一行行”来修饰“伤痕”,叫“异配”。这种修辞格是对比喻过程的省略,却如同嫁接,变异出来的美丽,会使诗的意象绝对披纷掩映起来。
* c! h) g! i' I) t. g* I( i第1、2行诗中连用两个成语,这是现代诗中较少见的。但兆印用的恰到好处——哪位诗人如果不是弄到“搜肠刮肚/ 理屈词穷”的地步,是不容易爆出灿烂的。探索人生、讴歌爱情,应是诗歌永恒的主题,但与人生、爱情相联结的往往是痛楚与无奈,难免受伤的,于是诗人笔下的一行行诗,就是一道道伤痕了。
0 r+ n/ f0 t7 ?( G# e' S9 n; j第3-6行诗,拟人中加进了比喻及叠词,并选择“辞海、长发、往事、伤口、记忆、字典、药房”等词构成了一个系列意象群,来抒写诗人写诗的艰辛和惨淡,并在这样的艰辛惨淡中以诗疗伤的心路历程。6 G8 w0 ~( _1 \6 Y0 b/ S
最后两行诗,说出了诗人对诗的见解:诗是诗人疗伤的神圣殿堂,当今的诗像阳光一样灿烂。从而表达了诗人对诗的深厚情感和坚守精神家园的志向。! Z( c1 b" o# [$ ]' `2 V1 f' `
- }3 s2 `3 \- P$ m
17、        第三粒:被砍伐的诗人
3 D% {. S0 g! P8 J+ `2 @: K+ t+ ^8 d6 d; E* f) P4 T
也是8行,不分节。全诗采用第一人称,用“情人、白杨、绿柳、紫荆、电锯、碎沫、一棵树、植被、光秃秃的山顶、砍伐者”等多种具体物象进行隐喻,痛说当今诗人与诗界的悲壮遭遇。请看原诗:
; ]4 Y, ~' \3 k5 W# `( j% d  h
! r+ D, y: {8 b% N+ M1 K) B我已身无分文,身边的情人渐渐走远/ n! M5 f% @( |! q
白杨走了,绿柳走了,高高的紫荆也走了- B& I6 O( X! `
我听见电锯在我脚下轰响,它吐出来的碎沫
0 p" A+ C- {5 @- U正是我多年积攒的话语,鲜红,初衷不改: E1 J2 l! F% g+ K# ~( c: n8 N
一棵树到下,意味着另一种植被的解放1 H( c" a# d, L; t, j2 v3 n! p( V
我含笑,看着那片光秃秃的山顶,多了阳光
9 y: p  z: H+ ^$ Q' j5 f/ u2 {我就躺成一个人,让更多的砍伐者从我身上
8 j, ^9 c( a$ R$ p4 ]跨过去,他们留下的脚印,是一步的距离
% V1 p" p9 I1 o; A& \. f0 ~3 V2 ]
) Q' D1 n# Y6 N8 \  I% C粗略地看,又是“电锯”又是“砍伐”的,我还以为兆印关注起环保来了。诚然,那也是诗人的责任之一,但拨开一系列的意象枝叶寻找根本,觉得好像不是那么回事。看来读诗不能粗略,因为诗毕竟不是小说,可以一目十行的。我得沉静下来,看哪里有“破绽”或“缝隙”,然后缩扁身子往里挤。我的眼睛停在了第四行的末尾:“初衷不改”。
, ~5 U$ I2 a7 L! h8 s8 Q诗人的“初衷”是什么?当然是视诗为自己的生命了!“不改”,至今不是还坚持在诗界,而苦心经营么?我赶紧回头再从头前看起,其实“身无分文”已经透露了“我”的身份。当今的文学界,只有诗人难以糊口了。社会的大变革,那种拿着国家工资而专事写诗的人几乎没有了,如何不清贫?还是因为社会大变革,当今的诗歌也在大变革,变得一般人看不懂了,读者面越来越小,原有的读者群被兴起的通俗小说、电视连续剧、网络游戏给吸引去了,可不就像一个个的“情人渐渐走远”了。: c4 \' R' M1 {/ ?& m  Y& v
官办的诗歌刊物或者副刊越来越少,可不是遭了转型社会的“砍伐”了吗?那“鲜红”的“粉沫”就是诗人用心血写出来的诗,喊出来的心声呀!但“砍伐”又怎么样呢?“我”这样的诗人“初衷不改”,贫贱不移哩!因为诗人痛楚地看到,诗歌大树的被砍伐,净化心灵的园地就少了一大块,可能就被黄色的“植被”给占领去了。这是多么痛心的事呀!
! e6 [. g1 j4 ]. v“我含笑”,是一种从容,但如果含的是嘲笑或冷笑,就有些凛然的意味了。“光秃秃的山顶”是否诗界在社会眼里的形象写照呢?应当是的。因为从诗界自己的眼里看,我觉得应是雨后春笋,尽管旱情依然。“多了阳光”,意象迷离,说的是可以休憩灵魂的荫凉太少了吗?喜欢这样让人琢磨不已的句子,或许这正是读诗的魅力所在,一如含在嘴里的青橄榄。被砍伐的大树倒了,倒成了一个人,倒成了一个“我”,真是天外飞来之笔,悲壮之美足可震撼读者的良知,为诗之大国的复兴,我们前赴后继吧!' |# Y) J3 ~9 R4 [) |% c: {& a0 P2 J
“砍伐者”是谁?是那些泛滥的商品么?是那些缠绕着人的心灵的货币符号么?是健全不起来的文化体制么?还是什么?太复杂了,不是我这样的人能想清的事情。但诗人通过他建构起来的意象,引起我的思索,我就很是感动了。我们英雄的诗人尽管躺倒了,但清醒地看到踏过他身体的“脚印”,也仅仅“是一步的距离”。希望存于立起直追过去的可能。因为砍伐者终究砍伐的不是树,而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审美精神,是维系阳春白雪的民族血脉,而这是无法砍伐的,尽管已经不用板斧,而改用“电锯”了。+ c! I; X# j  m/ q2 c$ q
我们的诗人,是清贫的英雄;我们的诗界,正在超越复苏。
# c2 I- |8 F) F1 d感谢兆印写了这么好的诗,让我得到黑宝石一样的审美享受,以及有关何谓诗人的人文主义教育。谢谢!谢谢了!
0 u. o! }7 b+ \( ?" ]4 _# j( G2006-5-22) ?/ @+ s' p  H8 W
* t% G1 {4 e6 E& ~, O: _
9 ~5 M" G1 N" p
18、从雪,走进老秋的诗情结
; U! z2 V! [3 i, f% y/ c$ Y
: q: i5 s  |5 a$ s' u在网上见到老秋这个名字,朴实亲切之感油然而生,仿佛早就熟识的老同事,见面就乐哈哈地打个招呼。大家都很忙,加之我网上时间紧(一直是在外隔三岔五打游击),常是匆匆而过。真正学习诗人们的诗,还是坐在家里泡上一杯茶,翻开书刊,连诗带茶一齐品。3 Q  w0 u" u8 U! c, U
接到《情诗》2006春之卷(总第三期)已经一个多月了,每从头翻起,就是《老秋的诗》,就是《雪》。记不清读几遍了。今天从容,决定总结一回。学习是需要总结的,只有不断总结,才能不断进步。不懂这个理,我28年的中学教师就是瞎混了。就从《雪》进入吧!5 ~' m, r# U4 O$ V; M) z2 |  e

