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42|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小妮:我把写诗看做一件私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15 19: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王小妮:我把写诗看做一件私事


今年王小妮的小说《1966》位居很多年度好书榜的前列,而前年她的散文集《上课记》挑动了读者的心灵。作为一个诗龄贯穿八十年代以来将近四十年的成熟诗人,她是沉静的,在喧嚣的时代自我放逐到边缘化的人,散淡和无为也许是境界,也许是天性,也正好成为她的诗歌之道。

余秀华在她丈夫、评论家徐敬亚创办的诗歌流派网活跃了多年,但她也是在微博上看到了其中的几首,她以一种缓慢的性格,对一切热点都不急于下结论。“诗不适用‘度量衡’,一个读者的感受不能替代另一个读者。”她说。

她和北岛去年各自不约而同地编辑了一本给孩子的诗,她也给小学生讲诗歌课,但她对此也持淡然的态度:“让孩子们读读诗,跟忽然放他们去草地上疯跑一圈差不多,希望不要把它变成另一个带有目的性的活动。”

“诗不适用‘度量衡’”

南方周末:你怎样看待余秀华的现象?

王小妮:只在微博上看到别人转出几首她的诗,远不能下结论。要看到集子才能感受到一个诗人的气息,是不是鲜活,有独自风格而不芜杂。应该尊重各种各样的人坚持写自己喜爱的文字,各种文字被不同的读者喜欢,是最正常的。

南方周末:诗歌走红和诗歌质量的关系是怎样的?

王小妮:这二者之间没必然联系。诗不适用“度量衡”,一个读者的感受不能替代另一个读者。

南方周末:以你自己为例,谈谈三四十年来写诗与社会关注的关系?你的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和新千年来的写诗与出版诗歌的情况?

王小妮:我把写诗看做纯个人的事情,一件私事。从来不觉得一首诗能被准确无误地还原和诠释,也不期待写诗的最初感觉能被另一个人体验到,它必然是一次性的,不能还原的,这种距离天然存在。从这个角度说,它安安稳稳呆在心里呆在电脑里已经很不错,写作者已经独享了写的快乐。有没有人关注,出不出书都无所谓,是另一个话题了。

写诗30多年,出过四本诗集。

80年代一个小册子。1997年出《我的纸里包着我的火》,有人说现在淘宝上能买到复印本。刚才我也去试了一下。店家说:亲,这本书早绝版了,复印的行吗,复印本27块。

既然上了淘宝也顺便问了我另一本诗集《半个我正在疼痛》,也是复印本。这本诗集是华语传媒奖获奖作品的例行出版。

最后一本诗集《有什么在我心里一过》是十个诗人评论家丛书中的一本,很薄的小册子,听说曾经不拆箱卖,要买就得买全套十本,显然这不是市场行为。

快10年没出新诗集了,既然写诗是纯个人的事,不是非要写给别人看,所以我不会自己出钱印书,愿者上钩,没上钩的就不出。

今年应该有新的诗集出版。希望它的装帧不要像前面四本那么难看吧。

南方周末:你有无经历过诗歌带来的尊敬和嘲笑?

王小妮:应该都有吧。不过我不太在意,无论是尊重还是嘲笑。

南方周末:诗歌和媒介的关系?

王小妮:享受写诗的过程,那种意外,不可预期的,不知道都是什么接二连三冒出来,涌泉一样,这种感觉最后有多少能最准确地写出来,很难说。

媒介是另一个问题,个人不能左右,更多的时候我对它多戒备,有人可能愿意追逐它。人和人不同吧。但是我想强调,写诗不能谋生,我个人欣赏写诗的人尽量远离企图,企图一露头,就是毁坏诗的开始。

只要出现企图,对诗的侵害就开始了

南方周末:你写诗歌,也写小说,你的小说《1966》和你编辑的《给孩子们的诗》都是2014年的文学事件,受到不同程度的关注,你认同关于中国诗歌的整体成就高于小说的论断吗?

王小妮:没想过《1966年》被关注,过去的十几年里,它只是一叠手写稿和十一本首发杂志《作家》的样刊,后来扫描存了个文档,错误多得读不出连贯的句子。这本书在努力还原和追溯那一年更深藏于心的细微感受,经历过1966年的人正在逐渐老去,快来不及了。

希望《给孩子们的诗》有更多的孩子看到,它被关注得远远不够。可惜这本小书可以做得更用心,更受孩子们喜爱,包括插画封面和后期宣传,孩子们心地干净,被污染得少,需要读一些好的诗。

平时很少看小说,看不下去。聪明人太多,笨人太少,在这一点上,哪个行当都差不多。我更看重诗的成就,因为它一无所用,这个救了它,使它相对少地去贴靠世俗,总会有些写诗的人更专注更在意更愿意独守住自己这个偏好,心里想的只是把它做得更好。

南方周末:参与南方日报社举办的小学生诗歌节和给孩子们编辑诗歌,你对于诗歌教育的看法和体会是什么?诗歌教育对于改变教育现状能起到什么作用?

王小妮:目前的情况怕是谈不到诗歌教育,就像谈不到素质教育,都是虚幻动听的说辞,现实还是严酷的应试教育。让孩子们读读诗,跟忽然放他们去草地上疯跑一圈差不多,希望不要把它变成另一个带有目的性的活动。只要出现企图,对诗的侵害就开始了。

南方周末:北岛编辑的《给孩子的诗》和你编的书名不约而同,你看过他那本吗?

王小妮:如果家里有小孩子,会买一本北岛编的书,可惜,身边没小孩子,所以,没有看到北岛编的书。

南方周末:诗歌的出版行情真的好了吗?你认同诗歌复兴的命题吗?

王小妮:没觉得诗歌的出版好了,即使有准确的数据显示诗集卖得多了几千本,也不敢急着下结论,要看诗集的质量,看读者的品味,阅读的培养一定是漫长的,不可能多卖几本诗集就下判断。

诗既没有消亡,也没有复兴。它一直都是在的。

南方周末:在这个社会,诗人的地位是怎样的?

王小妮:执拗的,偏离的,在角落里的,自言自语的,也许还是常被各种曲解的。

南方周末:在这个社会,诗歌何为?

王小妮:应该有不同的人写着不同的诗,越多样才能各有所为。我自己今天喜欢有张力有劲道的,这样的诗,可能更可期待。



                                                           作者:朱又可   来源:南方周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2-15 20:04 | 只看该作者
说的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5-2-15 21:48 | 只看该作者
很好!学习。领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5-2-16 09:2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2-18 11:54 | 只看该作者
有张力有劲道的,这样的诗,可能更可期待。

问好各位。春节愉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3-17 12:46 | 只看该作者
拜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3-20 06:1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顶起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5-3-20 11:3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5-8-5 19:22 | 只看该作者
刚在网上又发现了这篇,重读,受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23 23:49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