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0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析现代诗文的网络发展与个体精神家园的构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10 00: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浅析现代诗文的网络发展与个体精神家园的构建

〇张光国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诗歌文学以网络为载体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规模,从诗歌文学的创作主体来讲,不论是整体,还是个体,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与发展。就现代诗文的网络发展与个体精神家园的构建来言,探讨它,是一个大工程,是一个很大的学术课题。我今天只是从感性的角度,用个人观察的视角,作一下浅而简的分析,算是抛砖引玉。
  现在,诗文的发展深深地打上了网络的印记,它们的发展已离不开网络。具体来讲,网络为现代诗文提供了三个平台:
  一是展示的平台
  这个平台具有四个特点:
  1、舞台更大更广。以前的作家、诗人和文学爱好者,展示自己创作情况的载体很少,只有传统刊物、报纸副刊、民刊等。出现了网络,大家藏在自家箱子底的东西都可以“晒”出来了。特别是现在手机也能上网了,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得这个舞台更大更广了。比如,我们现在在研讨文学,就可以用手机即时地报道现场情况。在这样的背景下,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都可以为自己的文学作品搭建平台。
  2、自由前所未有。网络赋予了文学前所未有的自由特质。可以说,在不触及政治、道德硬线的情况下,什么话都可以说,什么形态的文学都可以出现,什么层次的文学作品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一席之地。所以,我们发现了网络上的文学景象什么色都有,什么态都有,却都有自己的圈子,有自己的受众,即使有很多人反对,却仍被某些人所认可或推崇。其实,不受约束的认可或推崇也是网络文学自由特质的体现。
  3、门槛底线低显。因为网络,文学具有了巨大的自由度,所以,也导致了它的门槛底线很低。有时候,可以说不只是很低,而是极低,再不小心,就撞红线了,有的可能已撞上了红线,只是还没有被监管者发现,所以,还在某个角落滋润着,阳光着。门槛底线低的最大的作用就是,不管是萝卜还是白菜,都在网络上找到了展现自己的平台。很多文学爱好者当年只能写在笔记本上的小感受,也当成了大作品被贴了出来,有的居然还获得了很多喝彩和掌声。
  4、艺术性缺美强。网络文学舞台这么大,自由度这么高,门槛这么低,所以,就不怪作品的艺术性差了。有的本来就不是去搞艺术性,只是仅仅去表现,显示它的存在,比如大量的网络小说,只是讲故事,谈不上什么艺术性。以前,常有人说金庸小说差,其实,就艺术性来讲,它还真不赖,不论是对历史的揉合,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对环境的描写,等等,都是不错的,而这正是现在很多网络小说所欠缺的。
  二是联谊的平台。
  在联谊这方面,有这么3个鲜明的特点:
  1、联络范围空前扩大。我们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做刊物时,一次向写作者发出数百封信,鲜有回音;现在依托网站、博客等网络平台,联络范围更大,超越了时空。这次中国作家诗人采风行——走进绍兴系列活动,参加者就来自我国十余个省份,还有来自美国的朋友,可见网络对文学联谊的放大作用是多么的强!而在前网络时代,想组织成功这样的现场文学交流活动是很难想象的。
  2、交友功能日益凸显。通过唱戏结识票友,通过唱歌结识歌友,而通过文学诗歌,我们可以结识文友,结识诗友。在今天,网络为文朋诗友提供交友平台的功能日益凸显。一是,大家可以通过网络强化交流,促进联谊;二是,可以通过网络组织起来开展线下活动,我注意到,近几年来,这样的线下活动可以说是越来越多,越来越有特色,比如我们的诗人网、中国诗歌会网,以及诗歌报网、中国诗歌流派网、诗中国网、中国小诗网等网站,就组织开展过不少有品质的现场活动,有的,比如界限,还以酒吧为载体,组织常态性的交流活动。
  3、去虚拟化越来越明。记得在去年11月份举办的中国作家诗人采风行——印象重庆系列活动中,冯春明兄曾谈到,我们这样的活动,年轻的女诗人或女作家一般不大敢参加,为什么呢?担心呗。但是,现在看来,这样的担心越来越少,比如,这次现场活动,就有更多的女作家、女诗人参与了进来。为什么呢?可以说这正是网络文学去虚拟化的结果。单就线下文学活动来讲,越来越正规,越来越常态化,越来越机制化,透明度和舒适度越来越高,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作家诗人愿意以真实的面目在线下与大家相识、交流和联谊。
  三是梳理的平台
  这个梳理的平台,起到了以下3个方面的作用:
  1、获取更多的信息。现在是知识大爆炸时代。现在学到的知识或得到的信息,使用期限越来越短,很快就会被更新掉。所以,通过网络搞文学的朋友,可以利用网络这个大好条件获取更多的新信息,为文学创作提供更好的资源储备。那些还游离在网络之外的作家、诗人和文学爱好者,当然,在今天可能非常非常之少,对他们来讲,真应该抓紧时间融入进来了!
