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飞马 孙向阳:让每一首诗都跳动着赤子之心(访谈)
非飞马,男,土家族,1982年4月生于贵州印江,贵州省作协会员,现居贵州铜仁。
孙向阳(南京大学现当代文学博士。以下简称孙):首先,谈谈你的创作经历如何?第一首诗歌如何写出来的?最先告诉哪一个人?
非飞马(以下简称非):这辈子会写诗,这是打死我也没想到的事。记得从小学到初中,我的语文成绩都在及格线上爬,最多也不会超过80分,很大程度上是作文拖了我的后腿。那时我最怕的就是作文,老师常让我们写《记一件难忘的事》,可我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做“难忘”,怎么可能写出“难忘”。于是老师就在课堂上以学雷锋之类的故事加以引导,结果是全班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杜撰扶老人过街、赶走在农民伯伯地里吃麦子的牛之类。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我整整写了六年这样的作文,可见我是多么愚蠢。1998年考入思南师范的时候,学校里有个新星文学社,可惜资质鲁钝的我考了两次都没有如愿。那时,我觉得文学离我很遥远。师范毕业后,十八九岁的我被分配到一所乡村小学教书,夜晚一个人坚守学校,无边的孤独让我重新捡起师范不感兴趣的语文课本,有一天我上厕所的时候用手纸写下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炊烟》,现在记不得内容了,大约是用了几个排比和比喻,了无新意。当时我毛着胆儿把这首诗投给邻县思南文联举办的《乌江文学》,没想到一个月后它变成了铅字,从此激发了我对诗歌的兴趣。这次发表在别人看来或许微不足道,但对于我却有着非常的意义,它胜过我从小学到师范这些年对作文的理解。通过这首诗,我第一次深刻领悟到,写作的第一要义是真实而非其他,也因为这件事,让我深切认识到我们一直所经受的教育是怎样一种教育。
孙:在文坛上,人们更多是知晓铜仁有一个名气很大的“非飞马”而都不太知道你的原名叫“马结华”,能够谈谈这个笔名的来由吗?
非:首先感谢您对我的关注。其次,我想说,文坛这个东西,对于我来说非常虚幻和遥远,听到这个词,我感觉是在说太空和宇宙。就我来说,最初写作是因为孤独,而现在则是一种生活需要。感觉诗歌就像挚友一样,一日两日可以不见面,但时间长了不见,就会异常的寂寞,就非常的想念。
关于笔名,最初只是QQ网名,那是2005年春天在贵阳进修,完全还是个乡巴佬,从没摸过电脑,第一次,诗人朵孩带我进网吧,帮我申请了QQ,教我逛论坛。他告诉我,上网还是用虚拟的名字比较好,我叫马结华,首先想到的是逆向思维,最初准备叫非马,百度一查,发现“非马”是个很有名的诗人;随即改名叫“马非”,再次百度,发觉“马非”也是一个很有名气的诗人,于是就在中间加了一个“飞”字。现在想来,这个名字真的和我有缘,比较符合我的性格特征,因为我自感资质鲁钝,只能做一匹不能“飞”的马,一辈子只有脚踏实地。
孙:曾有人把你称之为“印江四诗人”之一,你认同这个说法吗?
非:最初提出这个概念的应该是喻子涵老师,然后,铜仁学院副教授向笔群老师写了一篇叫做《印江的四个后现代》的评论文章,并将文章发表在《贵州日报》和《铜仁学院学报》等刊物上,很快在诗歌圈内传开。我很乐意进入“印江四诗人”这个概念,因为它响亮地告诉大家,印江有四个人在写诗,而且,所写的诗歌和而不同。在“四诗人”中,目前末未最能担当“诗人”这个称号,他是我们的领头羊。
孙:你曾在《黄河文学》《诗刊》《星星诗刊》《山花》《贵州作家》等报刊发表大量诗作 ,著有诗集《爱的咒语》。你对你自己的创作如何评价?最满意的作品是什么?
