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孤独”(自序)
。渭 波 。
1
在浩瀚的旷宇中,地球依然转动着文明与野蛮并存或纠结的“能量”。人类为了永无止境的欲望和索取而不得不深陷自已创造的另类“风景” ,不得不为自已泡制的“荷尔蒙”而生发诸多莫明其妙的“悲怆”。难以臆测的地震、飓风、恐怖,漫天的沙尘暴、雾霾,此伏彼起的战火,等等,亦是最好的例证。
这样的时代,作家、诗人多如毛发,大作、小作挤满了大大小小的圈子。有的已经蜕下了本真的皮骨,有的已经剔除了鲜活的心脉,有的已经学会另一种“孤独”。
而这另一种“孤独”,恰恰是作为这个时代所呈现的人文方向或某种心魂所依附的人文高度。
是的,每一个汉字都有其不可替代的意义,都有属于个体与群体所融通的内蕴或张力。无论你笔下的情境是真是假,你的另类“孤独”都无法摆脱你唯一的影子,你都将正视属于你的家园、土地和“时代”的某些印记。哪怕你笔下的“世界”与现实的世界相去甚远,哪怕你结庐南山,哪怕你醉眼吟风,你笔下的文字终将成为生命的反光和人类所渴望的真善美,以及一个文人必须拥有的良知。
矫情不等于真情,文字的力量来自对文字的敬畏,来自另一种“孤独”的修为和操守。
2
小时候,我生活在赣东北小山村,一个叫“迎春堂”的村寨。那是我灵魂驻守的厚重的家园。那里的树木挤叠成向天起伏的翠峰,那里的涧瀑勾画着谷地的脉络,那里的土屋繁衍了一代又一代操劳在梯田、坡地的山里人。那时,由于家里穷,便常常挨饿。饿急了,就与放牛打柴的伙伴一起翻过村后的山坡,钻到坞里仅住有一户人家的屋檐下,偷偷爬到枇杷树上摘半熟的果子吃,伙伴间免不了争抢一番。等主人发觉了,便手忙脚步乱地脱下破褂,草草卷几挂枇杷“ 逃”了。有时,蹬上村口那棵老樟树,坐在皱皱的桠杈上看八哥搭巢,或俯视遛蹿溪埠的黄狗伸缩舌尖舔水的傻样子。那时,满脑子的遐想在青青的山野飞,在鸟的翅膀上飞,在泉音萦绕的峭崖上飞。
曾经顺着那条融汇群壑的曲溪走向深谷,寻找大人常说的龙脉的源头;曾经躲在堆砌灰砖青瓦的祠堂某角落,将无意间拣到的破烂不堪的线装图书翻看不已,惊喜地幻梦......
后来,我的幻梦破灭了。父亲在那场“红色”的文化运动即将谢幕的时候被“造反派”活活整死了,母亲被剪了“阴阳头”,遣往外婆家,在太阳的光辉里劳动,改造自已的每一滴粘贴子女的血泪。我只有跟着祖母过着皮包骨的生活,我只有老老实实地做放牛崽、砍柴伢,与祖母、姐姐、哥哥、弟弟相依为命。冷了,用稻草裹冻烂的双脚;饿了,就挖野菜充饥。渐渐地,我变得沉默寡言了,一双黑黑的大眼睛总是盯着红蜻蜓白蝴蝶在水牛留恋的草滩上舞蹈。盯久了,便落泪,便伤心地跑回低矮的家。
再后来,我成了一位刻苦读书的学生,在季节与季节的某种轮回中走上了从小学到大学这条崎岖的道路,步入了气候多变的泱泱社会。夜深人静时,寂寂一人坐在孤灯下,或看书,或信笔涂鸦,用心叩问文学的殿堂,在书本稿纸堆里探寻人生的爱与恨、苦与乐、悲与喜。毫无疑问的,童年的遐想,仍然鲜活在我日渐成熟的大脑。面对围拢都市上涨的河流、漂流的家园,我觉得我的存在在漫漫岁月的岸边不过是一茎柔韧的芦苇,随时都可能被升级的浊潮淹没、折断,生的过程与死的瞬间同样具有不倒的气节。
如今,我蜗居在饶城,目睹了一座古城的蜕变、拓展和诗意的渐渐冷却。偶尔回老家“迎春堂”,用心掂量我的家园,仿佛一切都在某种阵痛中瓦解和拆散。曾有的土墙、柱石、木门、碾房、民俗、风情,已成永远的忆念。站在村后的山顶上,虽然还能望见蜿蜒西去的信江、摇摆在渡口的舟船、临波而舞的白鹭,可我生命的家园已漂流在岁月的深处,漂流在篱笆圈不住的时光尽头。而我,依然在另一种“孤独”中坚韧地前行,试图看清山水的脉相、家园的方向,禅悟生死茫茫的空间和诸多人为的陷阱、暗疾,祈望用我文字的锋芒“剖开”一扇灵魂的天窗,呈现臆想世界的折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