* k" P" f4 R" U8 ~% y) I' z2 T在越过冬季,钟声悠扬的时刻
! k( U, c. c4 s# r我听到雪落大地的声音
. }- E! J. y: l- G5 v+ L朴素且平和
* O8 n' A: b  p# }) P: ^2 B0 \掩埋内心横流的物欲. \8 ~4 A! _9 U
让一切享受安详
$ @. r. v9 t! T# L8 D! F4 i; @3 T) t" D7 t" f
这是第一节。诗人写出中国当代诗歌的背景和诗人的心境。背景以冬季为喻,尽管严酷,却有“雪落大地”的坚持。作者自然是坚持者中的一员,且以“平和”“安详”的心境处之,籍此隔开“横流的物欲”。这使我触摸到了诗人的诗情结。
4 Y# u! |4 E# x. F" ^8 s1 [4 C9 y% L6 ?; K3 e
热爱这场雪吧
! o/ y5 D- ?& U+ I我们无法探望这种光芒
- N1 T7 L$ C5 G6 I4 @9 I  S雪止之时
* d& W7 w+ }7 {+ y/ N2 {封住所有的道路+ H8 B! X5 P; l2 ]6 K
我们恪守青春,铭怀英雄) x3 K: b( h) ~
% u8 y$ D' e+ l4 B8 @2 p2 h0 v! q
第二节诗人直接号召,加入到这场诗运动中来吧!尽管现在还不能说清它在精神文明建设中于人的心灵净化作用(光芒)究竟多么巨大,但作为一个心灵工程能够告一段落(雪止)时,必将会封住所有的不良心理趋向(道路),从而让青春充满正义与良知(铭怀英雄)。这节诗承第一节以“雪落”喻诗创作和诗活动,充分展示了诗陶冶人性灵的巨大作用。题外活,只可惜十几亿的中国人爱诗与爱钱的比例实在不好计算,真不知该如何坚守,且以自己的形式扩大影响。7 w4 U- N/ l3 @
) |/ h3 K3 m5 w( E  l/ x; V
汉语里一双明眸
1 j4 g# ?, g8 A) e1 [梅和箫才是知音
! `0 @' c0 z* Q9 |在踏雪无痕的情节中9 i* {4 X$ ^; _' d8 P- S/ }
我打开窗户,看见雪的姿态0 r! y/ ^1 |* D/ L4 Y8 j4 P- K& D
像诗人的背影
* j4 m) @9 M' w清瘦而明净/ \- k7 f$ a; {& M$ u9 o4 l% A

& z3 h) Y& {' \2 N1 ]第三节,也是末节。前两行言简意赅,借代而喻而拟人。诗人是将最高雅的文学形式诗歌,放置于中国五千年文明(以“汉语”借代)的灿烂中,来展示其价值的。喻为明眸的“梅”和“箫”,当是“梅兰竹菊”与“笙管笛箫”之省写,并暗喻为中国传统的绘画书法艺术和音乐舞蹈艺术,用以象征高雅的人文品格和精神享受。“知音”一词的拟人,是说只有“梅”与“箫”所喻所征的艺术与品格,才可比及诗歌艺术。实际上诗歌一直是引领文学艺术的先锋,所谓“领风骚”者是也。; F/ e$ f+ O9 c! C! C
最后的四行,作者从价值的比较中,走进了诗现场,使诗人与诗融合为一体,“消瘦而明净”。“消瘦”既是诗人清贫的写照,也是诗歌艰难生存的暗示;“明净”则是喻示诗人品格的高尚,也是诗歌净化心灵价值的强调。
  M+ k$ x; C& o5 W0 v
" V: U& U. A' Z! s浏览学习老秋的诗,他的诗情结总是时隐时现于字里行间。请看:
; D$ C/ `  W/ d# Q* [/ [
$ h3 o: [8 @& ]+ [/ ^整个夏天,和红蜻蜓对视$ h" C& ~) y) o' c
我的内心涌动层层细浪
/ {4 i; O% U6 X: q- {: R. U  I是什么使生活的细节真实生动, |1 H# z+ c  s) k1 z9 N4 z$ j' F
若诗篇和音乐
  s8 X9 X6 _) D8 i1 z4 s这两只高大的杯盏相互碰撞
& h" e- J+ r+ o' V% n. V
6 @5 q  O5 U+ i) W' Q9 ?2 x9 m7 S  {这是《红蜻蜓》一诗中的第三节。看来老秋非常喜欢音乐与舞蹈,将其喻以“红蜻蜓”的形象,然后拟人以“对视”,再把对视的两端拟物为“两只高大的杯子”,“相互碰撞”(就是相互借鉴,相互促进),来提高技巧和陶冶心性。可见诗人的诗情节,用心不舍须臾,听歌看舞也要联想到诗歌上来。所以这样理解,因为我也喜欢听歌,边听边看歌词优劣,像夕林写的歌词,其实也是很精品的诗歌。! g' h+ i  [: b7 b+ A7 K
1 L) X& L8 ?* P" C+ |, r
天空由谁写下优美的诗行
4 u% o. z- N/ d' q蝴蝶,这可人的舞者1 }, `+ P) I" N! d9 W+ o4 Y! Z
一路拾来
& t  m) m& |* Y$ I7 |) y彩色的芬芳
5 |- H7 u, R) V2 {& R  K4 J/ w9 W6 Z8 E6 ]
这是《蝴蝶》一诗的第一节。这里蝴蝶又成为诗人与舞者融合一体的形象。“一路拾来/ 彩色的芬芳”,显示了诗人灵魂的游走,浪漫而美丽。当个诗人吧——形象仿佛飞过我的面前。我一直都梦想当个诗人,现在就从零开始吧!
6 G2 }0 s4 x4 L( a) b# s
/ a7 }) J; v9 Q/ I  b' i# {: N兰,你的歌谣/ 不得不让我怀念曾经初恋的少女// 一天风露,兰花若雪/ 兰,我至亲致爱的恋人/ 你也逃脱不了时光的蹂躏/
9 q5 Z& I0 U/ T6 s+ |我感到暖意,兰并没有失去……/ 只等春天的阳光/ 摇出一片色彩斑斓的天地//% l& y4 T( R6 d( r3 ]

! @& ^. ?& U4 e# w. o  r这是《兰》一诗中的两个片断。兰在这里既是诗的形象,又是具体某个诗人的形象。将诗看成恋人,可见情结之真之挚。尽管被时下的“时光”冷落,或者被痞子毁坏,但依然感到“暖意”,并且充满希望——“摇出一片色彩斑斓的天地”。可见情结之执之着。6 t6 h# |2 N( j' R: ?
或许,有人将《兰》读为爱情诗,那也是可以的。毕竟当今诗的精品,都有多维审美的艺术效果。但我宁愿从我的喜欢去理解。相信老秋是不会介意的,毕竟他于诗的情结,感染了一个诗爱者,感染了一个徘徊在圣殿之门台阶上的朝圣者。我正在虔诚的合十,允许我进去么?你们——我尊重的高洁朴实的仙圣们!
/ {/ q0 g3 v/ i/ _1 G2006-5-28) e- P2 i$ I# O/ v3 t
$ u0 s4 C4 n4 X5 ^! N7 X

