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张予 于 2015-2-25 16:57 编辑
阿麦在诗中找到了精神归途
诗歌越来越被现代文明边缘化,然而诗人却一直活跃。他们作为一个小圈子存在,嬉笑怒骂,当然也有闲淡如陶渊明式的人物,这其中便有阿麦。诗歌这一古老的文种数千年来有着各种精华如日月一般熠熠闪光,然而近代却深受其累,质疑声起,探索也不断。什么是诗,诗的功用等等话题不休。本世纪初的时候,诗歌圈子曾就诗歌标准进行了探讨,不同的人提出不同的观点,然而依旧无法定论。甚至今年,《星星》仍辟专栏进行续探。这是一个文化崛起的时代,用百花争放仍不能形容其状。于诗,也就不会有一统论。甚至在历史上,也没有出现过一统的现状,格律是诗,没有格律也是;五言是诗,六七八九言也是;阳春白雪是诗,庸脂俗粉也是。甚至诗的好坏也只能用共鸣有无来感受。但有一种提法已经渗入了每一个写诗者的心,那就是让诗歌回归生活。但怎么回归,回归到什么程度,这又是一条持续探寻的路径。
读阿麦的诗集《山水本性》,我便一直有着这样一种思考,能否让诗贴近大地,低空飞行。如果做到了,这样的诗至少不算是庸作。诗本来也就是这样的:它不过是生活中的纸、竹、线,被诗人拿来制成了风筝。我们抬头,看到的是一只只风筝在天空飞,低了,看得透彻,也就是了趣味;高了,又探寻不到踪迹。只有那些能让我们瞩目的,才算一次成功的翱翔,才会去关注那扯着线的人。
阿麦是一个文人情结很重的诗人,在诗作中明确提到过李白、杜甫、屈原、王维等,更有交游诗、赠别诗,更大一部分是其诗中经常出现的词语,比如马、兄弟、风、水、羊群、花朵等,这些传统的、美好的词汇把他的诗撑起来,饱满、明朗,总体体现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和美好景愿。这在当下是很难得的。比如在《美好》一诗中,诗人写道:
我飞进了一页纸的黑暗部分 看到生存的艰辛与沉重
我飞到另一页纸上 看见你也在那里挥动翅膀
风起 我们飞了起来。
我所知道的阿麦生活境况并不如意,甚至称得上窘困,但他并没有像很多人那样,把窘困或者愤怒写进诗里,在诗中叫喊。这不仅是人的成熟,也是诗的成熟。这样的诗给人带来的阅读感受是畅快的、自信的、乐观的,是读者吸取的一种精神上的营养液。比如《心湖》:
格桑花悄悄地开了。他的行囊里塞满了森林,矿石,雪山,藏獒
宁巴寺佛灯,藏地鸟,日喀则民工,措钦桑嫫和她的妹妹……
让更多的阳光照进来。我们一路前行!
一路前行……
他的行囊里塞满了很多地理和人性的东西,而“他”肯定是一个背井离乡的人,或者叫打工。而打工诗歌让我们读到的是血和泪,是艰辛和痛苦,是咒骂和绝望。但在这里,诗人的情怀让更多的阳光照进来,“我们”一路前行!
所有的人都有故乡情怀,叫乡愁,诗人尤甚。很多诗人都在用尽一生描摹故乡,海德格尔更把其归为“诗人的天职”。阿麦的诗也立足在广袤的大西北,他歌唱这里的一切名词,比如《太阳爬过马含山》:
]太阳爬过马含山
照耀兰州一带的村庄,羊皮筏子,游人
也照耀河洲花儿中的乡亲
天使莅临过这里,她采摘太阳的蜜汁
涂满大地
我洗尽双手,怀抱诸多名词
譬如上河,红沟,八松集,祁家集,康家崖,太石,西果园
更多的名词则生长在我的骨头里
譬如夏娃
果实
甘肃和更西北的地方是阿麦笔锋触及较多的地方,其风土人情和乡村旧事构起了诗中的情怀景,比如,《北方的秋天》:
他们狠劲地扇着对方的耳光
撕裂衣襟。把候鸟收于胸中
把种子收于胸中
把心爱的女人收于眸子的最深处,像蝶儿飞舞
穿过丛林,并且安居其中
乡村是受现代文明冲击最惨烈的地方,空巢、破败、人群流散,很多诗人都在探寻乡村的衰败与死亡,阿麦作为从乡村走出来的诗人,却用自己的回忆力图还原乡村,如《拨浪鼓》、《堆泥人》。但对现代工业文明,他也怀有一种隐隐的忧伤,如《南飞雁》:工厂林立/哪里适合栖息梦想。
诗有什么功用?诗,是通过诗人自我描述带给人们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它能让人愉悦、坚持、净化、通透。诗,是人们心灵上的抚慰剂,是隐性的宗教。阿麦在他的诗中展现了自我夙愿和精神追求,是性情的展示和心灵的回归。阿麦是一个很有才华的诗人,虽然有时过于铺张渲染,但如果能找到有效的载体,辅之以这种大情怀式的诗意,必会放出其应有的光辉。谢谢阿麦,让我分享你困顿时最富有的部分。
张予,2015年2月25日
附:《山水本性》节选
读名画:大橡树下的母马和马驹
我不言语。
我站在大橡树下,看枣红马啃着鲜嫩的青草,
马驹吮吸着乳汁……
这一刻,世界是静谧的。
我想起了母亲,那个微笑的小女人
她生育了六个孩子。和她一起啃过树皮的大哥去了
五姐也走了。
她给毛主席绣过像,很慈祥!
