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崔国发 于 2015-7-23 10:00 编辑
语境转换与新质生成
——论许淇散文诗
崔国发
摘 要:许淇是我国当代著名散文诗作家,他在“词牌散文诗”、“城市散文诗”、“森林草原散文诗”创作以及写古今中外名家名作的散文诗札记上,均致力于语境转换与新质生成,成为令人仰慕的精神海拔与艺术标高。文章从“词牌新变与心灵词源”、“城市交响与现实显象”、“艺相神韵与心相交接”等方面,全面论述了许淇先生在散文诗领域的独特建树和多种探索,以及为散文诗的发展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关键词:许淇;散文诗;语境;新质
Context Switching and New Element Generation
- - - - - Analysis the Theory of XuQi’s Prose Poem
Cui Guofa
Context Switching and New Element Generation
- - - - - Analysis the Theory of XuQi’s Prose Poem
Cui Guofa
Abstract:
Xuqi is the famous contemporary prose writer of our country. He committed research on context switching and new element generation in his creation of Phraseology prose poem, city prose poem, forest steppe prose poem and writing reviews on masterpieces of ancient and modern prose poetry, whose striving become the desirable spiritual elevation and superb artistic level. Phraseology prose poem is Xuqi’s unique aesthetic original creation and mental treasure for innovation, novelty and change. XuQi is the aggregator of the theme of city prose poem and china’s first pioneer lead prose poem to the theme of city. Xu qi’s literary artist theme prose poem consists of the rhythm of poem, exuberant color of painting and tone of music verve. Mr. Xuqi makes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prose poem.
Key Words: Xu Qi, Prose poem, Context, New Element
许淇是当代散文诗坛一位富有探索性和开拓性的大诗人,是一位执著于诗体革新、题材延展、诗艺流变而不遗余力地为散文诗作出杰出贡献的诗界巨子。作为兼有诗人和画家禀赋的许淇,不仅仅是因为他写出了草原、沙漠、北国森林以及祖国山河与地域风情的美和深邃的内涵,更由于诗人持久而非凡的寻路问津,心灵的律动与脉跳,官感的交错与挪移,意境的创设与奇接,文本的内蕴与多义,哲理的顿悟与渗透,语言的自由与超逸,为散文诗艺术催生助长了生命无尽的活力。他借助词牌,在“古典与现代”的焊接中实现了语境转换;他倾听城市,在“现实与心灵”的交响中实现了语境转换;他仰望星空,在中西艺术的交汇中实现了语境转换;他体察细砂,在“微观与宏观”的嬗变中实现了语境转换。而每一次转换与所发生的深刻变化,都在散文诗艺术谱系中增添了新的模式,促进了新质的生成。