; F0 ?' B8 G4 z6 @/ s0 N+ B
8 W! z: ?7 l" I6 u- [
+ i' a9 a2 U1 @7 Y
" W  n) K( \# |5 p9 \) g
7 s2 U# {0 B5 ?& y3 {# k$ P$ j1 s2 M- r+ \: W# E8 k8 l, 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2-6-26 00:50 | 只看该作者
山城子 发表于 2012-6-25 21:06
' U* c! q- w. C3 h15、        第一粒:紧执着的情诗
0 |* k1 E( O! `7 S7 U7 e
" V0 L$ g0 Y$ J- F5 W5 c全诗两节8行。一个裹紧执着静候苦等爱情的艺术形象,就活生生地推到 ...
) _# W2 f% }) H5 W. x, ?
欢迎山老继续提供这样宝贵的读诗笔记供大家学习,我代《诗歌培训班》全体同仁向山老表示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6-26 06:12 | 只看该作者
夜1969 发表于 2012-6-26 00:50 * N) t8 v/ p% a8 J' I# F1 u- q* w
欢迎山老继续提供这样宝贵的读诗笔记供大家学习,我代《诗歌培训班》全体同仁向山老表示感谢!

9 N0 @4 c6 p$ n" M是交流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17:15 | 只看该作者
享受审美——山城子阅诗随笔(第3辑)$ M1 b% W$ Y: ?& o9 A
! ?+ I6 u6 f) L* x
作者:山城子/ 李德贵  (一个退休的中国中学教师。), N, p# T* A. K

$ x# y+ c$ s6 S" U) c  a0 C" t心语:
7 l- q2 Y& d2 H! A7 J8 H山城子03年冬进网学诗至06春,两年半时间不见长进。总结是学的不细。于是决心细学,选好诗认真研读,且记录下来,理成笔记。坚持近一年了,积下60余篇,整理一下,贴于网络,我想对于像我这样的初学者,或有用处。
& m; v* `' Q" q0 }( {说“或有用处”是因为觉得自己的习作比以前好起来了,拿些自己的旧稿来读,简直成了“架下菜”似的。而现在为诗,基本知道了如何如何,心中有个谱了。所以贴出来,也请过往的诗人、诗评家、爱诗的朋友们多多指教。
. e- }; W7 |( q3 b& ]! k——作者  2007-4-1于文化村3 H! s  Z3 b3 b3 t( W6 I9 }! r

7 `2 o. w! X2 `目录:! S, U% I1 J& n( }  G% q# ]6 R9 D; @4 ^
19、以鸟喻花,听笛声的深情鸣啭…………梅边吹笛…的《鸟是冬天的花朵》
) g9 L- s# H  |; s0 ^6 V% s8 W$ u20、多维审美,笛声吹动深层思维…………梅边吹笛…《今年的冬天特别清楚》4 n/ E' l3 E/ x: X4 }* L; d3 {- c& V/ O
21、琐事入诗,引人走向琐事之外…………梅边吹笛…的《碎玻璃》0 G+ h0 _* |+ z
22、请看这首《悬念》………………………马  也……的《悬念》3 z0 Z$ S. w* s, x3 e1 I  _
23、请看《一棵树》…………………………马  也……的《一棵树》8 I" A, S9 r  B( `8 M8 D# \
24、还有《等》………………………………马  也……的《等》
2 W9 d  s4 h! m" T; c25、责任坐在意象里…………………………洛尔娜……的《夜深了》/ M4 U. d  V8 }! R, T) h! i' r
26、意象裹着的赤子之心……………………姚  彬……的《重庆,3点零6分》9 D/ K- ~; Y( d7 G
27、痛惜并关注底层生命群…………………高  岸……的《根》
4 ]( @( D1 ?$ v: l(本辑10500字)
" v6 o' }6 q* f8 y$ A* t  i
7 H) l3 {7 g6 }2 {
1 c) A2 o9 k; y7 \《有关冬天的笛声和一滩碎玻璃》小序:
5 R; Y$ m  M6 I( U& I; E7 ]$ R2 `% z# Q  B' s5 H7 X+ U1 A4 \
春节过后,我从上海返黔,在女儿家得到梅世泽老师(即梅边吹笛)送给我的一本诗选集,是作家出版社2005年4月出版的《云彩草书的丰沛》。这是我们安顺地区六位青年诗人的合集。尽管六位诗人风格各异,但读每一首诗都是一种审美享受,一种兴致的学习。其中的一些诗,每每于茶余饭后翻出来再读,很觉受益。其中就包括梅老师的《鸟是冬天的花朵》、《今年的冬天特别清楚》和《碎玻璃》(见《云彩草书的丰沛》53-55页)。下面是我学习这三首诗的笔记——0 `3 \0 S# G  G# k8 o9 s
! N+ b  z8 K* H& j2 Y" E# ~. ?5 R$ }
19、以鸟喻花,听笛声的深情鸣啭0 T, P" b: g+ x, O) I" n3 L