生产队长表扬过她!
这一刻,世界是静谧的。
我不言语。
我站在大橡树下,看枣红马啃着鲜嫩的青草,
马驹吮吸着乳汁……
据野史记载,那一代人生产的粮食,
都给苏联抵债了。
妈妈,允许我吧:我只爱你,
而不是祖国!
刨光
我发现形形色色的人,一次次地出卖自己的良知
他们通常在暗处,低声抽泣
我多想搂着这座城市,回到
人之初
行走
从农村来的孩子
身上扛着无法卸下的朴实
他们不打伞
与城市划清界限。布鞋
总是游离在
人行道的边缘
他们声音细小 怕惊醒
未睡醒的蚂蚁
他们看见一束小花 就像看到了
家乡的亲人
他们站在黑暗中望着相同肤色的人
然后拍打裤角
走向更黑的地方
堆泥人
农村的孩子 最先学会的是堆积泥人
他们皮肤黝黑 他们并没有
学会斑驳的词汇
他们亲吻太阳
和抚摸自己的身体一样
并不具备特殊意义
他们没想过让自己的泥人
穿上漂亮的衣服
也没想过给自己的孩子
起一个响亮的名字
他们每天在堆积
新的泥人
新的泥人
看着我们 唯有
凄凉
第一朵蒲公英
那些白色的绒毛,让我想起了卖火柴的小女孩
她是无家可归的人。其实我也一样
暂居在自己的身体里
她们没有家,画饼充饥,她们是污染物
身不由己。她们很轻
轻到一阵风就能刮跑
轻到没有童年
没有理想,没有爱情,没有
泪水
如果死了,也不会有墓碑
她们是我的亲人
异乡人
北方的秋天
雨滴纷飞
宛若美人舞动长袖,低吟浅唱
此时,我想给秋天写一篇诗章
让落叶飞上枝头,容颜不再迟暮
那山,那水,那人——
开始苏醒……兀自叙说着不同的遭遇
从不相让
他们狠劲地扇着对方的耳光
撕裂衣襟。把候鸟收于胸中
把种子收于胸中
把心爱的女人收于眸子的最深处,像蝶儿飞舞
穿过丛林,并且安居其中
风儿敲打鼓点
美人在村口等候未归的丈夫
衣服越洗越白,马蹄扬起黄沙
她们的心事,如长在田间的老玉米
离天空渐远,离大地很近
石那奴
清晨,金黄的阳光照耀着广通河
和河畔的村庄
我停下车
倾听鸟儿的声音 树叶落地的声音
脚下的石子,和多年前一样
依然发光,坚硬且冰冷
父亲们拉着架子车,缓慢地走向集市
那一车车的白,多么纯朴,干净,明朗……
多么像我的诗人朋友们的生活
我无法描述他们,就像无法描述一车车的白
经过我身旁
此时我只想闭上眼睛
听着风,祝福石那奴 和
朋友们生活
一只白皙的手
你握过许多人的手,告诫他们:
看看天,跺跺脚。没事的时候
摸摸胸口……
你握着的手,
总会白皙起来。
一粒米粒儿
已经古稀了,
你望着村口古藤上的新芽儿,
眼睛开始明亮起来。
你握紧拳头,
慢慢放开。
看看树,
会意地笑了。
脚下,一只蚂蚁拖着一粒米粒儿,
向远方走去。
美好
这世界多么美好
我们从一块菜园飞进另一块菜园
我是一只蜜蜂 你是另一只蜜蜂 音乐响起来了
我飞进了一页纸的黑暗部分 看到生存的艰辛与沉重
我飞到另一页纸上 看见你也在那里挥动翅膀
风起 我们飞了起来
南飞燕
往南飞
故乡远了
母亲给麦草垛旁的鸡鸭喂食
小狗在抢食……
生活远比想象艰难
感人的情节适宜在小说中出现
他拉小皮箱行走
里面装着一些旧衣服 和几本
新书
工厂林立
哪里适合栖息梦想
燕子
每天出门
总会碰上一个好天气
太阳给大地镀上黄金 孩子们在玩耍
电线杆上停着几只燕子
我们没有寒暄
相信它在打量我
为什么不飞上枝头
和它们交谈