一、词牌新变与心灵词源
词牌散文诗,是许淇审美的独特原创和求新求异求变的精神产物,是散文诗通向新的艺术征途的通行证和重要标识,是古典的文化血缘与现代的精神流脉对接、遇合与同构的艺术存在。开宗明义,许淇在他的散文诗集《词牌散文诗百阕》扉页上写道:“在语言的实验室里,我泼彩;试以金属器皿熔炼意象,配制一种化合物/焊接古典与现代/使之磷磷射光。”着眼于词牌和散文诗的“化合”,诗人借“题”发挥,借“古”叹今,其情其思,需要寻找一种解放的文体与之碰撞与适应。许淇认为,词是诗的解放,散文诗也是新诗的解放,词牌散文诗便应运而生。
何谓“词牌散文诗”?就是许淇在古典词牌中注入现代观念、现代意识,表现诗人对现实生活深刻感悟的散文诗,是诗人寻找现代世界和民族传统的结合点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新的艺术。这种词牌的新变,表达现代人对于古典传统新的体认与感怀,透过词境对于现代性的寻求和精神生活的重建,使散文诗既创化历史传统,又具有现代的某种特性。这种书写,就是在现实与古典之间建构起一座足堪负载其艺术和永恒情思的桥梁。《天净沙》的寥廓与弘深,《长相思》的迢遥与憧憬,《念奴娇》的怨郁与清越,《多丽》的古典娇媚与现代浮华,无不是一阕阕古典美与现代意识的结晶。许淇的词牌散文诗,让古典追怀与现实处境打成一片,在“古典与现代”的粘连与溶解中,发现了“现代的传统”。他在对旧词牌的诗性开发中,惊喜地发现,现代性不在词牌之外,而在词牌内部。这种沟通古典美和现代美的尝试,有利于散文诗的发展与新质的生成。
人们不禁要问:“词牌”和“散文诗”,风马牛不相及尔。许淇在他的散文诗创作中为什么用“词牌”呢?他说:“我不过爱词的‘美听’而已,连词牌题目都觉得美嘛!就是一首简练的诗嘛!”‚它们让诗人联想到无数名诗佳句,那古典诗歌传统的最精彩的审美境界,和词牌本身少数汉字组合所包蕴的丰饶诗意。他说,这些词牌本身就很美,“浪淘沙”使你联想到什么,“沁园春”使你联想到什么,“如梦令”使你联想到什么,由此可见,“联想”是关键,它可以让你跨越古今,视通万里,思接千载,梦及当下,于旧体词牌的诗境中接种全新的时代基因,表现诗人对现代性的寻求。词牌古典意境与现代散文诗的转换、化合与审美关联,使他的散文诗产生了无穷的魅力。
如从“霜天晓角”这个词牌,诗人联想到古代征夫的远行,死亡的“骊歌”,“林中虫虫,黄叶纷纷;经霜蚀而泛白”,这里的“虫虫”一词,是许淇从前人古文中学来转换的。“虫虫”,既有林中多虫鸣,又象声,“虫虫”的章节谐音,四起的虫鸣,念起来有乐感,比其他形容词简约而又具通感之妙。此章用双声迭韵较多,如“离离”、“怅怅”、“呜呜”、“絮絮”,写“霜天晓角”征人远行,也许是走向死亡,故和亲人话别,最后有四句是和爱人离别时的对话。爱人问:“都收拾停当了吗?”抒情主人公(“我”)答:“空身一人,没什么要带的。”爱人又嘱咐:“到了那边(指冥界――天堂或地狱)……务必……”我无言,最后一句爱人又叮咛:“一路走好!”全诗怅怅地触动旧事,征夫在秋天的远行中,那种浓情意绪使人的心灵受到极大的感染,颇值得读者玩味。
再如《步月》一章,既是“我”步月,又是月行走。关键词是化用了曹操的诗“明明如月”,这四个汉字简直是好极了,“月之明明如沁”――写月亮和月光还有比“明明”两字更简单更高古的么?
诗人由《品令》词牌,把历史的风雨沧桑与现实的人生感叹融合到一起,攫取少年、中年、老年人生中的一些细节,使旧的词牌翻出了新的意蕴;由《欸乃曲》发思古之幽情,抒现代之心志,在历史与现实的场景转换中萌发江南两岸山水的绿意;由《折杨柳》寻觅湮没的古驿道,让那些西行在瀚海中的驼队踏出箜篌的节奏,让赶驼人的歌自楼头流泻出所折的杨柳新词;由《夜行船》连结历史与现实的情调,由《南歌子》体验姑苏的水巷轻舟、茶肆酒楼、寒山寺的钟声和风俗人情。