非:诗集《爱的咒语》,是我献给妻子的,一共99首情诗,我把它当做99朵玫瑰。里面的诗作参差不齐,但却是我最看重的。有朋友翻阅这本薄薄的诗集时说,我是用诗歌骗来了老婆,我不否认,妻子能够从女朋友顺利地变成我的妻子,诗歌的确起到了助推作用,或许这也是我至今热爱诗歌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资质鲁钝,虽然勤奋,但缺乏写诗的天赋,平时写得较多,但在刊物发表其实很少,算起来屈指可数。总体上看,我对自己的诗歌写作是不满意的,现在回过头去看自己的创作,似乎很多诗作离真正的“诗”还有距离。要说满意的作品,目前还没有写出来,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写出来。
孙:你曾在你的博客中非常显要的位置写上你的诗观 :我理想中的诗歌是用语言建一座寺庙,空空的殿堂里没有神像,只供奉着良知。能具体谈谈吗?
非:诗歌在我的心目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可以说诗歌是我对精神自由的信仰和追寻的一种方式。我愿意像信教一样做一个诗歌的信徒。既然是一个信徒,首先要虔诚,要真实,而真实的底色就是良知,不媚俗,不歌功颂德,不粉饰太平,不随波逐流。我希望我的每一首诗,都能体现我的良知,每一首诗都能让人看到一颗跳动的赤子之心。
孙:贵州民族大学喻子涵教授曾在《多样化发展的贵州诗歌群落》一文中,把你归入“后现代写作”一类。你认为你的诗歌“后现代”吗?你如何理解后现代的“后”?
非:实话实说,至今为止,我也没有弄清楚“后现代”到底是怎么回事。虽然早在2005年在贵阳读书时我还查阅过图书,甚至在一次作业中用过这个词。由于没有理解透彻,转瞬间就忘记了。而我的写作,到底算不算后现代,我也就没有认真思考过。我想,既然喻老师这样说,或许自有其道理吧。我一直遵从于写诗就是写心声、写思想、写自己的生存,写自己对文学的痴迷和敬畏。至于后现代还是现代,至于什么主义,我不大在意。关于后现代的“后”,我之前也没有找到恰切的权威解释,众声喧哗,众说纷纭。我感觉这里的“后”首先是前后的“后”,是一个时间概念,然后才是一种立场。就像我们的发展一样,总是试图对之前已有的进行完善。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说,“后现代”或许是对“现代”的延续、深化、修正、提升和超越。
孙:你的组诗《命运的狙击手》我非常喜欢,人到命运面前的那种无力感、渺小感触动了我。你能给我们谈谈这组诗歌吗?
非:谢谢你的喜欢。这组诗其实已经写下两三年了,那时候刚刚改行做公务员不久,每天快节奏、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很长时间让我感觉不适应。我感觉到无处不在的压力,感觉自己生命那么渺小,感觉自己的命运被一双双无形之手所主宰。这样的感觉现在依然存在,总是觉得自己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仿佛有一个狙击手将你瞄准,你无处可逃,只能坐以待毙。这样的感觉,让我对生活、对存在有了较为悲观的体悟,这样的体悟,无形中就被我带到作品中来了。
孙:在诗集《低头走路的人》的后记中,你说过这样一段话:“低头走路就是发现生活和自己的较好方式。低下头来,虽然不能望远,却可以看见自己身边的生活,可以看见自己脚下的路,可以看见自己的双脚是怎样在路上前进,也可以看见自己的内心。”我非常认同你的说法。你的诗歌的确是在用一种“低头走路”方式,烛照我们每一个人灵魂深处那片高远的星空。我的理解对吗?
非:低头是我思考问题的方式,也是我的生存方式。小时候,窘迫的现实让我低头;参加工作后,领导的权威让我低头;改行后,下级服从上级的管理体制让我低头。时间长了,我感觉低头其实没有什么不好。低着头能不能烛照星空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低下头来,能够更好地感受生活、认识自己。
孙:你曾在一篇文章谈到过“下半身”诗歌现象,能再谈谈吗?
