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78|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花桥轶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3-2 20: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之《花桥的由来》
文:阿杜
   花桥,位于现在秭归县九畹溪镇石柱村三组,现在的石柱村是由以前的花桥场村、石柱山村、九渡溪村三个自然村合并的。
   在很久以前花桥的地方因一条河从中穿行而过,隔断了两岸的来来往往,下雨天晴两岸的百姓通行只能是涉水通过,尤其冬天过河就成了一件令人痛苦的事情。
   花桥以东一带姓龚居多,且为本地大户之家,在那时当地可谓是德高望重,身位显赫,富甲一方。
   花桥以西一带多为李姓,李家人丁兴旺,但财富远远不及龚氏家族。李家族长多次与龚家族长协商,在河上架一座桥供两河来往的通行便利,由于李世家族拿不出来平摊的银两,此事也就一拖再拖。
   多年后,龚氏家族的一位少爷看中了李氏家族的一位闺女,因双方交往很不方便,双方族长再次就架桥问题开始协商。经过多次的协商,最后双方协定,龚世家族出财力,李世家族出材料、人力各一半,在今花桥场的场口子处架设一座木桥。
   说干就干,从打磨石头基础开始,伐木加工等等,历时两年半的时间,一座精雕细琢的木桥诞生了。
   说是花桥,因为桥做的有楼阁亭台,采用雕刻工艺,在立柱、横檐上都雕刻有栩栩如生的花鸟生物,据先辈们口传,那座桥是异常的宏伟壮观,极其漂亮,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大工程。
   花桥建立通行给河两岸的百姓带来了非常多的便利,据说两岸的百姓还在新建立的木桥之上大摆筵席,庆祝木桥的落成,百姓们也为木桥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花桥”。
   从此,花桥诞生了,花桥河诞生了,花桥场也诞生了,也把这个名字世世代代地传延了下来。倘若花桥能保存到现在那该是多么有价值的一个考古木桥啊。
   可是,好景不长,就在花桥建好通行的第二年六月,花桥河涨了一次特大洪水,淹没了花桥河周边的农田、庄稼,冲毁了河边的房屋,水逐渐上涨,淹没了精美的花桥。
   据传,就在河水刚刚漫过花桥之时,有一位老太太曾抱着一条黑色的小狗上桥,以为可以震住上涨的洪水。但一个大浪就把老太太、小狗、花桥卷入了巨浪之中,花桥在瞬间化为无形。
   就这样,建成才一年多的时间,就因洪水而不复存在了。花桥没有了,但花桥的名字却永远的保留了下来,而且一直沿用至今,似乎是让后人记住那座曾经漂亮花桥的存在。
   如今,在花桥河上建立了两座桥,供车辆行人通行,也成了花桥河两岸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要道。可让人担忧的始终是桥的质量问题,刚刚通车的桥不是桥面起砂,就是表面断裂,甚至栏杆脱落,层层转包,造成了偷工减料和质量的严重不合格。
   今年回家时,看见老林河大桥又在开始维修,很欣慰的是在现场看见了钢筋、水泥、碎石等建筑材料,暗自庆幸,这次维修质量一定会有大大的提高。
   希望今后建立在花桥河上的每一座大桥都是放心产品,不说是精品工程,至少是合格工程,真正的做到为民服务,服务一方百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3-2 20:47 | 只看该作者
首坐,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5-3-2 20:48 | 只看该作者
但愿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3-2 21:02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新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3-2 21:02 | 只看该作者

呵呵,真心希望家乡的干部能干点儿实事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3-2 21:20 | 只看该作者
欢迎阿杜来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5-3-2 22:26 | 只看该作者

新年好,谢谢招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3-2 23:44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学习
问好诗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5-3-3 07:59 | 只看该作者
龙玉薛 发表于 2015-3-2 23:44
欣赏学习
问好诗友

老师新年好,请多指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9 00:15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