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采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字,生命及目光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3-16 19:42 | 只看该作者
王弦月 发表于 2015-3-16 17:53
视角别致,拜读学习呀,问候老师!

呵呵,受之有愧,,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5-3-16 19:42 | 只看该作者

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3-17 06:54 | 只看该作者
此文导读:

  排列形式上没有刻意,写着写着四小句一句比一句长,觉得这样至少比较整洁;下次可以随意些,句式长短参差,更喜欢。

  思想性方面落脚点在“生命”的诞生方式,包括“生命”这两个字本身;词语是活的,文字开创之初,是数代人的杰作;文字一旦组合成句,成篇,就成了当代人手中的“婴孩”,简称“活”。

  诗歌创作思路,承沿“天人合一”——“字”,代表人类思考结合自然规律,留下的符号,借以激活古今的记忆,借以延续文明的经验。

  “生命”,狭义说,代表人类目力范围之类的有形、可见、活动的物质,在无形的精神气质注入形体之先,而存在的生命。

  “目光”,指日光辐射下,被激活的人类意志,自始天地精华,自然规律在人间呈现,目光也代表“人”,作为个体的生命,脱开自然的胞衣,独自行使开创生命之权利的途径。

  目光之“神”的复活在眼里,在人类悲悯情怀的重新塑造,眼神的交流,信任的搭桥,人和人之间通过艺术交流方式,达到共通共荣共赢,“神”的跨越与沟通是不可逾越的栅栏。

  上述理想的实现,形象说,“字”走中间道路,“生命”从上延续,“目光”贴近地下练达人情,此是本文要阐述的意图。

采风补充于3月17日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5-3-17 16: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8 21:07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