……
它用剪刀裁剪幸福
仿佛母亲在给牵挂的人
做着衣裳
这些年
这些年
我听见昆虫鸣叫
墓草招手
星星眨巴眼睛
像谁在放牧的羊群
橘子
三轮车上
拉着秋天 小摊贩的吆喝
天高云淡 鸟鸣和炊烟一起飘远
我们习惯了小声说话
行走在小径上
太阳照着小师傅的脸
——黝黑 漠然 焦急 ……
广通河注入洮河 波光诡异
我剥开一个最小的橘子 放进嘴里
味道酸涩
而我早已习惯了生活的酸涩
剥皮抽茎的日子
剩下的黄金
我将分赠给他们:
我的故乡 和秋天的虫鸣
草原
纸张是草原
上面奔跑着思想的雨水
圣人们没有来过这里 这里是一个
悲伤的城堡 所有人停下了脚步
不悲不喜 多么像冰冷的石头紧紧挤在一起
他们是矮草丛中的巨人 互相谩骂……
而黑衣人是惟一的坚果 只有雷电啃噬他
他的身体里搭建了一座宽敞的茅棚
休憩着穷人 女人 孩子 漫游者 蝴蝶……
冰刃划过天空 他穿梭于闪电中
他的口袋里银狐一闪而逝 荆棘与灌木丛中
狮子出没 百灵飞翔……
山水本性
汉语里的山,是立起的川
川中有林,林中有鸟鸣,豺狼与狐狸
猎人与我——
一个忙于捕杀;而我忙于打开内心的洪流
在黑屋沉睡。纸页上的蒲松龄告诉我
狐狸远比尘世的女人更加漂亮,温柔、贤淑
皮肤白皙、长着水蛇腰、留齐腰长发……
烧一手好菜
她们引诱我
当书生。亮晶晶的大眼睛眨巴
眨巴望着我。我的青衫里藏着艺术的灌木
而“灌木”寓意“”棺木”;这并不让人觉得寒气来袭
蒲先生爬上水面告诉我,艺术就是美
说完隐于桃树下。一个长着粉色脸颊的少女
拉着我的衣袖在院子里舞蹈……此时
星星点着一盏盏明灯
在河州,常常感动……
在河州 感动于红色瓦房的焰火
感动于山梁上握手 叙寒问暖的人们撕裂衣袖
邀我进屋品茗的深情 在河州
常常想起一些旧友 或旧诗句
那些纯粹让人感动 从广通河开始
沿河州花儿上溯清洌的诗经歌谣 水草肥美
溪流伴随渔歌响起 浣纱女眸子含情——
守望边塞归来的鹭鸟 手指托举蓝天白云……
在河州 感动于锄禾日当午的兄弟
感动于白月光
感动于活在诗歌中的李杜……在山顶飘荡烧地瓜的香味
我的土豆走进了某首诗的中心位置 和你比邻
走进了里尔克 特朗斯托罗姆 叶芝和索尔仁尼琴……
在河州 广通河的杨柳岸上太多的事物感动着我
我们之间没有地域分割的蓝天 活着其实很简单
只要情感纯真 或者一丝感动足矣
像用我的左手的阳光 换你右手的阳光
我的肩膀上的烈焰炙烤着内心的疆域
拨浪鼓
拨浪鼓,拨浪鼓——
红色的拨浪鼓。紧握的拨浪鼓
你是我的天堂酒。我握着拨浪鼓,好比握着天堂手
我在忙碌,把异乡当成了故土
行走在鼓面上的人,快乐蒙着了鼓
再也找不到出口
拨浪鼓,拨浪鼓——
红色的拨浪鼓。在淡淡的星光后
寻找童年的路。我看到了真理的狗
撕扯中年的腿
拨浪鼓,拨浪鼓——
请你告诉我回家的路
我想看到花朵上展翅飞翔的鸟儿
我种植大面积的苜蓿。豢养千万头牛羊,马匹
在有月亮的夜晚。写一些小诗
诗里居住着黑人,白人,黄种人,棕色人种
他们疼爱自己的父母,妻子,女儿
哭泣的时候
有人会一起悲伤。家园里炊烟袅袅,柴草丰足
向日葵砌成的院墙,没有阴霾。房屋不曾上锁
他们不拒绝另一种语言
屋顶上白鸽飞翔
天空湛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