# R7 C$ _3 G; `+ ?6 @* k以往的诗中,作为喻体的花朵,往往都是以青年女子或少年儿童为本体的。梅老师这首《鸟是冬天的花朵》生面别开,以花喻鸟,所产生的艺术效果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不妨先录入进来,因为录入过程是一个个字地跳在屏幕上,就像一只只鸟儿“落在无叶的丛林里”,那种惊喜,是可以增强解诗的灵感的。全诗仅三节15行,又都是短句子,非常地简洁明快,就像单纯快乐的短笛,且看他如何地奏响——) H/ X) z1 l3 V4 |6 S  G8 y! G
' ?& g/ O" w* m9 j$ D
鸟儿看见艳阳/ 飞来站在树上/ 它们想:这么好的阳光/ 不能让一个季节虚度了// 9 m& s3 n+ k, S
一只白鸟飞来/ 一只黑鸟飞来/ 就是一幅水墨/ 五颜六色一齐落在/ 无叶的丛林里/会是什么样的油彩//
9 ~2 Q$ z2 `- u0 k6 C站在树上,鸟就是花朵/ 阳光一温暖/ 鸟儿的思想开始活跃/ 站在冬天的阳光下/ 鸟儿就成了冬天最美丽的花朵
- t2 q1 X' j; j
! o+ F  R: M6 Z% c  C诗一开始,鸟儿是被拟人了。关键词是“想”。读到“想”,觉得前面的“看”和“站”也是人的动作。由此我判断,梅老师写的可能是人,且是一“族”人,一个与鸟与花极可相喻的群体(因为接着用了“它们”这个复数代词)。那末,诗人写的是哪一“族”人呢?再朦胧的诗,亦须有点“马脚”露出来,不然咋让读者共鸣呢?
# J9 G3 `2 p  u( z正是花朵,特别是开在“无叶的丛林里”的冬天的花朵,向我泄漏了天机,让我看出这绝非一般的社会群体。因为,以花喻女,是取其貌似;以花喻少,是取其嫩似;而以冬花喻鸟,是取其神似。飞赴寒冷的无叶的丛林去为叶为花,而不负一个季节,其执着坚韧乃至牺牲的精神,都已呼之欲出了。; }0 F" s% n& G7 `; ?
我知道,读诗就是读人。读梅世泽的诗就是读梅世泽其人。其人是教师,难道他是在讴歌教师么?“艳阳”和“冬天”的大背景也极像。但是,“白鸟”飞来,“黑鸟”飞来,就是“一幅水墨”。这意思有点“不管黑鸟白鸟,落成冬天林子里的花朵,就是好鸟”。而我知道教师中的黑鸟,心也是黑的。比如两个月才留一个作文,想提高写作能力么?每月交80元参加黑鸟的作文补习班好了。教师中的白鸟,则是守贫如玉,绝不玷污自己人格的。他们本不入一个林子,也构不成一幅水墨的。我的思维进行到这里,突然闪出一片极光来——嘿嘿!梅老师你就是你,你不仅是守贫如玉的优秀教师,而且还是坚守精神家园的实力诗人。你是在讴歌诗人这个生存于当今社会夹缝里的特殊群体呀!
- t6 I4 `! Y, F  _4 h9 `( u所有的意象都丝丝入扣了。以商品大潮的冲击为外因,以诗人群体裂变内敛为内因,诗界冷落萧条困境的造成,确实极像冬天无叶无花的林子;黑鸟、白鸟、五颜六色的鸟,恰似不同诗群、不同流派、不同风格和品性的诗人们;而放弃灵活的飞动甘愿化为花朵守望冬林,不就是诗人们韧忍营造精神圣殿的艺术写照吗?当今的中国诗人及诗爱者(有这个“爱者”我就被幸运地划进来了),无疑都是这座圣殿里虔诚的圣徒。那么就让我们以百鸟朝凤的姿势,舞成冬天里美丽的花朵吧!就与梅老师脆亮的笛声一起飞上枝头吧!$ m) R6 g$ w6 \7 u$ |$ G

9 U" d9 F& \# q
/ x5 t- A' b+ J20、多维审美,笛声吹动深层思维! W- y, q( r; P3 ?- K% ^0 [4 K" I( I

: c6 n3 M8 ?9 q: f6 D, b梅老师诗的命题,大多吸引人。例如《来咬我一口》、《一张报纸垫在锅下》、《我儿子的自行车丢了》、《现在的盐很便宜》。这自然与他任教高中语文的积累有关,与他具备的文化或文学背景有关。这首《今年的冬天特别清楚》尤其让人惊目。冬天不过是个季节,有什么清楚不清楚的呢?“清楚”一词一般与事情、问题、内容一类的词语搭配,但这里“不幸”与季节与冬天搭配上了,明丽的朦胧中所带来的画外之音,就令读者不能不追寻了。2 A3 }0 ^2 y' [* k! T* O- n* Z) J4 l
原诗还是三节15行。请看:: D* j# V% L3 D2 s0 T8 ?2 _) m