  2、表达更多的信息。前面讲,通过网络,很多人把当年存在笔记中的东西都拿出来了。可见,网络为大家提供的表达平台是多么地强!可以说,今天就是一个表达的时代。就诗歌来讲,我们可以发现这种特点更明显。很多写诗的人,倾诉欲望非常强烈,他们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却不在意别人的作品怎么样,出现了在线交流单通道的独特现象,所以,我们发现,诗歌网站上的作品很多,但是阅读量往往不高。这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怎么去匡正它,值得我们大家去思考。
  3、形成个性化特色。通过二十余年的网络发展,网络文学已形成自己的特色。比如群体性特色,在小说方面,有穿越,有魔幻,都正在大行其道;个体化特色,如,在诗歌方面,我发现,金川、寒山石的诗歌评论,子在川上曰的诗话,都形成了自己的个性风采。前几天刚读过子在川上曰的《一路流浪的女诗人》,讲的是深圳女诗人溪水,写得就很有特点,值得一读。其实,溪水的诗写得就不孬,不是无病的呻吟,而是身处社会底层的呐喊:处于人生困境时,她写道:“朦胧中\游走在陌生的世界里\走进了一片荒凉的戈隔滩”,“当大地蒙上了一层白纱\那里一定隐藏了\我期盼已久的春天”;当她看了女儿拍的已被银行扣押的房子院中桂花树的照片,她写道:“女儿拍了它的艳照\一朵朵裸露的\赤红的花\它的唇似乎吻过了我所有的思念”。
  正是在这样的展示、互动、交流中,越来越多的作家诗人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个体性的文学思想、情感世界、文学价值观念等等,这也即是后面讲的个体的精神家园构建。怎么构建呢?我认为,有以下五个方面不能被忽视。
  1、持续的爱好。对文学的爱好,要强烈,更要持续。今天坚持,明天便放弃,不会创作出好的文学作品,更不用企望能构建起个体的精神家园。我们从1999年建文学网站“70年代人”到今天,接触过数以千计的作家诗人和文学爱好者,但是,已经有很多很多人联系不上了,有的早已退出了文学圈,放弃了写作,真的非常非常地可惜!
  2、深入的思考。掘井不深,不出水;思考不深,不出真知。文学要有深度和力度,就离不开深入的思考。要建构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更离不开深入的思考。我们发现,今天网络上很多文学作品很浮浅,少力道,没有艺术性,或缺少个性,没有色彩,其实,从根本上讲,就是因为没有做过深入的思考。比如,有的穿越小说,大块大块地抄史料,大件大件地搬古诗词,看起来好象很丰富,其实只是做了搬运工的工作,只是把各种料放在锅中,却没有很好很讲究地去炒,所以,作品的文学艺术效果可想而知。
  3、不断的践行。要想出好作品,就要多练习多创作。可以说,不断的践行是个体的精神家园构建的不可或缺的步骤和不二的法则。那些光说不练者,不会到达理想的彼岸;那些中途退场者,不会尝到成功的喜悦。在这个过程之中,要注意开辟个性化的道路。去年在山东大学举办中国诗人峰会时,我曾经鼓励山大的学生一河多写边疆异域的作品,因为这是一个好路子。今天,我们发现诗友叶其标的诗歌江南水乡的特色很明显,应该继续坚持下去,争取在这条路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4、营养的汲取。从事文学创作,不应该闭门造车,而是多学习多借鉴别人的好东西。在网络时代,这种营养的汲取,更方便更快捷了。很多作家诗人和文学爱好者可能不是科班出身,但是,在今天,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很方便地学习北大中文系知名教授的授课、论著,比如,袁行霈先生的《中国古代文学史》,钱理群先生等编著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温儒敏先生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等等。这在以前是不可能实现的。
  5、创造性提炼。文学艺术不是简单地表现,更不是照搬照抄。在广泛地占有素材的基础上,结合个人独特的经历和文学艺术素养,经过创造性提炼,才能形成独具个性的艺术特色。这种独具个性的艺术特色是作家诗人个体的精神家园构建成功的重要表现。而这种创造性提炼需要深度思考,更需要创新发展。要创新发展,就不能走老路,比如诗歌,如果还是在古诗词的路上踯躅,光学好学透,对一个人来讲,一辈子的时间恐怕也不够用,更不用说再有所建树了。所以,必须创新,找新的出口,找新的路径,在创新中取得文学艺术的新成就!
  我讲完了。谢谢大家!

2014年3月29日于浙江省绍兴市秦望大酒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2-15 13:13 | 只看该作者
个体精神家园的构建是关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4 20:02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