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建国以来说吧,每次似乎诗歌的黄金期都是诗歌本身的一种假象。而其实是国内形势的真相。相信每位诗人除了在乎诗歌艺术性之外,都期待一首诗的社会效应。这让我们看到这样一个事实:每次有着社会效应的诗出现,诗人的处境都是危险的。特别是政治形式左右着一首诗以及一个诗人的命运。说穿了就是如果一首诗打了政治上的败家,那是胜家需要的。允许轰动。如,对准四人帮的作品,北岛们那时就是这个情况。其实这也是上层与民众矛盾的转嫁,恰恰被需要,既口诛笔伐了,又有怨气的出口儿。后来北岛就犯忌了。如果胜家感到了威胁,无以转嫁,定然有措施。诗人倒霉就是这个情况。叶文福先生也是这个情况。叶先生的背运倒不是某某发怒了,虽然不一定喜欢这首诗,但核心是被逼宫。那时候政治上需要将军们支持,没办法牺牲了叶先生。这样说是权且这样说,事实上上面也很难掌握分寸,因为败家和胜家是一体的,可掌控的时候,还是允许轰动。但稍不留意,火会烧到自己。《将军你不能那样做》拿到当下多
震慑啊!但是即便是当下,这首作品依然会不受欢迎。因为低调处理是策略,不允许什么轰动,也包括诗歌。不然多年积攒的民怨被扇动起来,怎么了得?!嗯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