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5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阳新韵说》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23 14: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重阳新韵说》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姚 义 /文


自1997年11月《艺苑》诗报发表了重阳的《推广使用新声韵》一文之后,可谓登高一呼,应者如云。短短三年时间,仅在《艺苑》上刊出的研讨文章已有百篇以上。若把发表在其它刊物上有关新韵的文章算在一起,说是春潮涌动,不为过份。重阳的新韵理论在讨论过程中,逐渐完善充实,从而形成较为系统的《新华新韵说》,有理论有事例有阐释,言之凿凿,很有说服力。许多讨论文章大多赞同重阳的主张,并以各自的认知和理解,陈述己见,从某个方面补充和认证了重阳的立论。青海的李万修先生,四川的向策先生等人在新韵倡导研讨上下了苦功夫,连发了多篇论文,很让人感动。重阳能抓住改革开放以来的大好时机,在提出新韵主张的同时,积级主动组建了“新韵学会”,扩充《艺苑》诗报为《新韵学报》,团结了一大批新老诗朋吟友,在资金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出版了《新韵》一书,并坚持了刊物的持续出版。据我所知,这在全国是坚持得最好的民间文学社团和刊物。因为她没有用国家一分钱,也没有挂靠那个企业,作人家的广告商和门面装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重阳倡导的《新韵说》,正如重阳所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伟人江**几次讲话中提到文学艺术要弘扬时代的主旋律。这主旋律即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进程中表现出来的拼搏进取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心灵完美,道德高尚的行动和行为表现。中华诗词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古人很看重诗歌的教育作用,孔子就有“兴、观、群、怨”,“事父”。“事君”的“诗教”说。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过:“我们的文艺是为人民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新时期以来,又明确提出“双为”方向。包括诗词在内的一切文艺形式,首先必然放在“双为”这个基点上。如何才能发挥各自的形式特点,更好地实现“双为”目的呢?《新韵说》的提出正是为了让诗歌艺术能够充分发扬自己的所长,更好地担当起弘扬时代主旋律的历史使命。
传统的格律诗词,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有一套约定俗成的并被“钦定”的格律。我在《继承传统,超越传统——也谈“新韵的兴起是历史的必然”》(见1998年7月《艺苑》)一文中,从诗歌声韵的起源和韵书的出现,略谈了当今诗歌创作应该用新声韵。诗词格律化的完备和被钦定,既是它发展成熟的标志亦是它趋向僵化的开始。以律诗为例,盛行于唐,但在南北朝时期已出现格律化的五言律诗。如阴铿的《临行与故游夜别》:“历捻共追随,一旦辞群匹。复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相悲各罢酒,何时同促膝?”三、四句对仗,五、六句对仗,声韵、词句也和谐优美。又如何逊的《相送》:“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江岸雨欲来,浪白风初起。”几近于唐诗中的律绝。律诗到了唐代不论五绝、五律、七绝、七律,都发展到了成熟阶段。值得注意的是,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家,既熟练地运用律诗这一格律化严格的形式写作,同时又广用古风、乐府等韵律不太严格的形式,而且其代表作多为与律诗相对应的古体。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蜀道难》;杜甫的《三吏》、《三别》;白居易的《长恨歌》、《瑟琶行》等。在李杜等大家手中,采用哪种体式,是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形式为内容服务的。