像这样在词牌中体验、联想、转换或化用古意和词的意境,在许淇的散文诗中比比皆是。《梅子黄时雨》是词牌又是宋代词人贺方回的“江南断肠句”。《意难忘》反复吟咏,一唱三叹,使我想起了戴望舒的《雨巷》和法国象征派诗人魏尔伦的诗的音乐韵律。许淇写道:“往昔/慢慢地闪回/轻轻地闪回/闪回/意难忘,意难忘……”念起来有无限伤感,如《雨巷》一样造成了一种荡气回肠的旋律和流畅的音乐美,里面的寂寞、痛苦和伤感,萦绕心头,久久不散。《凤箫吟》写古箫的音韵,因现在已无人吹奏,故诗人联想到萨克斯《回家》,“从精神的源头回到你不曾离开过的中国。”诗人由《天净沙》自然联想到沙漠,征服沙漠净了天――天净如沙洗;由《鱼游春水》联想到庄子和惠施关于鱼乐我乐的千古问答。他的《青莺啭》和《秋宵吟》可谓词牌的延伸,由《淡黄柳》联想到柳如是,江南的爱恋;在《阳关行》中为读者营造“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情调。他的《雨霖铃》写雨,雨声,雨梦。听雨和看雨,回忆雨夜的经历以及江南的春雨,潇潇,淅淅,澌澌,沥沥……双声叠韵分明是借用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等等。《词牌散文诗》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无论是对汉语古诗词的学习套用以及与现代生活的结合上,还是对汉语形容词、通感、意境、比喻的创新和合理组合上,都为我们提供了相当成功的范例。许淇在《城市交响》自序《无形式的形式》中说:“我觉得现代散文诗要全方位爆破,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人的全部官能感应让夸张的通感激发直觉和智性,让深邃的思想知觉化,使散文诗的语言、结构和质地都发生大幅度的变化。”可惜在诗界和学术界对此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还没有在小说、散文、诗歌等领域掀起“用好母语、懂得并体会母语、发展母语”的热潮。诗人应是语言艺术家,倘若不能很好地应用母语(此为第一步),他还可能走得远吗?由此我想起了北岛,他说:“超越语言的垃圾,恢复汉语的丰富、敏锐、新鲜,重新为世界命名。”ƒ故我认为许淇是先知先觉者之一,是如北岛所说的运用母语重新为世界命名的语言大师。
二、城市交响与现实显象
许淇是城市题材散文诗的集大成者。很多年以前,他就开始了城市意识流系列散文诗创作,是我国最先将散文诗引向城市题材的实验者。诗人多角度、全方位、零距离地抒写了当下城市的各个侧面和光怪陆离的生活景观,城市人、城市景、城市情、城市物、城市事、城市精神熔于一炉,被誉为“清明上河图”式的城市全景的长卷史诗。尤其是在当下,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城市变化一日千里,城市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城市的信息愈益繁多,城市生活的节奏也越来越快,都市生活中人们的思想与意识也越来越复杂多元。如何在散文诗的写作中直面应对,写出那些人人眼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的城市精品,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难题,这或许正是散文诗摆脱窘境、寻求突破与创新的关键。
2011年1月,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了许淇的散文诗集《城市交响》,收入了他的城市题材散文诗176章。第一辑《城市交响》,诗人抒写了对中国现代城市的总感觉,以及生活在城市里的诗人对于生活的欢愉、困惑和痛苦。那城雕、摩天楼、酒吧、火葬场、剧场、地铁、高尔夫球场、信息、喷泉、市场、动物园、月票、名片、广告牌、霓虹灯、咖啡座、塔式吊、五星级酒店等等,组成了他的城市散文诗的意象风景线。诗人借助于这些能折射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深潜之悟的象征喻体,以“形似之上的神似”为自己的美学追求,博览市井版图,包罗城市万象,以借物借景抒情的方法,摹状传神,物我相契,在对于城市事物咏怀的同时开掘出新颖深刻的主题。