, J) S/ {7 n2 J- w' w今年的冬天特别清楚/ 雪也特别清楚/ 她跟雨的区别,就是/ 一个扭腰斜胯向下飘/ 一个尽量竖直身子朝下落//
# u; [/ y+ Q, o6 l! w晚报说有个女孩子跳楼/ 被一群人看成一朵雪花/ 女人是雪/ 男人就只好是雨了/ 许多雪花飘进雨水里不见了/ 许多女人嫁了男人也不见了//
" }8 c0 O1 x* d& p+ x) a: o可今年的冬天特别清楚/ 元旦已过/ 不断飘落的雪花仍然/ 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3 @: R  J' l( T4 Q5 S% V( Y8 |. g
0 u- ?8 H3 x3 C' d! F) b* x. ]初读时,让我很“清楚”的只有女孩子的跳楼事件,其余一切都朦朦胧胧,只觉得美。这样美的短诗,究竟美在何处,又为什么美呢?再读,再读,越发觉得美。但美里透出了忧虑与无奈,还算不算美哪?当然算。谁能说《孔雀东南飞》不美呢?又谁能说《琵琶行》不美呢?5 L# \: v' V: \5 J% P+ O: q; L7 |! m
诗的困境也许与收缩于象牙塔有关,冲出困境就得走到低处,听听琵琶女的低述,看看路面的泥泞。梅老师没有裹足自己,他一下子就站到了女孩子跌落的楼下了。像导火索引燃了心中久存的焦虑,就烧出了意象。这意象具有多维的审美效果,以兼顾不同审美层次的读者。停留在第一节,雪和雨的拟人,很准切地描摩了冬雪与夏雨的飘落情态,小小的动漫一样美丽。
; g8 L/ P& b8 Q7 k1 S4 V5 Z. Z  u第二节跳跃到“女孩子跳楼”这里,令人来不及思维,仿佛琵琶突然拨出一个下划音,让人的心狠狠地颤抖了一下。回头去看第一节,以“她”拟人,分明是为“女孩子”的显身作准备的,哪里是什么动漫呀?但诗人的目光没有停留在悲惨的点上,而是迅速地瞩目于周围的面上。“被一群人看成一朵雪花”,这行诗令我震撼了。不知思维怎么就滑到日本的一座高等学府,正是实验间休时间,一位长衫的中国学生惊愕地看着正在放映的新闻片,他黯然退避后,就决定弃医从文了。原来麻木是早有传统了。冷漠不过是麻木的外在表现。也许人性脆弱的一面较大,经不起阿赌物的冲击,百孔千疮就面目皆非了。$ L' C! ]* ^5 [
如果我以跳楼女孩为题写篇习作,可能就盯住现场的凄惨不放,力图让人们与我一起潸然而泪下。但锐眼的斑竹肯定会说我挖掘不深,张力不够。不读梅老师的这首诗,我可能还不服气哩。“女人是雪/ 男人就只好是雨了”,好像又返回到第一节去(打一抢换一个地方呀!),但“只好”一词的幽默,却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因为有弱势的存在,强势就理直气壮了吗?接下来的两行具有对称美的排偶反复句,就是有关弱势与强势的现实情形了吧?反正意味深长。$ s9 z' c0 b, M" U
更意味深长的是最后一节,因为“飘落的雪花”已经分明不再是自然界的写实,它被隐喻了的诗人关注的凡尘事体,有了更为宽泛的象征性。但它被什么裹挟着忽略着停不下来了,一种无奈也就不好停下来了。这种感觉刻骨铭心,所以有这样的效果,是因为诗人前后三次反复了“特别清楚”这个鲜明的意象,且将思维的触须深入到了很深的层次。自然,用直落的轻软无力的雪花喻柔弱的女人,进而让读者想及柔弱女人一样的弱势群体,用扭腰斜胯(恣肆不羁)下飘的雨喻男人,进而让读者移目恣肆不羁男人般的强势部落,不仅是一种诗意建构的美丽,也是一种修辞出新的美丽。
3 `+ K; g8 N4 v2 i$ Y0 t( q$ ]/ Z6 ]: y: ?: d2 I
/ ]4 Z% l" Q% a- h3 k( x
21、        琐事入诗,引人走向琐事之外- u9 Q7 n0 z" G9 T
& Q4 I! B7 n1 w. B4 o- i
凡尘世界,琐事太多,但点点滴滴都是生活。社会责任感强烈的诗人,常常能从司空见惯中或别人的视而不见中,见出自己的关注来。梅老师的《碎玻璃》,就是这样的典型作品。全诗仅有14行,分为四节。请看:
' o/ M4 \; D# u0 z
& j5 d9 J# C1 a& O; B* v/ w& U一滩碎玻璃,铺在我前进的路旁/ 铺在早晨美丽的阳光之中// + @  t6 Z* P3 s& n) C
小草上的露珠也在阳光下闪烁/ 她们看见那些破碎的心/ 自己躲在路旁悄悄流泪/ 碎玻璃不流泪/ 碎玻璃摊在路旁/ 摊在美丽的阳光之中//, |0 A5 |* O4 ?% p
碎玻璃,不是他们自己要打碎自己//
  L' o( m6 {; t# n$ L# m这是在早晨,一股清凉的风/ 从我身边吹过,从阳光下的/ 一滩碎玻璃上吹过。而我/只是从早晨阳光中走过的/ 一只盲目的眼睛1 g# H" X2 N+ N
  B3 w7 |2 }) S5 p) ~0 Y" F
路旁的“一滩碎玻璃”,太没有意义的景观,也不是景观,连拣废品的人都不愿意弯腰,他们只拣那些碎块大的玻璃。但在诗人行进的时候,一眼就看到了,且注意到了是“铺在早晨美丽的阳光之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注意呢?因为映入眼帘的是一种不协调不顺眼不舒服。社会上不协调不顺眼不舒服的事体不少,也许欲籍此来表达什么吧?
* C& p6 l9 X/ c5 }0 A& Y如果说第一节的两行只限于静态的白描,那么第二节立刻就童话般活泼起来了。好好的小草为什么流泪?且“悄悄”?碎玻璃为什么不流泪呢?你读者自己想去吧!幸而我知道诗人是个有良知的教师,于是想到学校教育的问题——自然我是非常乐意往这方面想的,谁让我也是教师呢?淘气的男孩子都是主观能动性很强的学生,而被动的教育方式无法不伤害他们,人格惨遭蹂躏之后,就破罐子破摔,成为一滩收拾不起来的碎玻璃了。鉴于性格的刚烈倔强,心碎了也不在乎,肯定是不流泪的。小草一样柔嫩的女孩儿,也无法躲过迟早迟晚的刺伤,但只有流泪的份了。( C9 S9 g2 _( q: S' q+ X
第三节是独立的一行,无疑是为了突出这个暗示——“不是他们自己要打碎自己”。我记不住是哪位教育家说过(嘻!记不住,可见不是个好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怀疑这个教育家当过校长,那我应当对他说:“嘻!没有当不好的老师,只有当不好的校长。”但一个实事很清楚,“不是他们自己要打碎自己”。& s3 A  A& R# I7 h% e/ i
第四节诗人反复“早晨”、“美丽阳光”的背景,且加进了“一股清凉的风”,隐喻国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教学方法的新局面。但有多少学校认真实施执行了呢?“一只盲目的眼睛”,当然是视而不见了。谁盲目谁视而不见呢?尽管有第一人称“我”在,却绝对不是诗人。如果是呢?当然是反语修辞,以表达无奈。何以无奈?不是校长呀!* a: ^$ h& X* H
诚然,我是基于职业的角度来学习来解读这首诗歌的,虽然能自圆其说,但这不等于别人不可以从别的方面来透析来赏读。比如,那碎掉的玻璃是不是农民工呢?是不是遭了矿难的人们呢?而小草是他们的家属呢?依然是多维的思考与审美。
! l7 ^) }# Z2 R, D看来琐事不琐,因为诗人给我们引到了琐事之外,引到了对诸多社会问题的思考。同时也引我思考到了人,思考到了诗人与教师,思考到了梅老师这样的诗人与教师,思考到了人格与诗格,思考到了人格与诗格的人文魅力。4 w% A" B& ^/ M5 P+ c' L$ @
2006-5-258 G7 y4 O# l- m! f, w
# ?2 b$ |* y+ E9 C
6 k# _+ x9 P$ K- T4 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17:16 | 只看该作者
《只抖一个包袱的诗小品,胜过赵本山》小序:6 W0 n1 w% T3 X$ U) E, g9 L
1 g2 }5 V* m+ E2 p. Z/ O7 X
小品风靡舞台十多年了,出了笑星一大船,现在还不知开往何处去,前途未卜。好像已经出不了新了,因为他们已经远离了海岸。所以我宁愿在诗的山谷里漫步,还可碰上意想不到的顶雨冒出来的小蘑菇向我晃一晃它的小光头,或是抱着松果跃动于枝间的小松鼠回睛一瞥,倒是让我开心得甚。最近读到安顺青年诗人马也的一些诗作,其中的几首很短的小诗(见作家出版社2005年4月版的诗选集《云彩草书的丰沛》116、127、129页),情形远比小蘑菇、小松鼠更可爱。那感觉总是在层层剥开外皮之后,而亮起一个让我哑然失笑的惊喜。或者说,那虽然是只抖一个包袱的诗小品,效果却远远胜过赵本山。我是不擅夸张的——
. u) r& x! X, X) r# ~7 u
6 x+ {( v" `! J, i22、请看这首《悬念》
& G+ v3 _2 O3 \- J  x) J3 C
2 u7 L% M+ m6 {- D2 t1 e# U- p听说本•拉丹99% 死了/ 为什么死得不那么彻底/ 最好100% 死了/ 那样,他就可以转世投胎/ 做我儿子了/ 我,一个默默无闻写诗的/ 如果培养出一个恐怖主义的儿子/ 我就可以骄傲地宣称——瑞典文学院,拿诺贝尔奖来/ 我是本•拉丹他爹6 F. G7 c9 }6 D0 T8 A/ U