非:我以为,“下半身”的提出只是一种策略,最初提出这个概念,也有为了吸引眼球、引人注目的考虑。他们的真正用意在于“身体”,在于唤醒人们的生命感知(包括欲望、情感等)。因为在朦胧诗以后,也就是后朦胧诗阶段,人们有一种将诗歌引向玄学的倾向,语言晦涩,思想高蹈,过于形而上,而这个时候,“下半身”写作的出现,对于诗歌写作带有一种“拨乱反正”的意义。当然,我所说的“身体写作”或许与伊沙先生所说的不同,我看中他们关于生命体验的部分,对欲望写作部分持保留意见。
孙:据我所知,除了诗歌创作,你也在写小说。能谈谈吗?
非:严格说起来,我的小说写作还没有真正开始。之前试着写个两个短篇,感觉无法见客,一直在u盘里存着没有修改。我感觉,写小说对写实功底和叙事能力要求很高,尤其是对叙述节奏的控制力,而这种控制力,我目前还不具备。
孙:你作为一位“80”后诗人,对“80后”作家有何看法?
非:我感觉80后作家正在茁壮成长,从小说到诗歌到评论等各个领域,都已经开始让人侧目。这样说吧,在当下,80后是文学界不可忽略的存在。我相信80后过不了几年就会成为文坛的中坚力量,很快就会长成各个领域的“参天大树”。
孙:你平时都读什么书?看80后作家的作品吗?
非:我曾听到一个比喻,读书如“偷情”。我的阅读心态或许与之类似。在很久以前,我有个同事写小说被个别领导斥责为“不务正业”,让我对写作有些担心,多年来打下的烙印一直无法消除。虽然现在单位和领导对我读书写作一直鼓励支持,但我还是有些心感不安,生怕偶有工作没有做好而被人将它与爱好文学联系起来。但我又着实喜欢文学,于是常常“偷偷”地阅读。既读诗歌也读散文,还读一些杂书,没有章法。今年读小说要多一些,主要是外国小说,比如库切的《耻》,若泽•萨拉马戈《失明症漫记》《复明症漫记》,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夜半撞车》等,国内省内的作家也读一些,比如曹永、肖江虹、王华等人的小说,诗歌读得相对较少,大多数是认识的朋友的诗作。平时读80后作家的作品相对较少,大多是小说,比如马金莲、甫跃辉、郑小驴、李晁、曹永、王威廉等都是优秀的80后小说家,我非常喜欢他们的中短篇小说。
孙:真羡慕你,在繁忙工作之余还能保持着这么好的阅读状态,享受着这么快乐的读书时光。在你看来,读书与生活有着怎样的关系?阅读对写作而言意义何在?
非:我没有其他特别的爱好,除了读书。我觉得读书的时候精神是完全自由而放松的。按照“大众”的说法,吃饭睡觉是物质生活,阅读是精神生活。读书除了可以给生活找点乐子,有时候,还可以当精神的扫把,清除工作和现实强加的负担,还原人心向往的纯真面目。因此我觉得,阅读是更重要的生活,一天不读点什么,就觉得生活寡淡无味,就觉得自己不是自己。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是我保持精神完整和灵魂自由的唯一方式,这也决定了我的阅读充斥着一定的功利性。易中天说,阅读如择偶,那是更高一层的境界。对于我来说,阅读如拜师。通过阅读首先能够学到别人认识世界的方式,增加自己的深度和厚度,进而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充实自我。我以为,一个好作家之“好”,就在于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的能力,而这个能力,最初来源于阅读,对书本的阅读,对生活和大地的阅读。
孙:你是习惯在纸上写作还是在网上写作?在这个借助网络“人人皆可称诗人”的时代,你是如何看待网络文学的?
