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诗人周伦佑长诗《狂草奔马的诗》获《钟山》文学奖
■董 辑
2015年10月11日,首届“《钟山》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南京举行。著名先锋诗人、文艺理论家周伦佑以长诗《狂草奔马的诗》获首届《钟山》文学奖。
“《钟山》文学奖”是紫金•江苏文学期刊优秀作品奖中的一个独立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本届“《钟山》文学奖”评委会经过初评、终评,最终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评选出12部获奖作品。本届“《钟山》文学奖”具有获奖作家知名度高、获奖作品水准高的“两高”特点。除周伦佑外,获奖作家还包括黄咏梅、毕飞宇、韩少功、夏坚勇、王彬彬、李洁非等。
首届《钟山》文学奖获奖篇目
1、中、短篇小说(5篇)
《父亲的后视镜》(短篇,2014年第1期) (作者:黄咏梅)
《虚拟》(短篇,2014年第1期) (作者:毕飞宇)
《独自升起》(短篇,2013年第5期) (作者:叶弥)
《同体》(中篇,2014年第2期) (作者:孙频)
《落地无声》(中篇,2014年第3期) (作者:胡学文)
2、长篇作品(3部)
《革命后记》(长篇散文,2014年第2期) (作者:韩少功)
《绍兴十二年》(长篇散文,2014年第3期)(作者:夏坚勇)
《灰飞》(长篇小说,2013年第3期) (作者:江洋才让)
3、非虚构类(2篇)
“栏杆拍遍”专栏(2013年,2014年) (作者:王彬彬)
“文学史微观察”专栏(2013年1-6期) (作者:李洁非)
4、诗歌、诗评类(2部)
《新诗话:龙虫并射》(2014年第5期) (作者:陈超)
《狂草奔马的诗》(2014年第1期) (作者:周伦佑)
◆附Ⅰ:“《钟山》文学奖”书面答谢辞
“《钟山》文学奖”书面答谢辞
◆周伦佑
尊敬的贾梦玮先生、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朋友:
感谢《钟山》杂志给我这样一个机会,让我在这里和老朋友重逢,和新朋友相识。
我来之前,有一位朋友在电话中跟我说:感觉南京文学界的朋友对你比较关注,你先是获得了南京大学的“中国当代文学学院奖”,现在你又获得了“《钟山》文学奖”;还有贾梦玮先生主持的《钟山》杂志、胡弦先生主持的《扬子江诗刊》陆续刊发你的重要作品,这是什么原因?我想了想,实在想不出什么特别的理由,只说了一句:因为南京有王者之气。
正是南京的这种“王者之气”,使南京文学界同仁视野开阔,境界超迈,具有高格的标准和包容的气度;也正是因为这种“王者之气”,使《钟山》杂志成为近二十年来引领中国先锋文学走向的一面旗帜。
既然我是因为诗歌而来到这里的,请允许我就诗歌与民族精神的关系谈点个人的看法。
诗歌往往被视作一个民族的精神镜像。当这面镜子被打碎,丧失其完整性时,许多人转身离去,而这时依然会有少数人弯下腰、蹲下身子,从地上捡起破镜的碎片,努力使这面破碎的镜子恢复完整。重建当代诗歌精神及其价值标准,正是这种努力的一部分。
根据词源学的考察,“象征”原指古代恋人分手时将一块信物从中分成两半,两人各执一块,以便相逢时重合验证。它代表人类对完整生活、圆满幸福的期待。我是握着一件信物——一块破镜的碎片来到南京的,我看到在座的各位评委和各位朋友的手里也都握着一件信物;我们每个人的手里都有一小片破镜的碎片在闪光;我们都是握有信物而期待圆满生活的人。我们手握同一件信物的碎片走到一起,在这里,在南京,我看见那一面破碎的镜子在各位的努力下,突然间呈现出完整的镜面,并以它澄澈万方的光辉照亮了这座大厅,照亮了我们在座的每一位,照亮了中国文学的天空!
我由此坚信:只要我们拥有圣洁的精神,只要我们坚持不使自己的灵魂蒙尘染垢,只要我们手中握有的信物——哪怕只是一小块理想的碎片——不丢失,人类便不会失去最后的希望。
再次感谢贾梦玮先生,感谢各位评委,感谢在座的朋友们。谢谢!
