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片碱 于 2015-11-6 01:01 编辑
年纪到了,海子却不是青年诗人。歌德是(中)老年诗人,拜伦是青年诗人,海子是少年诗人,梦中少年。当海子揣着诗歌撞向现实的时候,咚,脑额上一个大包。现实不是少年的菜,做着梦的少年诗人海子撞上现实铁门的时候——很不幸,梦想顷刻间稀里哗啦了,而这就是海子悲剧的根源。(与现实较远,海子诗歌的诟病正在于此。)
这是其一,还有其二,有眼无珠的诗歌话语权掌握者掌握的死气沉沉的诗坛,就算能容纳北岛这样异见者,偏偏容不下海子这等写作无根的人。写作无根的意思就是写作中不见(共同的)民族,没有(共同的)历史,与个人有关,与时代无关(其实不是没有,而是海子有的民族和历史观都是海子个人的,基于个人认识之上的,未必成熟却真,真诚。)。当一堆人都在反省迫害,或矫情的在“新时代”里张扬自我,重找定位的时候,海子像一个孩子一样既纯粹又和时代无关的写作是引不起注意,于是遍尝冷漠、苦涩,终至枯萎了!造物用贫困绑牢庸人,世人用冷漠扼杀天才,海子死后得到重视,这是意外!
悼念或诋毁海子的诗文无数,海子的意义我们尽知了吗?未必。海子,集权国家中的一泓清泉,大合唱中单独的歌音,不和谐却真实的歌音。还有一点必须认识到,海子走的完整,海子已经写出了他能写出的全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是终结,就是遗言!
少年终嫌单薄,只有一些幻想,不能守护时代,甚至呵护爱人也做不到。无法抓牢爱情,更别说转化爱情到婚姻。海子至死也未跳脱出少年气质,不能完成少年到青年的转换,这是宿命,更是遗憾!(人一出生就带来气质,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很少有诗人如歌德一样全部经历了个遍,海子是少年诗人,拜伦和普希金是青年诗人,但丁和歌德是中年诗人。少年诗人引我们怜悯,青年诗人让我们期待,中年诗人赋予我们人生经验……当然在天才面前,一切不是绝对的,“天才”两字就注定了少年和青年也大有可为,而毋庸置疑的,青少年正是人创造力第一波高峰,也许也是最高的高峰。)
在无数青春的心中获得回响,海子用诗歌证明了天才,这是代表华夏少年的一次自证。人才不非得以中年的面目出现,中国向来相信厚积薄发,视少年为无物,海子代全部的华夏少年说出了——不!有了海子,诗歌少年有了自信,有了偶像。
出来一个少年天才有多难?中国是一个有集体幻想症的国,中国是老年性质的国,中国是没有青年的国度,浸润于老年文化的酱缸,一生出来就是小老头。知道海子的宝贵了吗?海子是新生命,东方爱弥儿。海子是鲜活人不是机械人。海子的出现就像贾宝玉的出现……有了自觉、自新、自省的少年才有堪当重任的青年,有了健康的少年才有健康的青年,有了思想的少年才有思想的青年,我能说海子代表了希望吗?就像宝玉在那个时代出现,代言了新人类,继海子之后,这个国终于要出现鲜活的少年——青年——中年而不死气沉沉,富有活力、创造力、希望了吗?海子是一个怎样的天才?如何评价海子的诗歌和美学成就——以及海子现象的价值?失去海子是怎样巨大的损失?
迫害不用扔砖头,杀死天才的不是毒药和恶劣的环境,生存的低质量,不用其它,杀死天才只需要冷漠便够。普通人被贫穷杀死,天才被冷漠杀死。杀死海子的刽子手们至今好好的活着,并且正继续绞杀天才。他们吹捧庸人,和自己差不多档次的,抬升他不会威胁到自己的那些个。哄抬一些二流子上去有什么用?就在我打字的时候,有更多的海子继续遭受冷漠的迫害,而对迫害的惩罚没有写进法律。没有任何国家的法律说有天才而不发掘是犯罪,而这是赤裸裸的犯罪。
真相就是——这社会的大部分人都是有眼无珠,而几个有眼珠的,面前站着天才,却故意三缄其口。任凭天才于荒凉的原野死亡,而不赋予他应得的天才的待遇,掌声和鲜花,还有传播。以死明志,这是悲剧,这不是海子个人的悲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