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外媒回顾痴迷中国的美国诗人:习近平主席曾引用其诗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23 13:3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外媒回顾痴迷中国的美国诗人:习近平主席曾引用其诗句


      玛丽安娜·摩尔 资料图片

       据日本外交学者网站2015年7月21日报道,拜读她的全集时会发现她的诗作中几乎有20%都提及了中国--例如,《蛇怪蜥蜴》(The Plumet Basilisk)中,她将哥斯达黎加水陆两栖的蜥蜴比作中国龙,并写道“中国龙逼真的脸……活脱脱是激情迸发的再现”,在《九油桃》(Nine Nectarines)中,她写道,“中国人了解狂野不羁的精神”。

  外媒称,正如先前提到的那样,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7月发表的敦促改善中美关系的讲话中,结尾时引用了美国诗人玛丽安娜·摩尔的诗作《然而》(Nevertheless)中的诗句说:“胜利不会向我走来,我必须自己走向胜利。”

  报道称,摩尔与中国的关系在美国的诗人中是独一无二的。她的朋友埃兹拉·庞德属于意象派诗人,同她一样也对中日两国的诗歌痴迷不已。意象派的美学后人还包括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威廉·卡洛斯·威廉斯、阿兰·金斯伯格和杰克·凯鲁阿克。

  但是亚洲对美国艺术家们影响超过了意象派。马克·吐温敬重中国人,他声称,“中国人很少会有身心失调的人,懒惰的中国人不存在”。爱默生的散文中充满着印度人的智慧,他的观点在美国最伟大诗人沃尔特·惠特曼和艾米莉·迪金森的作品中得到了呼应。

  然而,玛丽安娜·摩尔是第一位对中国文化展示特别偏好的诗人。在《中国是一个神奇的地方》的作品中,亚历山大·佩奇曼解释道:“摩尔作为诗人确立自己的地位时,正好是中国艺术在美国获得声望的时候。”然而,那时人们对中国缺乏广泛的了解。因此摩尔的绘画诗(ekphrasis)主要的描绘是一些静物--如“一些明代的工艺品”,“中国的雕花玻璃”,“福犬”--就像人们徜徉在博物馆的展览中一样,这实际上是按照典型意象派的模式进行创作的。的确,就像钱兆明在《现代主义与中国美术:庞德、摩尔、斯蒂芬森》(2003年)中说的那样,摩尔与中国的首次邂逅或许发生在费城近郊的布林姆尔学院,之后1911年她在伦敦大英博物馆办的“中日画展”上第一次浏览了一百多幅宋元明清山水画、花鸟画和走兽画。

  摩尔描写了“中国得到升华的智慧”,频频造访中国餐馆,参观中国绘画展,观看中国的京剧并收集汉语文献。当她的朋友门罗·惠勒前往中国时,她写信给他说:“太吃惊了!我希望一大堆好东西等着你。日本有时激起我的兴趣,但是中国是那个神奇之地。”在1933年8月写给威廉·罗塞·贝内的一封信中,她写道:“我生来就爱中国,来自日本的熊熊烈焰,炮声隆隆丝毫没有改变我的忠心。”

  报道称,日本的炸弹可以改变任何人对中国的忠心,就好像亚洲人是可互换的一样,这是一个不幸的时代烙印,它也揭示了摩尔中国情愫中存在的问题,那就是简单化。在《玛丽安娜·摩尔与中国:东方学与美国写作》一文中,辛蒂娅·斯塔米说,摩尔认为中国因其悠悠的岁月拥有“高于欧洲的文化优越性”。对古老文化的崇拜就是去倾听“古老智慧的声音”,就像爱默生形容《博伽梵歌》(Bhagavad gita)那样。摩尔显然听到了这样的声音,但是她不会讲这种文明的语言,结果却试图去抓住一个她从未到过的地方的精神特质,了解一个她从不熟悉的民族的文化。钱兆明写道,在摩尔看来,道教强调的与自由的和谐共处是对基督教文化使命的诱人取代。但是在爱默生沉醉于《博伽梵歌》的智慧之时,摩尔的中国是一个梦幻般的安逸之乡,充满着新鲜和神奇之处。(译/郭明芳  2015年07月23日来源: 参考消息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9 03:57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