◆附Ⅱ:《狂草奔马的诗》
狂草奔马的诗(长诗)
■周伦佑
庄周不过是蝴蝶的思想;
蝴蝶不过是庄周的翅膀。
——摘自《创作札记/1985》
当一匹奔马向天空自我飞跃
我看见一支旷世的笔在书写
绢帛从很古的高处
悬
挂
下
来
握笔的手得意而忘言[1]。我知道
这是时间在写
它自己的编年史
棠棣以花。蓝田以玉。君子
以仁[2]
众树在歌唱。一首诗的
视觉排列
用宿命俘获我。众多的一首
万古的一行。至纯的
时间之诗
由我受命来写
这注定的一笔
这不是纸上的诗。在诗集的
版本
与装帧之外;无关乎荣誉
和名声。以心血为墨
以诗意的纯粹为题。倾毕生之力
去想象它,感受它
一首绝对之诗[3]
狂草奔马的韵律
快过所有的轮子
在超现实之上
空中踏过的马蹄
是它故意的踪迹
永远不能达致的书写,让我仰望
并痛苦。删除千行
而只留下一个字
万象归一,都只为成就
这一首诗
多年以来,我被含铁的巨石
困顿,石头的危险构图
成为我的境况
四壁合围的石阵,用饥饿
孤绝我
河水大渡的峨山,诗人
在一面铜锣上闭关[4]
非诗的肉身被死亡
淬炼
这时我看见了马:黑白分明的
线条
以抽象的笔墨腾跃。寂静
保卫着它
我只能看见它修长的耳朵
或飘逸的尾巴
踏踏的马蹄
恰好踩在我痛的韵脚上
每一步都是快意的警醒
彼马不是南山之马。不是踢踏
飞燕
的那一匹。是传说中的天马
与天地精神独往来的
神骏[5]
任逍遥而逰
马的鬃毛,有着金属的光泽
我知道——
那白云镶边的鞍具
不是为我准备的
但我仍要倾向它。黑暗中的
光芒
从马背上斜照过来,马儿的
蹄印,踏空而过
灿若一树梨花的星辰
一只大鸟的无限蔚蓝被我想象
纯然的诗意
在困厄中慢慢结晶
追击马的嘶鸣,道路升得更高
天空微妙,谁在独享
落日的炙烤?
残损的身躯,被神圣的意志
婉转
奔马在丝绸的演义中一路汗血
朝圣者匍匐的身子
在诗行中异步
在高处,那高过人类头顶——
很多的地方
最高的穹顶。至纯
至美的原诗
在我们的瞻望中,以水晶的透明
涵养光华,然后
向我们透露。被光明击中者
幸哉而成为诗人
我们不过是时间的祭品,借酒
浇愁,或抽刀
断水
在死亡的阴影下忘忧
而更忧
心情在肉体的迷宫里抑郁
灵魂倦怠时,一道神意的光
充盈我。梵音的合唱中
我看见了那位诗者
我不是通过罗盘或日规看见
它的
生死只是
时间的刻度。马背上的
骑手
在日与月的跨度之间,御风而行
像一面失而复得的铜镜
时间
通过我,看见它自己
抽象与具象,在一首诗中会意
它以绝对之诗的审美尺度
规约我
以永恒
作为唯一的诗学纲领。我们
沿 着 分
行
的
梯
子
向上攀延,以无数首诗作为奠基
努力去企及它,接近它的高度
天堂的路径:向上攀延
就
是
向
下
掘
井
石头中的铁。酒杯里的血。重金属
的肺。子弹的来复线履历。盛世的
黑色幽默。黄金,把草根顶在头上[6]
草根的美学:向下掘井
升
攀
上
向
是
就
永远无法企及的深渊。一首诗的绝
对
大于无限,比不朽更久远。所有的
风格被它包含,词语被选择
美
可以更美一些;纯粹
可以更纯粹
锦瑟无端缠绵[7]。蝴蝶
只是它的修辞
在澄明的水晶穹顶下,我们每个人
手里
都亮着一盏灯;各自写相对的诗
内心的光芒
倾向于互相抵制,彼此伤害
我们在悬空的阶级上——
孤立地循环
被异己的价值表情夸张
一误再误
抓住庄周的衣襟,仿照奔马的线条
写一首诗。凌空高蹈的
狂草
凤鸣九皋而
挥毫。手中的笔
被时间紧握,并校正
任凭一首奔马的诗,书写
在它的恩宠下
写自己命中的一行
把他们的光明面涂黑!把我们的
阴暗面擦亮。一面镜子的远景中
鸟不是鸟,是乌
——是乌有的家乡
诗不是诗,是寺
——是唱歌的木鱼[8]
我们看不见诗,只能
看见
诗句
至高的诗至纯。我们被它反复
修订
每一句话,它都在细读
每一个词,它都要考据
天空以它的深度,测量我
笔下写出的每一行,都要
被它仔细过
目
问我:所思,是否纯净?