第二辑《城市与人》,诗人的笔触触及各类阶层的人群,这些人群可粗略地分为公务员、知识分子、艺术家、农民工、普通市民、时尚诗人、乐队指挥、三陪女、保安、陌生女郎、芭蕾舞蹈家、个体户、调酒师、白领、“冒险家”、商人、老人群体等,组成了他的散文诗的城市人物谱系。诗人在谈到自己创作体会时深有感触地说,有时描述客体,第三人称,必得采用小说和电影蒙太奇剪辑;他长于运用第三人称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手法,注重感觉、情绪、潜意识幻梦般的意象的捕捉,关注民生现状,紧扣时代脉搏,在“现实与心灵”的多层次、多声部的交响甚至偶尔出现的不协和音律中,将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人善于把握深层的社会结构与流变的时间,集中深刻而急剧多变地呈现作为现代文明演进的敏感场所之城市人们的心理意识。
第三辑《中国的城市》,诗人步履所至的那些城市,无论是京都还是上海,无论是草原上的城市还是江南的市井,抑或是诗人南来北往的各大城市,都在诗人的笔下,呈现出一个城市不同于另一个城市的特点、历史和文化。诗人从小生活在上海,有条件写城市。这些年来他又在中外各大城市留下了很多屐印履痕。正是因为他对城市生活的谙熟,才使他下笔有神,得心应手。许淇在接受诗人云珍的采访时曾说过――城市的喧嚣繁杂,不由自主地涌动着意识流。有时候在街道上散步,步履由矫健而蹒跚,熟悉而又陌生,时空交叉,一生似乎都维系在悬铃木下的人行道上……意识流转化为诗句少有先例,尤其汉语象形,难使之兼备象声的旋律感,单词句式不住地挪移切割焊接,凝缩后又不够流动。西方的意识流,源于柏格森的直觉哲学和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主张写潜意识和下意识,常常是反逻辑的,我借鉴离原旨甚远――面对那些城市,无论是长还是短,是熟悉还是陌生,于外空间与内空间的交会叠合中,他都有很深的感触。诗人速写式地勾勒,生动地表现出千姿百态的市井生活与城市风韵。
第四辑《欧洲的气息》寄寓了浓郁的文化含量。许淇说,散文诗从它一出生便打上现代都市的胎记,波特莱尔的《巴黎的忧郁》就是写城市的,写城市的各种文化形态。如许淇写巴黎的散文诗,涉及到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和十九世纪及更早巴黎的历史,涉及到文学艺术家,包括阿波里奈尔、波特莱尔、王尔德、左拉,雕塑家罗丹,画家特拉克洛阿、珂罗,音乐家德彪西等。其他如罗累莱和海涅、法兰克福和勃拉姆斯、波恩和贝多芬、《风雨海德堡》和荷尔德林以及“哲学家小道”、荷兰和凡高、苏黎世湖和戈蒂埃、琉森和托尔斯泰、马德里和伊巴露丽等等,无不透露着散文诗丰富的文化底蕴和诗人深厚的历史学养,他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着色,建构与重塑出城市文化精神与价值形态。
作为一种精神的本能运动,许淇的城市散文诗脍炙人口。形形色色的城市,让诗人得以舒畅轻盈的呼吸;形形色色的人,让诗人体悟到各种各样不同的人生。诗人踯躅在每一条小巷,窥探每一扇窗户,放飞每一次梦想,他在散文诗中呈现的,正是这样一个以城市为知觉核心的意象系统。城市的风景线意味着高密度的建筑物、高密度的人群、高密度的生活节奏,在诗人的散文诗中瞬间展开;城市的人物,他们的希冀、思念、烦恼、孤独、焦灼,在作者的诗里行间尽情地展露;城市的现实显象,以及它的细微变化,于实象、意象、灵象的独特感受中让读者感到新颖、真切、自然。他的城市题材名篇,对于现代都市生活的流动节奏切近的描述,对现代文明社会中人的群体意识与个人心态的揭示,对生命体验的深层意识与潜意识的拓展掘进,于此可见一斑了。
三、艺相神韵与心相交接
