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6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余秀华走红应引起诗人群体理性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3-4 08: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余秀华走红应引起诗人群体理性反思
2015-02-26 13:53:00   来源:扬州日报   作者:陈庆贵
余秀华本名不见经传,凭借微信平台发布诗歌,居然被无数懂诗和不懂诗的人掀起转发热浪,在当下诗坛“写诗的比读诗的多”“写诗的给写诗的看”之骨感背景下,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在数十家出版社争抢下,余秀华两诗集1月内同售,开创了中国诗坛罕曾有过的荣光。我码这篇小文时,用“余秀华”关键词百度了一下,相关结果高达600万条。
  古罗马诗人尤维纳利斯说过:“愤怒出诗人。”所谓“愤怒”,说白了,即罗曼•罗兰式的“不写作,毋宁死”的强烈情感冲动和表达欲望。换言之,生活是创作源泉,强烈情感是诗歌灵感的燃点。作为农妇,余秀华因脑瘫赋闲在家,婚姻给她带来的是不幸和苦闷。在诗人叶匡政眼中,余秀华“是一个被诗神拍过肩膀的人”,特别是“那种来自特殊生活境遇的煎熬与内心的激情”打动人。在我看来,与其说余秀华被诗神眷顾,毋宁谓之苦难让她打通了抵达缪斯的泉眼。
  泰戈尔曾一语成谶:“当鸟儿的翅膀被系上黄金,鸟儿就飞不起来了。”只要是写诗的人,为什么写诗——无疑是无法回避的逻辑原点和本初命题。余秀华的写诗动机简单得没有一丝矫饰,纯粹得不染一点杂质。她写诗全部理由居然是:“因为不会打麻将”、“诗歌字数比较少”、“诗歌给她带来快乐”。她似乎不该蹿红,因为她没有为版面、为奖金、为名利而写作的原始冲动和人脉资源,她不过是用诗歌再次验证“有心栽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朴素真理。
  多年来,好事者对“到底是大众拒绝诗歌,还是诗歌拒绝大众”命题争吵不休。有人断言大众不懂诗,有人狂言诗本不属大众、大众不配读诗。诗到底本属谁、为谁写,主流理论早有共识定论,狂徒叫嚣不值置喙。针对当下一些连谢冕冯牧等著名诗歌理论家都读不懂的古怪新诗,诗坛名宿雷抒雁曾切中肯綮地给予迎头痛击:“不少新诗只是一大堆细节、形象和软绵绵情感的简单堆砌,它们不能从历史深处给我们提供现实的教训,也不能确切地指认当下生活,更加不能预见我们的未来,这样的作品自然很难引起读者的共鸣。”到底是诗拒绝大众,还是大众拒绝诗,余秀华现象便是最好实证。
  只要认知正常者,庶几谁也不信“好诗就应读不懂”的呓语。无论鲁迅“伟大也要有人懂”之识,抑或李渔“能于浅处见才,方是文章高手”之见,强调的都是雅俗共赏。雅俗共赏未必好文,好文肯定雅俗共赏,余秀华用诗作了生动诠释。不同于以往诗热要么“五分钟热度”,要么“剃头挑子一头热”,余秀华的诗歌幸得业内外一致点赞。“质朴”、“自由”、“野性”、“冲击力”等,成为网友评价余诗频率最高的词汇。旅美学者沈睿则将余比作中国的艾米莉•狄金森。文学评论家张清华认为,“余秀华的诗,语言表达比较有力量,有质感,有痛感。”《诗刊》编辑刘年惊叹:“她的文字像饱壮的谷粒一样,充满重量和力量。”对非议者,香港现代诗人廖伟棠则如是反驳,“非议余秀华之红的某些诗人、专业人士,对大众趣味的想当然贬低,基本上还停留在前现代主义时期的‘永恒的敌意’阶段,当然也包含了基于一种‘我是诗人’的自矜而来的俾倪。而因为这种身份自证,他们对余秀华们采取了双重标准,对自己与余秀华也采取了双重标准。”
  文豪苏轼在《与谢民师书》中引欧阳修语断言:“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也”。孔子云“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于诗亦然。市场从来不拒绝好诗,只有劣诗登不上大众客船。抢到余秀华诗集的出版商坦言,现下一本诗集印量基本维持在三千至五千册,大多只有千册,而出版社打算1万册起印余秀华的诗集。
  无论如何,余秀华诗歌走红,应当引起诗人群体的理性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3-4 17:2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5-3-5 17:53 | 只看该作者
3月2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抗抗到政协驻地报道,被问及目前对网络上走红的脑瘫诗人余秀华的作品如何看待时,张抗抗称她的诗很有灵性,在心灵上保持积极的心态,非常可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21 19:12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