所信,是否坚贞?
用时间的尺度衡量自己
署名的诗篇
并不是我的手笔。时间写下
每一个字,我们费力地去猜想
辨认,然后摹写
我背诵的
并不是我说的话,时间在说
我只是在听。记住零星
忘记了更多
从上古悬垂下来的绢帛
笔意纵横
过往的诗人,被时间召集来
切磋我——
李白以他的狂放;杜甫
以他的沉郁;王维以他的
禅悟;李商隐以他的
隐晦
婉约地炼字、炼句,且炼意
我们被时间反复锤炼:臃肿
肥胖的赘语,被删除;妄念
缠绕的
病句,被改写;空洞
华丽的虚词,被节略
原欲之殇
被时间的减法所制衡
繁复的意象自觉列队
嘈杂的世界在一首诗中和平
所有的诗都愿意精炼为一个词
所有的词都渴望在一块水晶中
献
身
倾听木鱼唱歌。风声雨声
天下事
读书声;以及
家事与国事
坐观井中反复出现的幻象。歌之
咏之。时间的尺度就是上帝的
尺度。奔马的局部
被神学的片段收藏
在诗中缩短,或延长自己的生命
这不是我们能决定的
但神圣的诗
可以引领我们,从一座花园
步入
另一座花园,在一首诗中
建造天堂。诗意环绕中的花园
唯诗人永生
壮哉!大美的诗篇!天空朗读
群星的璀璨
奔马的日月,在黑白分行中
排列
旷世的笔,散体韵文地抒情
众多的一首
万古的一行
我的这一笔——
永远的未定稿,继续写
云中消失的马蹄,又在词语中
重现。不止是我在倾向着那首
至纯之诗,桀骜的马儿
也在
寻找它的骑手。在白驹过隙的
瞬间,抓住马的鬃毛
骑上马背——
用一行诗总结我的一生
(2012年11月5日—22日,完成一稿于成都温江柳河居)
————————————
注释:
[1] “得意而忘言”。庄子语,见《庄子•外物篇》。:“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2] “棠棣以花。蓝田以玉。君子以仁”。是说:繁花是林木之诗,美玉是山岳之诗,仁爱是人性之诗
[3]。“绝对的诗”这一提法来自瓦雷里,是瓦雷里纯诗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瓦雷里在《论马拉美》中写道:“所有的诗都趋向于成为绝对的诗。”
[4] “诗人在一面铜锣上闭关。”1989年—1992年,笔者在四川大渡河边的峨山打坪锣服苦役两年多。
[5] 天马.见(元)刘廷振《萨天锡诗集序》:“其所以神化而超出于众表者,殆犹天马行空而步骤不凡。”“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见《庄子•天下篇》。
[6] 草根。现代英语中的草根(grass roots)一词从词源上,可追溯到19世纪美国的淘金狂潮,当时盛传山脉土壤表层草根生长茂盛的地方蕴藏着黄金。后来社会学领域引入“草根”一词,赋予其“基础的,根本的”以及“底层民众”的涵义。
[7] “锦瑟无端。”李商隐诗《锦瑟》首句:锦瑟无端五十弦。
[8]“唱歌的木鱼。”“诗”字由“言”、“寺”二字组成。按一种望文生义的解释,可理解为:寺庙里的圣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