许淇以总题为《我仰望星空》的散文诗,历数那灿烂不朽的明星――古今中外经典的作家和艺术家。迄今他已陆续创作发表了约二百余位经典诗人、作家、画家、音乐家的散文诗,不仅彰显出诗人开拓散文诗题材与新的领域的努力,而且透过视听语言,来表现艺术家的生命状态与美学追求,以达到“美悦”即“美听之悦耳”和“美视之悦目”的效果,在深刻地揭示时代与人生的意义上,实现“物相”、“艺相”与“心相”的协调,达到“情调”、“色调”与“声调”的统一,获得“艺在”、“我在”与“神在”的和谐。
许淇向我透露,他正在和将要完成两本散文诗集,一是集中反映他大半生身处内蒙古草原、森林、沙漠、农村和牧区的散文诗。这在以前他出版的集子和《词牌散文诗》中已有收录,总集还未出版,这里略去不谈。第二本集子名为《我仰望星空》,是通过诗人的“读”、“看”、“听”、“感”,以散文诗札记的形式写古今中外大师们和他们的作品,他的文学艺术家题材散文诗作品具有诗的节奏、画的色彩与乐的神韵。
第一部分是《诗之光》,诗人从中国的孔子、老子、庄子、李白、杜甫至清代的纳兰性德,转到欧洲的法国、德国、英国再到美国,如巴尔扎克、雨果、惠特曼等,俄罗斯的屠格涅夫、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东方的泰戈尔……这些作品他都已发表过。他的《波特莱尔》、《阿波里奈尔》,在诗人无意间所独创的新的节奏与新的旋律中,开拓现代人或立体派诗人心灵深层忧郁的隧道。
第二部分是《视觉的盛宴》,写画家,从中国的八大山人到外国的毕加索,以及文艺复兴时的达•芬奇等等。他的《西洋画册》,如《列宾》、《莫奈》、《毕加索》和中国画家《齐白石》,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于视觉狂欢与审美观照中,着意渲染,每有画龙点晴的神来之笔。著名散文诗作家耿林莽说:“许淇是画家,又是诗人。他的散文诗浓烈的色彩感和线条纵横的美的构图颇具视觉的诱惑力,竭力倡导在散文诗中输入现代意识、时代精神和创新技巧的诗人,对西方文学艺术和传统文化造诣均深。”④在表现生活的时空领域和人生内容以及扩大散文诗艺术空间上,在采取电影蒙太奇的手法揭示表现对象的创造性人生上,许淇的散文诗为我们建构了巨大的想象空间,进而通过不同元素的相应组合而呈现意义增添的景观。这种蒙太奇剪辑,即是指镜头的组合、连接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有意味的时空。例如,许淇在《毕加索》中写道:“我梦见了毕加索,他活着,比死亡更久长。”开篇即喻其不朽,写毕加索所创造的艺术价值的永恒性。“在竖线条的森林里,象牧羊神潘,他戴着桂冠,蓄一部大胡子,用骚羯儿的毛蹄儿,去按吐音纯的笛孔。∕他吹奏。∕他瞪着灵异的大眼睛,多古怪!到处发现他立方块的世界”――诗人在这里写毕加索身边画多,女人也多,是个欲望的世界。“我们的视野、我们瞳孔的张力,因而无尽地扩大,飞向地平线那抒情的蔚蓝。∕不论是蓝色的伤感还是玫瑰红的温馨;鸽子,烟斗、当天的法兰西文学报和昨日的六弦琴,都在他摆布下化为神奇。室内墙的空白结构,也铺满窗外的色彩。于是世界遂变得如此纯洁,就如幼稚的新月眼里的童年。”毕氏绘画有蓝色时期和玫瑰红时期,诗人从对毕加索肖像特写的描绘和对其画室的物象摹写上,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幕幕电影的分镜头,诗人这幅近似速写的草图,呈现为“空白结构”(空间省略)的形态,这些镜头的组接与化入、并列与转换,生动地勾勒出这位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一辈子向人间乞讨“美”的丰富而多彩的人生轨迹。接下来诗人从“他是一个百万富翁,又是一个穷汉贫儿”、“他是一个共产党员”、“他是一个人——人民中的一分子”、“他是一个季节短工”、“他是一个窑工”等方面,来展示毕加索人生的多重角色,这实际上也是一种爱森斯坦式的理性蒙太奇的形态,与前一节相比,这里所进行的理性表述,串珠式地贯穿在读者的意识之中,促成一种精神状态,使读者浑化无迹、真愫潜结地卷入诗的蒙太奇的交错与叠合之中,从而对诗人所要表达的意念产生强烈的共鸣。