. `2 i7 h, t! J1 v! k全诗仅10行,没分节。但前5行后5行可分两个层次。读第一个层次时,有两个百分数入诗,很觉幽默,引入的又是世界知名度最高的至今尚在的本•拉丹,就很吸引人了。但诗人说“最好100% 死了”,然后投胎做他儿子。——当时读到这里,我稍微停了一下,诗人不会是在骂这位小巫吧?我倒是觉得有个小巫,能让大巫睡不好觉,地球村的公民就寂寞不着,或许还是挺有意思的事。你干么要他投胎呢?我急着往后读,直到最后两行才“图穷匕见”,诗人很好玩地捅了瑞典文学院一刀。哈哈!尽管是虚晃,但也挺解气的。不公平么,小日本和印度你们都给了,中国为什么不给?我们的鲁迅比他们谁差?我们的沈从文比他们谁差?我们的老舍比他们谁差?不必说后来者啦。
' w2 O: Y( {0 X1 z原来此诗竟与本•拉丹毫无关系,只不过借来一个可以震慑强权的意象,抒发一回诗人的愤懑。诗人又绝不是真想要得什么奖,事实上诗中的“瑞典文学院”和“诺贝尔奖”也不是其本身,只不过鉴于现实生活的体悟,觉得拿来做成意象,其隐喻的水域就无限地宽广起来了。舞台上的小品,往往笑就笑完了;诗中的小品,却是品也品不完。
- u) |0 l! T" z5 ]7 m7 F实在是这样,确实这样,就是这样——2 ~4 o! N  j5 M1 e) a% k  y- I
1 S4 E6 s( j1 S9 n  X- |
23、请看《一棵树》
9 Z* K9 }8 C+ d: \; j6 L7 l' n: P+ b+ y2 t) `! d5 g
魏旗一过,就是一棵树了/ 每次过一棵树/ 我特别留心:是不是真只有一棵树/ 不是的,远不止一棵树/ 那为什么叫一棵树呢?/ 这树究竟是什么树呢/ 它为什么这么权威/ 不客气点说这么霸道/ 它还让不让别的树出名呢/这么想着,我们把一棵树/很轻松地丢在了后边1 \8 h9 z6 R  Z. k# Q: w

( \2 y" l8 F3 r全诗11行,不分节。但也可以分两个层次。前9行层层推进,就“一棵树”钻牛角尖一样提出问题:既然不是一棵,为什么叫“一棵树”,是什么树?这样权威、霸道?不让别的树出名?我跟着诗人也走到牛角尖,准备到最后两行找个答案。结果又出我的意料,诗人就那么轻飘飘的把它“丢在了后边”。丢得好!我正要发笑,但嘴巴就半开在那了,这么大的一个包袱,总得解出来才能笑呀!于是乎我的脑屏幕闪出各种各样长在不同地方的树——机关、学校、医院、工厂、乡镇、矿山、宾馆、车站、海关,数不胜数都不是一棵树,都是林子或森林,但真的它们其实都叫一棵树,你也这样叫,他也这样叫,弄得别的树都不想当树了。我把包袱解到这,却笑不出来了。舞台小品有笑不出来的么?仿佛没有。4 `6 Q8 k, s$ b3 D: }
我注意到前边诗中出现的是“我”,而到最后就变成“我们”了。“我们”是谁们呢?是很多人么?很多人共处一体就是社会了。就是社会。社会向前进,就把“一棵树”现象扔进历史了。这样理解,我又笑出来了。1 L; z$ S. b3 h2 }% G% f
这样的诗小品,抖出的包袱是多维的。这样多维的诗小品——5 o* ]9 a! B* \7 t: ^' z

! \2 q: l8 r% a' n( N3 ^! z24、还有《等》7 ?/ K9 {& F& B1 J7 [3 c

& Z; @7 R: K* Z4 T* G" t把地扫了,拖了/ 把电视开了,关了/ 把茶泡了,喝了/ 把饭煮了,菜炒了,不吃了/ 把灯开了,不关了/ 一个人把夜熬了,不合眼了/ 你,什么时候回家了/ 我就安心了
! P4 i( V- e0 @' h1 B
% u3 c0 M: r4 S7 s8 }- y  j. p没分节的8行诗,用排比句式展开,共用了15个时态助词“了”。前13个“了”都是表示实际动作的完成,最后两个“了”则是表示尚未发生的动作预期的完成。前13个“了”第次排列,如层层包裹着什么,直到最后的两个“了”,才将包袱抖开。原来是“我”在等“你”。这首小诗很透明,两口人过日子,该下班了一个没有回来,另一个在一系列的家务琐事中等待,看样子可以一直等到天亮。其情令人感动,这样的夫妻生活肯定是美满的。但我以为包袱抖的不仅仅是情感,还有别的,是多维的。这个多维的显现是“安心”一语透漏出来的。最后这两行诗换个句式就是“你不回家,我不安心”。那么“你”是做什么工作的呢?如果没有危险,有什么不安心的呢?首当其冲的是矿工的妻子,再就是驾驶各种机动车辆人员的妻子,还有公安干警的妻子等。这样就不能使读者想及没完没了的矿难事故的发生,没完没了的交通事故的发生,以及在法治第一线随时都可能发生的战斗。: O$ q" S: c! F# [6 M
一首诗小品,读下来不要一分钟,但所牵动起来的思考和回味,却有很多。这是舞台小品无法比及的。因为舞台小品靠的是表演,很直观,观众不必动脑,只管笑就行了。而诗小品是用具有典型性的系列意象进行暗示和隐喻,来提起读者的审美兴趣,进而去思索和探求诗意和诗美的。* m; a" A  a6 C: B
马也的诗小品想象奇特,建构多维,口语叙述,简洁明快,包袱总是在出人意外中突然抖出,意蕴总是在留连之后渐渐明白。2 L8 ]+ U! l4 j
2006-5-27, `4 |. |& Q7 t9 p
" I- `* N( F9 ]& ~* p
: v% o  n1 O# d. {2 K
25、责任坐在意象里
$ v' K; Q3 Q9 v1 V5 I, U% p/ S  B
) C8 g( s% W& Q) K. `0 Q5 i认真赏读一位异国诗人的作品,我是第一次。也是因为手头有了《北美枫》这本交流之刊。加拿大当代著名作家、诗人洛尔娜•克罗齐(Lorna Crozier)的诗作《夜深了》,载于《北美枫》No.1  2006(创刊号)第9页,是阿九先生翻译的。我不懂外文,只能从译过来的华文欣赏了。全诗16行,分6节。6 H' m( ]' `/ p" ?: F
6 n. l6 m6 a4 ~3 r
风把田野的被单揭开。
+ C; C! s- V3 g' Z/ V! Y) W8 H- J) B凡是需要睡下的,都在那里睡下。
( _0 F0 }9 d' y' N凡是该休息的也都已经歇息。
$ I! v3 i# P7 O3 |/ _* M
. a0 G8 r8 s- e9 n: z3 {9 Q第1节是解题,是说夜深了。但既然是诗,就不能直说,而是要用意象说话。风被拟人后,成为主动意象,她像个家庭主妇一样揭开了被单,让人感到田野就是个家了。但“凡是需要睡下的”和“凡是该休息的”,就又扩展开去,整个一个夜深人静的氛围了。夜深人静,诗人在做什么呢?
7 q( i. Z9 ]" x7 T) W/ h. m/ x& m6 z3 K, Z- b, T* X
门从月亮上掉下来,
5 u3 v9 L/ U+ a3 j带着把手和铰链,浮在沼泽地里。# G8 M; V: L7 f4 K5 \) f
! |- ]5 e- r; o: D' q
此时的月亮是这样开放,- D9 K; a5 }8 M' h# b$ q9 f
不管是什么都能从正面穿过去。/ |5 d. T; o8 K9 r! b3 U3 ?
/ S8 e4 i! }, w- e+ _3 w
只有狐狸在四下行走。6 [: {+ `$ r! D: ^' r! H8 a! L
它一会儿是只猫,一会儿又像是郊狼。
. F, \% J: e0 J  I" a( f4 X, g
+ z# _" b0 t( V4 b这是2-4节。“门从月亮上掉下来”,我想,这应是诗人坐于门内一抬头时的视觉动态。视线飘过门把手和铰链,看见了浮动在沼泽地里的一片月光。是一种夜深月明的景象。第3节,写的是月光满照,如人磊落豁达的心胸,没有什么不可以当面交流,穿越隔阂的。然而(第4节)总有例外的。世界上偏有狐狸一样不与你“正面”交流,却要“四下行走”,当面是猫咪,背后是郊狼的家伙。——不知我这样理解对不对?但我喜欢这样理解。1 t( S* ]; |" c: O0 f% m$ V
* D* g# {; T+ V5 Y
光线足够用来看清身边的事情,8 Z" f6 F4 j) F/ Y3 }1 c- r/ b) G
可是嘴巴却躺在黑暗里。
7 M7 X% G% c! a# ~5 J$ }* ?9 m凡是需要睡下的,都在那里睡下。
' I: _# c8 P5 O4 ~8 A5 a凡是该休息的也都已经歇息。
3 h/ u' ?0 {5 c0 }  
" v" ~5 [( v, g$ H第5节紧承第4节,明白地示以“看清身边的事情”——就是第4节的事情了。但却不能将那样的事情挑明了。这也许是出于礼貌,出于宽广的心胸,有些人有些事情是需要等待吧?或者是一种担心,说出来事情反而更糟了,所以只能缄默。我宁愿相信是前者。两个“凡是”句子的反复,艺术效果是说夜更深了。但诗中的“我”还是没睡。请看最后一节:  t1 A: S7 @8 p3 f# L( \& g
* N' u7 ^6 Y1 V1 N% |% ?/ V: L1 A  ]5 M
在我的心外,风还在盘算着。
9 A2 n% N* w5 |$ E1 I总像有什么心事' m9 t; p: m+ D6 J5 J0 }! n% U
一定要合计出来。+ W9 H+ V+ x" `, j- `- r6 v) `
% {4 G' |# c/ P! s; ?
照应开头,风又出现了。如果说开始的风有点家庭主妇的味道,这里可就是个社会主妇了。说“还在盘算着”,暗示我们她揭开被单后,照顾那些事物或人事歇息后,思维就没有停止下来。盘算什么呢?合计什么呢?这是诗人交给读者互动的部分了。耐人寻味,应是精品诗歌必备的元素之一。我想,这个“风”,是指社会风气吗?是因有狐狸一类的人把社会风气弄得不干净了吗?合计出个治理或者教育的办法来吗?是社会的主妇在合计,还是诗人在合计呢?这里应是多义的。“一定”则是决心的显示。多义也好,单义也好,反正诗人的社会责任心,就这样坐在诗的意象里了。幸而加拿大当今社会稳定发达,内部的应力不很突出,诗给出一个关心社会风气或问题的主观形象,还是切合实际的。设若也遭逢安史之乱,肯定要“恨别鸟惊心”,来不得这般从容了。5 N9 n; C' j/ w% s+ R
感谢诗人,带给我一次赏读学习的机会;感谢译者,把诗译得这样简洁流畅。
0 ^, H: }# Q8 |/ m8 f) o2006-6-47 d  X+ [& N/ q! a* h9 c

