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以启蒙者自居”过吗?
近日读《近百年名家旧体诗词及其流变研究》(刘梦芙著,学苑出版社2013年11月第一版,上、下两册)一书,在上册“现当代名家诗词分论”这一章的第二节“学衡派”学人之诗中,有这样一段与鲁迅相关的论述:“由于《学衡》坚持从学理立言的中正立场,不同意全盘抹煞儒家文化,批评新文化运动的偏颇,鲁迅、胡适等以启蒙者自居的人士便不能容忍。鲁迅发表《估<学衡>》一文,挑了个别文章一些字句的毛病,说‘夫所谓《学衡》者,据我看来,实不过聚在‘聚宝之门’左近的几个假古董所放的假毫光;虽然自称为‘衡’,而本身的称星尚未钉好,更何论于他所衡的轻重的是非’这种讥刺,看似从学术上‘打假’,其实是避开对方大量文章的说理,找点漏洞刺一枪后全盘否定,经不住反驳;何况鲁迅的学问未必比“学衡派”诸多学者高明”(见该书上册137页)
《学衡》杂志以及“学衡派”与鲁迅、胡适之间的文字过结,文史家们会各自有所评论。刘梦芙先生在其上述这段评论里,使读者存在一个疑问:鲁迅先生在他留给世界的言论、文章里,“以启蒙者自居”过吗?至少,在我阅读过的鲁迅先生的著述里,找不到这种感觉。现在的读者或者鲁迅那个时代的读者,在接触、走近鲁著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感受到鲁迅文、著所特有的魅力,其中包括富涵启蒙特色的成份!这种启蒙性色彩的东西,是鲁迅这位中华民族的少有的文化战士文化英雄对民族、时代的一种贡献!这种贡献,时间愈长愈显其可贵!这应该是一种客观事实吧?在鲁迅先生所处的那个年代,新、旧文化之间还没有像今天这样获得一个相对理解、包容的大环境,冲突、争辩时有展开,今天看来也是文化发展、进步过程中的正常表现。鲁迅、胡适等前辈先生们在关涉《学衡》以及“学衡派”的文字里,在今人看来或可有某种程度的偏激色彩,不是“四平八稳”,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评价鲁迅先生以及其他批评者就是在“以启蒙者自居”啊!
“何况鲁迅的学问未必比‘学衡派’诸多学者高明”这句话,尤其显得轻率,这样的话出现在以“学术性”为旗的书里,实在令人遗憾。我们先不说“学衡派诸多学者”的“学问”是否与鲁迅先生存在可比性?“学问”的“高明”与否很难找到一个简单的评判标尺,只就“文化战士”“文化英雄”这一点说,鲁迅先生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几乎所有“知识分子”都无法与鲁迅先生比肩!多少年过去了,“鲁迅之后再无鲁迅”这样的现实,对于任何一位中国的所谓“知识分子”,是应该惭愧呢还是应该骄傲呢?!不是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吗,今天的研究者回头评论前人,如何评价,是评论者的自由,但是评价得客观、高明与否,就和评论者站立的角度、选择的基座相关了。在“重新评价”成为一种文化时髦的今天,“端平一碗水”固然难,但是它理应成为学者、著述者的基本学术追求。尤其是在评论大的文化史事文化人物时,更应如此!中国的鲁迅太稀少!“扬”他人时莫“抑”鲁迅先生!这一点点“准则”,在中国任何一位学者那里,应该都不过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