他的《齐白石》也是采取蒙太奇剪辑、“空镜头”和“特写”手法,通过描写白石老人在古都深深的四合院的藤椅上端坐的场景,通过“蝉鸣”、“鸽哨”、“猫”、“花大姐”、“金壳虫”、“红鸫”、“甲虫”和“树”、“瓜棚豆架”、“丝瓜”、“翠绿的叶”等如诗如画的镜头的组接,结尾一句“白石老人的眸子儿童般地半是惊讶,半是新奇;视网膜里尽是他一生笔底的草虫世界”,把这位美术大师的精神面貌、人生境界以及艺术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三部分是《音乐时常漂我去》,从西洋的古典音乐如贝多芬、莫扎特等,直到中国古代的师旷、嵇康、现代的瞎子阿炳,再到日本的小泽征尔……许淇把音乐引入散文诗创作,因为其内在体验对音乐世界的潜入和渗透,使那些繁复的旋律与动听的音响在万方乐奏中显示出奇异的心灵奥秘。他的《和弦》、《呜咽》和《德彪西》,将声音与色彩运转自如的畅意弥漫,在奔放与节制之间贯注发人深省的内涵。“阴云使海天的阴暗度渐趋一致,象一对合抱的双生体。∕远的浪和近的波,是海的竖琴上的两根和弦。双调性结合为一。”(《和弦》),诗人把审美化的艺术体验和艺术理想带入作品所描绘的特定情境,使和弦弹奏着人类心灵的共感,回荡在更深邃的人生境界。虽然还会有“浪的锋锐”和“水的冲涮”,但只要我们随着时代的浪潮奋翮而游,只要我们向着彼岸并且付出抵达彼岸的努力,只要我们弹拨好“海的竖琴上两根和弦”,我们就一定会获得自由,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奏出人生美妙的乐章。散文诗的这种音乐美感一向为许淇所看重,甚至他的散文诗观也多次以此相比拟,他说:“散文诗是两根和弦以上的双调性结合;它应拨动意象的和弦——交织、复沓、重叠、并列……它可以表现时值、速度和生活节奏的急剧变衍,表现现代生活中现代人的潜意识和深层意识;它甚至可以出现不协和音。那将是富于暗示的多层次、多声部的交响音乐。”⑤许淇是这样说的,他的散文诗实践也正是这样做的:节奏的快捷和内在旋律,色彩的斑斓与线条感,多声部、多层次的表达方式,空白美与散文诗的深层结构……他的作品因此而被渗透了更多的新质乃至异质,使这“美丽的混血儿”(王幅明语)不断地新陈代谢,心荡神怡、充满欢欣地感及快乐的生长,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令人仰慕的精神的海拔与艺术的标高。
总的来看,许淇有一支普里什文式的生花妙笔,他善于将自己内心的感觉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赋予大地、草原、森林和瀚海以和合的风貌;他承袭了波特莱尔书写城市的优良传统,敏锐而及时地捕捉到嬗变中的都市丰沛的信息,表达现代人的心灵焦灼与忧郁、喧哗与骚动;他善于探求散文诗的新质与多重可能,创造性地将古典词牌与现代散文诗嫁接进而转换成一种新的精神作物,并通过精耕细耘在芳草地上结出了智慧与诗性的硕果;他是一位焊接艺术大师,善于融会诸多艺术门类和现代的表现手法,贯通人的各种官能感应,力图以尽善尽美的形式传递诗人的灵感与思考,在绘画丰赡的色彩与音乐鲜明的节拍中,让我们感觉到另一种韵律的存在,那就是风的自由的呼吸和自然天籁的永恒的脉动。许淇是当代散文诗坛少数几位富有实验、创新和艺术冒险精神的开拓者之一,是一位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思考、带着追求推动中国散文诗发展的大艺术家,2007年,因其创作与实践实绩而荣获“中国散文诗重大贡献奖”。
注:
‚许淇:《词牌散文诗百阕》,中国档案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扉页、第1页
ƒ潘懿敏:《北岛:精神赤贫才是最大的危机》,《文学报》2011年8月4日
④耿林莽:《以独特求多样》,《散文诗人20家》序,广西民族出版社2004年6月版
⑤许淇:《无形式的形式》,《城市交响》自序,河南文艺出版社2011年1月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