非:我现在主要在网络上写作,因为只是在工作的间隙写一点。我不认同借助网络“人人皆可称诗人”,我相信你也不认同。开个玩笑说,因为你也从没有称自己为诗人是吧。其实在我心目中,诗人这个称谓依然神圣。现在爱称自己为诗人的人不外乎两种:一种是真正的诗人,另一种是二杆子。在这个时代,网络相当于一个公共记事薄,我们都是在网络上从事心灵的记录,这些记录,并不能都成为文学(诗),在网络上写作和网络文学完全是两个概念。现在很多人都喜欢把这两个概念混淆,我也说不清楚为什么会这样,不知是故意还是无意。至于网络文学,我以为是指用网络承载的文学,关键点不在“网络”而在于是不是“文学”。不是文学的东西,即使是在网络上承载,也不能成为文学。
孙:我认为现在许多作家的作品与心灵之间有一种断裂,即我们在作品中看不到热情,看不见灵魂了,很少有作品能够使我们感动,这是一种可怕的精神丧失。你认同吗?
非:这个我平时还真没有注意。从我的阅读来看,好的文学作品与心灵不可能断裂,不可能没有灵魂。没有灵魂的写作,我相信是存在的,比如媚俗的写作,迎合市场的写作,歌功颂德的写作,为参赛而无病呻吟的写作……但我相信这不是主流,能够留下来的,肯定是能够引起我们心灵共鸣、灵魂震动的写作。所以我以为,这样的写作我们大可不必管他,相信时间会为我们做出最好的选择。
孙:除了写作,你还喜欢什么?
非:我的兴趣爱好比较单一,主要有“三不”,不抽烟、不喝酒(被动喝一点)、不打牌,生活中的我几乎就是一个很无趣的人。在生活中,有很多人对这“三不”感到惊讶,有的女人惊呼我为“好男人”,我知道这里面有讽刺的意味,那是在说我out了。当然,我也不是没有自己的爱好,比如邀约几个朋友聊天,比如下棋,喝茶。但最喜欢的还是看书,我老婆喜欢叫我“书虫”,我大姐叫我“书呆子”,我觉得这个称谓很好,我很喜欢。
孙:看来,写作中天马行空的你与生活中的你还有着明显区别的,是吗?
非:在朋友中,我是一个话比较多的人,喜欢夸夸其谈,喜欢哗众取宠。一旦一个人独处,我就感觉自己非常无趣,常常一个人发呆,我觉得发呆的时候,头脑空空的,仿佛自己已经灵魂出窍了一样。有时候,我发呆时会想起庄周梦蝶,不知道是不是和发呆的感觉一样美好。
孙:近期有什么创作打算?会一直坚守着自己的文学梦想在诗歌创作的道路上“一条路走到黑”吗?
非:诗歌已然成了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一直把她当做精神的信仰。这些年,是诗歌教会了我怎么去爱生活、爱自己、爱他人;诗歌给予了我美好的爱情和生活中的贤妻,为我的生活铺上了幸福的底色;诗歌还教会了我在人生路上胜不骄、败不馁,赐给我以不变应万变的生活定力,让我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始终保留着那点可怜也可贵的清高和自尊。同时,也让我感觉到,生活中诗意无处不在,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贵,成功还是失败,诗歌都在你身边,只要你爱它,它就不会背叛你,就会陪着你一直走下去。以后,我会逐步把目光聚集到脚下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和身边的亲人,写一些更有温度、更具体可感、更有日常生活气息的诗歌。
孙:在你看来,黔东诗歌如何才能更好地“突围”?
非:“突围”这个词,让我想起“十面埋伏”。我也说不出黔东诗歌被什么所“包围”,因此也很难说出如何“突围”。就我本人来说,这种“包围”是存在的,我感觉自己容易被自己的虚荣心、懒惰感、满足感和惯性思维包围,最大的威胁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内心的定力和信心。如果黔东的诗人们都有着坚持写作的定力,都能不断地否定自己,不断突破惯性思维,不断汲取营养,不断追求真理,就一定能够更加接近自己理想的结果。
孙:谢谢你!
非:应该谢谢你,你的访谈让我思考一些问题,对于我来说,这既是一种勉励,也是一种鞭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