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以外来视角感受城市温度 龙华诗人郭金牛作品获肯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10 20: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以外来视角感受城市温度 龙华诗人郭金牛作品获肯定

龙华网8月9日讯(记者 杨维易)“白白的骨灰,轻轻的白,坐着火车回家,它不关心米的白/荻花的白/母亲的白/霜降的白/那么大的白,埋住小小的白/就象母亲埋着儿女……”8月9日下午,在郭金牛诗歌报告对话会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5年诗歌发展研讨会上,龙华草根诗人郭金牛的作品被深情朗诵,饱含乡愁的诗句深深吸引了在座的每一个人。

早在2012年6月,深圳草根诗人郭金牛的诗歌在网络被华语诗人杨炼发现,诗作《纸上还乡》背弃推荐参加第44届荷兰鹿特丹国际诗歌节,获得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2015年6月,在第46届荷兰鹿特丹国际诗歌节上,其作品再次获得赞誉,创造了由草根诗人走向世界诗坛的奇迹。记者了解到,为此深圳市文联以郭金牛诗歌为个案,邀请知名诗评家开展对话研究,并邀请深圳各诗歌群体的知名代表对35年深圳诗歌的发展做一次系统的梳理、回顾与展望。

在对话会上,诗人郭金牛与著名诗歌评论家、诗人徐敬亚,广东省作协副主席、广东文学院院长、著名诗人熊育群以及《诗刊》社编辑、著名诗人蓝野就“诗歌的本土化与国际性”展开了深入对话。熊育群表示:“深圳作为一流的、一线的城市,打工诗人郭金牛是以外来视角,以底层的感受写深圳的。那么城市里面的人只有通过文学特别是诗歌,让我们感觉人的温度,从这里面我觉得通过郭金牛的诗歌关注这个城市,我也有感觉特别靠近,这个也是诗歌的意义。”

深圳诗歌以其创新、大胆、包容的特点融合于当代诗坛,深圳诗人来自五湖四海,移民与流动使诗人带有“永恒的乡愁”的意味,带有“在路上”的特征,体现出深圳的草根性和吸纳力。在随后进行的深圳诗歌发展研讨会上,各位诗人更是结合自身体会畅谈35年来深圳诗歌发展脉络。

“深圳始终在创造,如何把来自于各地的移民真正在这里扎根,使我们来自外地各个方向的他们能够在有生之年把文学从他们的故乡到深圳这里来,在深圳也能形成一种特色,我觉得深圳的诗歌会有很大的发展,而且对中国的当代文学提供丰富的色彩。”著名评论家、广东省中国文学学会副会长、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院长江冰如是说。

“我1991年就来到了深圳,在这里留下了我的经历、汗水和泪水,我对这个城市是有感情的,它相对于第二故乡。”诗人郭金牛表示,他十分荣幸能参加今天的诗歌报告对话会和研讨会,能够在此见证深圳35年来诗歌历史的嬗变。而对于龙华新区的诗歌文学氛围,他也做出了肯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9 03:40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