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7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时间的纵深里领受开阔——读《杨克的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3-21 19: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赵目珍 于 2015-3-21 21:45 编辑


在时间的纵深里领受开阔
                  ——读《杨克的诗》


赵目珍


        诗人总是能发现一些新奇的东西,道人所未道。有时候在表达这些新奇时还充满了幽默。比如关于时空观的写作,杨克写来就很有味道。卡西尔曾说,我们只有在空间和时间的条件下才能设想任何真实的事物。然而对于一个不经常“穿越”的人,时空的意识可能早已淡化。相反,一个经常“穿越”的人则会在其心灵中加强这种意识。杨克穿越中国,穿越大洋,并经由此岸到达了彼岸,故而他对时间和空间的感知是敏锐的。
        在《杨克的诗》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反映时空观念的作品,比如《夏时制》《1999年12月31日23点59分59秒》《有关与无关》《我的2小时时间和20平方公里空间》《地球  苹果的两半》和《际会依然是中国》等。我们且看他在诗中如何巧妙地演绎时空的问题。
        “夏时制”又称“日光节约时制”,本是一种为节约能源而人为规定地方时间的制度。一般在天亮早的夏季人为将时间提前一小时,可以使人早起早睡,减少照明量,以充分利用光照资源,从而节约照明用电。但是杨克在《夏时制》中却将这一制度所带来的日常变化加以戏剧化呈现:“火车提前开走/少女提前成熟/插在生日蛋糕上的蜡烛/提前吹灭/精心策划的谋杀案/白刀子提前进去/红刀子提前出来……”,并且在最后追问起“时间是公正的么?”甚是好玩,但又惹人思考。《1999年12月31日23点59分59秒》也是一首突出时间意识的诗,诗人在其中主要表达了中西在时间观念上的差异。在广东民间,非常流行“在草原上,一群羊来了,然后一群狼来了。——打两种水果”这样的谜语,现在连小朋友都能够猜得出谜底是什么(“草莓”和“杨梅”)。在此诗的前两节,他居然有意思地化用了这一民间谜语,“一百只羊闯来/一天是一棵柔弱的小草”,“一千头狼逼近/世纪是一只可怜的羊羔”,以此来暗示西方人对1999年12月31日23点59分59秒这一特定时刻的紧张性。杨克一直被看作是中国“民间写作”的代表诗人,故而民间的元素在诗中时常出现不足为奇。当然,诗人的演绎功能不仅仅在于风趣,“发现”才是重要的才能。经由中西文化的对比,诗人觉察到中西文化在时间意识上存在着巨大差异,西方的时间意识偏于直线型,以百年(世纪)为节点,故而在世纪交替的时刻异常“亢奋”,对短暂性有特异感受。而中国传统的时间意识是回环的,以“甲子”和“生肖”为轮回,故而诗人在诗中以“小孩滚动的铁环”进行类比。诗的第三节也采取“趣化”处理,杨克有意“在麦当劳M的黄屁股下”设置“两个阿O在接吻”,最后还以“一只雄蟑螂对母蟑螂/短暂地进入”来妙喻“世纪之交  千年之交”“那美妙的一瞬”!其实在日常之中大家未必都知道蟑螂的交配时间极其短暂,而杨克打并这一物理常识入诗,表现了他对“民间”的真正关注。这也应验了杨克主编的《1998中国新诗年鉴》封面上的那句话:“艺术上我们秉承真正的永恒的民间立场”。杨克对细节性的打量是民间的,同时也是精致的。其实文化人都知道,最真实的艺术(比如幽默)藏在民间。
        《有关与无关》和《地球  苹果的两半》是以空间意识为主导的诗篇。前者以时间轴中的某一时段为参照,力图展现不同空间中所发生的世界大事。在诗的开篇,杨克依然不失其幽默:“禽流感跟鸡鸭有关   甲流跟猪无关/非典跟果子狸关系依然暧昧/这不是医学问题  是能言之人使动物担替了罪名/窃书不为偷   薯条也不等于土豆/下跌都可以负增长名之/不会说话的动物  找不到律师为其辩诬”;接下来是“911事件”和“美国打伊拉克”事件相继登场,无论是细节性的比喻还是宏观性的批判,杨克的语词之中无不充斥着嘲讽的炮火和揶揄的硝烟。但读者读来,感受非凡,用杨克的原话就是“有趣有趣”和“好玩好玩”。当然,民间立场的诗人在批判之中也充满悲悯,诗的末节杨克便以《时代周刊》的事件表达了自己的立场。这也如他所言,我愿是一个在场者,体悟当下,书写现实。《地球  苹果的两半》则以十分形象的比喻,将两个空间进行既对立又统一的观照。可以说,杨克的人生阅历使他打开了全球性的视野。同时在客观上,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大背景导致了东西方不再是互相隔膜的世界,而科技的发展更是使渺远的空间在短暂的时间中变得不成问题:“你一条微信/鲸鱼一般游过太平洋/苹果和另一只苹果在手掌里/东半球与西半球/那么近  如同邻家女孩”(《地球  苹果的两半》)。好像不论什么题材的写作,杨克都都能够驾轻就熟,举重若轻,往往很严肃、宏观、重大的场面在他那里都被风趣化地加以处理。这不能不说是一项本领。
        面对如此浩瀚的时空,杨克将其作为艺术的一个起点。不知他有没有有意识地通过时空意识来建构自己的诗歌,但在《际会依然是中国》中我好像发现了点什么。中国的美学家向来喜欢探讨艺术中的时空问题,以期藉此来发掘中国艺术所持有的独特个性与精神品格。艺术家也希望借此技巧来使自己的艺术得以深化。在中国古典诗词的经典范例之中,杜甫和周邦彦在这方面的修为已经登峰造极。杨克身为一个中国诗人,其诗歌艺术中应该说也有些无法抹去的“影子”。《际会依然是中国》这首诗就是如此,其时空序列之繁复无以复加,既体现在诗本身与扎加耶夫斯基的《中国诗》的层叠上,又体现在借助各种关联意象将过去、现在、未来以及我方、他方的时空场景进行交叉处理上。其间细节无须考索,读者一读便知。
        杨克在诗中说:“我犹同一尾鱼游动在时间的纵深里/领受当下这个时代的开阔”。的确,在他的诗歌中,我们也领略到了类似的“开阔”!那就是他的——时空意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3-21 23:54 | 只看该作者
《杨克的诗》,新出版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3-22 21:09 | 只看该作者
张无为 发表于 2015-3-21 23:54
《杨克的诗》,新出版的

是的,《杨克的诗》,新出版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6 21:21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