% e: z  \- i: [! u
! P5 c: q$ W! |) E26、意象裹着的赤子之心/ Q, G3 i. {% L5 |5 K  x

7 p, J8 P0 j; t$ ?自从人类各地的人群为自己创造了国家,并为自己创造了诗人,就没有不爱国的诗人,哪怕是因为爱国不得不出走,甚至赴死。抒发爱国之情,对各国诗人来说,都是一个从未舍弃过的诗题。从我们中国说,不论是古“兮”的屈原,还是“平仄”的李白杜甫陆游,或者二十世纪的“凤凰孽磐”、“大堰河”、“破旧的老水车”、“钥匙丢了”,都从自己的风格出发,并以个人所处时代为底色,抓取不同的素材,而捧出一颗滚烫的心的。" K% p- S0 e" o$ c+ V- q( f
姚彬的这首诗,刊登在《北美枫》创刊号的第11页上,并附了加拿大诗人洛尔娜精彩的点评。我是从洛尔娜的点评走进这首诗的。走进去觉得意象奇特而美丽,朦胧而迷惑(就是有的老诗人说的读不懂吧?)但人家写都写出来了,又是用那么通俗的汉语写出来的,句句都很明白的句子,为什么读不懂呢?不行,我必须读懂,我对自己说。方法就是在这首诗的街道上徘徊,走过来走过去,开动思想机器,盘桓半日,终于从光怪陆离的意象群的剥离中,见到了那颗炽烈的赤子之心。还是引用一下原诗吧:* z- X# S" m1 X- Y6 N8 {4 W