何以又说律诗盛行于唐而后来又走向僵化呢?主要由于后来者单一化的思维定势,视律诗为唯一的不变传统,不敢逾越雷池一步,作茧自缚。也就是说,本来是以追求诗歌声韵美,让其达到音乐性的艺术境界为目的的格律要求,却成了束缚作者思想和手脚的枷锁。这不是格律本身的问题,而是人为的失误。宋继唐诗,时势异变,生机勃勃的盛唐气象不再,墨守旧律已难得有突破性的发展。宋词、元曲的出现,正是诗人们在诗的体式韵律探索上不断进取的结果。就律诗而言,那一套平仄格律的限制是够烦琐的了。然而,细观古人的诗,即使大家如李杜者,其诗总以追求自然的神韵,却并不太忌讳失对失粘的人为造作。据诗词研究家尹贤先生的《杜甫的拗体七律知多少》一文中的统计,杜甫留下来的152首七律,其中失粘失对的拗体诗一共37首,约占杜甫七律总数的四分之一。(见甘肃省中专语文教研会1987年《论文选编》第267页)。难道“晚节渐于声律细”的老杜不知道律诗的格律规则吗?显然,当为了抒情达意的生动传神和确切恰当,诗人宁愿冲破格律的束缚而不墨守成规。这正是诗圣的过人之处。李杜等大家的确也写出一些很格律化的好诗,但被历代不少人称颂的如杜甫的“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等所谓名句,为了平仄协调,不惜拆散主谓宾语语序,却成了典型的削足适履,纯形式主义。即使像伟人毛的《蝶恋花》词中“直上重霄九”,为了押韵,将“九重霄”倒为“重霄九”,也是不宜效法的。
传统诗词在其长期发展中形成了一整套格律体式,有它音韵和谐,悦耳动听的最大优点。但若一味严守其格律,不求发展变化,则会优点变成陈腐的缺陷。细察当今在全国很有声势的“中华诗词学会”,其中集聚了当代国内最有权威性的诗词专家和诗人,其中有专门研究诗词并有丰富创作经验的老前辈老学者,诗词格律在他们手里实在是小菜一碟。但对多数诗词爱好者来说,掌握诗词格律,特别是运用这套格律来熟练的创作,确是并非易事。笔者系茅塞不开的笨人,也看了几本专门家的书,对诗词格律略知一二,但一到写作过程中,则常下笔即犯律,拗救力不济。记得十几年前的一次“陇南春杯”诗歌大赛中,笔者试寄去二十多首新古体诗参赛,被审稿人在原稿上批了“失粘,失对,退回!”使笔者写诗热情受到严重挫伤,好久不敢问津。
据闻,1988年在中国作协北京诗词学会讨论会上,许多人认为中国传统诗词艺术最精华的东西并不在格律上,平仄粘对全然无病的未必就是好诗,“中国传统诗词的韵味首先产生于炼意,同时也是在对字词句的独特选择和运用的技巧中形成的,获得这种韵味比依律吟成一首四平八稳的诗难得多。”(见《中华诗词年鉴》)。对于那些严守平仄格律并按自己早已习惯了的“平水韵”押韵的诗词老前辈,我们表示尊敬和仰望,对于还没有掌握一整套诗词格律的我辈,我以为大可不必气馁,一方面虚心向古人及老前辈学习,另一方面也应考虑不必墨守早已过时了的陈规,在改革、突破、求新上多下工夫。以重阳先生为首倡导的“新韵说”,为诗歌爱好者指出了学诗,写诗的最佳门径。因为“新韵”就是采用汉语普通话韵母四声韵的中华传统诗词(含民歌)与规范化新诗相结合而产生的新诗体。她不单纯继承了我国古典诗词精炼传神、音韵和谐的优点,又继承和发扬了民歌通俗、上口,易唱易诵及新诗的句式灵活,伸展自如的长处,是很能适应新世纪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新韵说》提倡三年来,由于学会中坚团结了会内外广大文朋诗友共同努力,大力宣传,已赢得愈来愈多人的支持和响应。有几个很值得注意的现象:
其一,长期以来,以“平水韵”为韵的老前辈,如今已改用以普通话韵母四声韵进行创作。如中华诗词学会的顾问,当代诗词大家、博士生导师霍松林教授,在2000年第一期《中华诗词》上发表了《金婚谢妻》诗,押的是普通话阴、阳、上、去四声韵,比那早已过时了的“平水韵”,更有平仄节奏美和声调韵律美。《中华诗词》首期开设了“新声新韵”专栏,尽管他仍坚持律诗平仄,对仗等规则,但这比几年前有人一提起诗词,就以为必须以“平水韵”为准绳的守旧观念,实在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受其影响,笔者从《陕西诗词》、《秦风诗友通讯》等刊物上已读到不少以普通话韵母四声韵作为平仄押韵的新韵诗,大有新韵代旧韵的势头。
其二、一些很有影响的全国性的文学创作大赛中,新韵诗已被许多诗歌评委们重视,并引起诗歌发展趋向的讨论。最典型的如由东方文化艺术联谊会、《东方潮》杂志社、三峡联合大学等单位联合举办的连续五届的“当代诗文书画印影创作交流展示会”上,按重阳先生提倡的“新韵”诗,由极少数变为大多数。那种既不押韵又自由散漫以至于诲涩难懂的所谓“朦胧诗”、“先锋诗”,已近绝迹。笔者爱诗半生,亦偶尔习作,曾连椟参赛四次,大概评委们出于鼓励,曾给笔者的新韵习作评为银奖两次,金奖两次,让我甚是惶愧。决心为新韵继续鼓与呼,并用创作去实践。
“二十一世纪的诗坛是新声韵的!”这决非重阳一人的呼唤,而是举国上下有心的诗爱者们的共同心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10-5 16: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5-10-5 16: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28 08:29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