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唐诗的故乡】之二 望月怀远
——读张九龄《望月怀远》
文/荷语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张九龄《望月怀远》
月光漾动的海,波及心底不能遏制的怀远的藤蔓,藤蔓繁复,缠了望月人。
每一个物象都波及一个人中秋想家的情绪带来的结果——失眠。
每一个物象及每一种颜色,都是渴念中醒着或冥想的、明亮或温暖的,该多好!
一个人的云游,时间太久,今夜想去看你,却又避不开那些缠人的弯弯绕。
相思的触须,像月亮河畔向上向远的藤蔓,努力了一把又一把,却身不由己。
家,无论漂移何方,一缕炊烟的所在,一豆烛光的所在,便是一个人朝圣的麦加。
“爱无声黑白”。知否,知否?
一声问候,一种声音,如此真切,如此熟悉,却又如此陌生,如此遥远。
月亮依旧。不见初心。
一个人喊来的月色,与露水相遇。
一颗流浪的心挂着秋露,无处安放。
不如脱掉炫彩浮华的外衣,沉弯在月亮河中央。
心若安,安于其介如石思想的熏染,安于浮夸沉淀后黑暗的亮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