, J4 k- i. [# U# O& J0 w: R5 }8 Q, }/ I中国北京时间3点/ 我给了重庆6分钟的勇气/ 6分钟,重庆做了许多事情/ 我却变成了饥渴的等待//
' ]" n* B# s, D! H如果再加上6分钟/ 一个重庆爆炸/ 另一个重庆诞生/ 就像一辆火车到站/ 一辆汽车出发/ 一段公路被废弃//
/ _& S) a' i4 l2 L2 G! V+ F- k如果减去12分钟/ 重庆仍然活着/ 只是我/ 被运到了一个无人的车站/ 只是我/ 睡在了后现代的空气里(这行洛尔娜建议改为“睡过了头”——我极赞同,简练而意味深长,增加了张力。)/ 没有了说话的力气// 1 |0 q. g% a4 X' |+ m- N
如果没有了时间/ 我将不说出重庆/ 说出的是北京/ 还是中国呢?
8 B) n* M* s9 l0 i' K5 H/ M/ d" w/ P
4 U$ d2 e7 ?* C, G' q" u( k0 ?21行,两个短行只有3个字,两个长行也就11个字。全诗用简洁明白的口语写来,以诗人自己设定的时间和城市组成荒诞的意象群,进行隐秘而又强烈地情感抒发。诗分4节。
; L8 @  m8 {( o9 p0 F6 P) c第1节的关键词有两个,一个是“6分钟的勇气”,另一个是“饥渴的等待”。给诗人自己住的城市,一个直辖市的这些勇气(6分钟——是个量化的意义,与12分钟的比较意义)无疑是要全用在建设上、改革开放上,但诗人觉得这样也还达不到他热望的要求,只能“等待”。“饥渴”一词的修饰透露出诗人情感的炽烈。这样为第2节做了“再加上6分钟”的铺垫,使诗进入主题。
! h0 d! H$ h# a2 b' ]" u% g第2节关键词是“爆炸”和“诞生”,就是“凤凰涅磐”或“破旧的老水车”的后现代版本,潜意识在意象背后的流淌,响动是很大的,像车辆的轰鸣一样震动我的心。
) X* y2 }) c8 \8 Y- }第3节的假设突然退了回来“减去12分钟”,一点“勇气”也不给的情况下,重庆(作者的家乡)会是怎样呢?倒是还“活着”,只是那样太让人失望,以至失望得“没有了说话的力气”。这从反面衬托了诗人急切盼望祖国迅速强大起来的心情。
2 t5 E. X" d: j- h8 y第4节进一步假设,不是给或者不给多少时间的“勇气”,而是干脆就“没有了时间”,想“给”都不成了——这样的可能也不是一点没有,毕竟我们还是个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实现最后的统一,苍蝇不抱无缝儿的蛋呀,知道哪个早晨又“八国联军进北京”了呢?(居安思危的意识从字里行间悄然而出了)。那样,可就顾不了家乡的建设,只能顾国家了。3 {! q- H! L" o8 z/ j- M
最后两行的选择句式,其实只是用这种忧郁的耐人琢磨的口吻,落脚点当然既是“北京”,更是“中国”。北京是指挥中心,中国是我们的祖国呀!如果真的“没有了时间”,哪怕做一回义和拳或者冯婉贞,亦必报以赤子之心了。5 {+ R5 b' ~  {" S0 d5 @: z
也许,面对诗人们,我不该这样絮絮叨叨,把一幅美丽的现代装饰画,硬是用剪刀剪成条条块块,说你们看呀看呀!弄得挺烦人。但毕竟世界上近14亿的华人不都是诗人,就连一部分(我说的是一部分)在中学任教语文的中国教师,讲授“大堰河”还得靠翻阅教参敷衍,而这样一首意象荒诞的后现代流派的诗歌,就不必说了。我是主张诗歌普及的,又自以为是地认为这样的赏读文章,也许应当叫做“诗普”文章。我是想用我而后的时日,来做“诗普”的工作,心情一如“说出的是北京/ 还是中国呢?”/ O9 @7 z4 ^! L1 k
谢谢姚彬!谢谢洛尔娜!谢谢《北美枫》!谢谢将要看,而后看了这篇拙文的朋友们!% t% i& I1 U& a* {( p
2006-6-66 p/ v9 E/ z( U- d* C

% Q) t' i9 y7 [3 U$ E; r& x' i* ~2 @
  p2 `+ l$ i2 w6 o5 W0 e27、痛惜并关注底层生命群2 a- L+ o9 V, ^
1 r. g5 Y; o" W: v+ a
咏物以寄情言志,中国古诗中常见,梅、兰、菊、竹、松、鹤、鹏等,却未见有咏根者。今见高岸先生的《根》(《北美枫》创刊号第26页),眼睛为之一亮。全诗短行排列,4节27行。不妨引于下:
0 Y2 j) C1 \& V  V  Q
5 Y9 X2 A7 `2 C+ l; n1 e这被大地活埋的生命/ 只能想象/ 一棵站起的树/ 绿叶和花朵/ 它爬在土里/ 慢慢地蠕动翻身/ 在黑暗中用手指摸索//
9 n: `) I9 p0 W, V1 W我发现我被活埋在/ 时间的大地里/ 不管我怎样移动/ 伸展手臂/ 我的整个生命只是一段根/ 看不见自己破土而出//
6 K& p0 ?6 V) Y+ W' Z+ K/ h我已停止无用的喊叫/ 习惯于在泥土里沉默/ 而痛苦的手指/ 仍在不自觉地挖掘/ 幻想思想的闪电/ 将大地刺破//, t( G# i/ d- C7 ~
春雨将迟迟而至/ 那时我已听不见她/ 欢快的脚步/ 一棵嫩芽/ 将从裂缝里冒出/ 像穿绿衣的精灵/ 而根则永远/ 在大地里沉默
- R& @" `# x9 d5 F# A  U; J
) o: s; z9 h3 ~, _7 e: H: F第1节第1行用了“活埋”这个偏正式双音行为动词。此词用的极好,我是将它看成诗眼的。用法也特殊得仅见。如果从修辞学上探讨,近似于易色格。易色修辞格是故意违反语言常规,使表达的感情色彩发生变化,但词义本身不发生变化的修辞方法。“活埋”一词本是中性词,比如将染上禽流感的鸡鸭活埋掉;但如果活埋的对象是人,就因人而异地带了感情色彩,痛惜或愤恨。由于诗人一开始就将被咏之物拟人化(见第2行的“想象”)了,所以对“根”的痛惜之情就跃然纸上了。“只能想象”最令人同情,根在这里盲人看不见色彩一样看不见它养育的站立起来的绿叶红花。而自身因为被“活埋”,是无法站立的,只能蚯蚓般地“爬在土里”“蠕动翻身”,情状令人几欲泪下了。也就想到了农民。在人类社会的分工中,只有农民是“脸朝黄土背朝天”与土打交道一直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群。这样,该诗的象征意义应当是明白无误了。3 y  {2 G3 H. w0 C/ V+ F
第2节的第1行,诗人反复了“活埋”一词(眼睛当然要成双了),但把“它”置换成了“我”,诗人就可以设身处地说出底层生命的感受了。无论如何勤劳,如何坚韧,被埋一辈子仿佛就是命中注定了,绝对没有“破土而出”的可能。诗里透出的无奈不免令人凄然。) J1 j8 Q" }! y
第3节仍以“我”的身份续写。底层的生命不是没有抗争(叫喊),但“无用”,只能沉默了,只能默默地幻想了。“叫喊”一词在语境中当属于借代格用法,因为抗争的行为是由一系列动作构成的,而其中“叫喊”是常见的能显出事物特征的,是以特征代本体。“刺破”一词依然是一种抗争的想法,但已经是默默幻想中的刺破了。“思想的闪电”,以闪电明喻思想,属于意识范畴,而意识是不具备物质(比如刺刀)的使用功能的,因而“刺破”一词属于移就格的用法。
! \9 z3 t1 }) `- U' Z- U4 M最后一节的根,或者它象征的底层生命群,依然存有希望。这就是“春雨——嫩芽——精灵”,却不是他们自己,因为他们只能“永远/ 在大地里沉默”。那说的“精灵”是谁呢?应当是他们的代言人吧?还是更加合理的一种社会制度?反正诗人是痛切地期盼着的,我作为读者也是共鸣着的。我在课堂上曾对我的学生们说:世界上如果没有农民,任什么伟人、名人、政要、政客、这星、那星,都只能饿死,饿死就什么也不是了。但依然报道不断,近闻:某处蔗农一年的收成因择厂远卖而被全数没收了,面临衣食无着;某处农民因集体卖地钱被干部搞政绩工程搞成“烂尾”而无地可种,无生可谋了;某处农民因附近企业氨气泄漏秧苗全死还没人问津呢。就不必说多少农民工死于矿难了。
4 {# [9 K' r/ Z2 [% @) R) [! H呜呼!根呀,根呀!养活这个世界的根呀,只有你们才是伟大的。
& a1 T2 j. F6 L+ W2006-6-20& i8 ^  r2 r6 a) N5 ?% I; \
9 n1 c) y) |, y0 a# 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2-27 19:22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