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邹林 于 2015-5-14 20:57 编辑
诗歌注定是杯闺房里自斟自饮的小酒
文/邹林
一段时间,余秀华一把稻草火把寒凉的诗歌烧得热气腾腾,暖气冲天。感觉诗歌就要从此翻身艳世,这份喜悦如同受困千万米深井的煤工获救于天日一样。让多少人激动、兴奋、狂欢,不能自持。以为诗歌的春天已经来临,从此将进入大众文化餐桌,被广大群众喜闻乐见。
这只是一个玩笑罢了,一个由事件引发的围观现象罢了,不是诗歌的魅力所至。大众的猎奇心和凑热闹癖时刻存在于大千世界的每个角落,它随时可发生于任何事物,它的偶然性突发性,让你淬不及防让你目瞪口呆。这种事情不值得大惊小怪,所有的兴奋都是十年没吃到糖果见到一片糖纸就喜出望外的天真,是一种孤寂得发疯的自慰。
诗歌的坚硬,靠一个民间女子的几首潮诗岂能打开。读诗是个慢性活,它拐弯抹角,躲躲藏藏,手抱琵琶半遮面,浪漫得蝴蝶粉彩翩翩飞。而生活又急急匆匆,手忙脚乱,汗流浃背。这一矛一盾谁能解决?谁能让匆忙的脚步停下来?谁能把全神贯注的眼睛从游戏屏幕上拽下再放到书本上?把八小时之外的时间掌控?把一颗思柴米忧油盐的心松驰下来?
不要说唐诗宋词如何让人热爱,如何让人爱读可记,几千年前的东西不提好吗。我们说我们,当今论当今。当今的诗歌有复苏的基因没有,有繁荣的种芽没有,有兴盛的根系没有?任何一种植物离不开土壤,诗歌这棵核桃树的土壤在哪里,有多少面积,是否肥沃?那些忙生活的人有多少闲情逸致能坐下来嚼诗品意?有多少人有这个耐心!?
我曾多次有意无意问过一些人喜欢看书不,其中有一女孩回答说还可以吧,我说那我给本诗集你看看。你猜那女孩什么反应,她不是说好,而是一阵嘻笑,那个笑我无法形容。意思有两种,一种是你真逗,现在谁看那玩意儿,另一种是我不懂诗没兴趣。说实在话看到那个笑心里不好受,这不是她个人表现而是一种大众现象。
"诗是贵族,只能少数人拥有"。难怪诗歌这么寂寞,这么穷酸,被处处冷落。自已不去宣传反而躲在家里说傲慢活封锁它,这多少有点让人费解,你自己都这样让别人如何买帐?让读者如何认识和热爱?我们没办法打开诗歌的历史性困局,但我们首先自己要自信,然后要重视,尽量争取让诗歌出面 、上台 、亮相,争取到所有有利于展现诗歌的机会。
泱泱大国诗人如海如潮,只允许少数人读诗也太没意思了。而大众对诗歌又不感冒,诗刊发行数量可怜兮兮,去书店连诗歌书籍的影子都找不到。一些诗刊杂志不得不采取一些促销措施,也就是几个写诗文的人希望能发表稿子才去买几本。看见《诗刊》的微信公众号如此起作用,诗歌公众号便一哄而起便地都是,它们的点击量又几何?这种境况何以认为诗歌的春天已经到来,何以认为诗歌已进入大众视野?
诗歌注定是小众的,注定是个爱好者自我陶醉的私有品,注定是杯闺房里自斟自饮的小酒。今后它永远不会有鼎盛期但也不会有衰败期,它火不起来旺不起来,人人爱看个个爱读只是个美好的愿望而已,希望诗歌大国能荡漾于诗海歌潮,恐怕不光是要解决诗歌本身的问题,诗歌与读者之间那道壁垒不拆除,它将永远无法进入大众。
而那道壁垒如此坚硬,这天生的障碍傲慢地矗立于道路中间,谁又拆除得了!
2015.05.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