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01|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歌的“骗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8 10:1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诗歌的“骗术”


       据深圳特区报2015年12月28日消息 迈克尔·德里克·哈德森(Michael Derrick Hudson),一位住在美国印第安纳州韦恩堡的白人男性,以“周一峰”(Yi-Fen Chou)的笔名署名的诗歌《蜜蜂、花、耶稣、古代的老虎、波塞冬、亚当和夏娃》,被选入《2015年全美最佳诗选》。此事在社交媒体曝光后,引起轩然大波。很多人指责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子,因为“周一峰”这个名字很可能导致诗选编辑误以为他是亚裔作者,从而骗取了“诗意的正义”。但这位老兄觉得非常委屈和无奈,他说:“使用我的真名投稿,这首诗被拒绝了四十次,之后使用‘周一峰’的笔名也被拒绝了九次才得到发表。如果这首诗的确是2015年全美最佳诗歌,也是花了相当多的努力才得以出版,如果不是我的坚持不会有这样的结果。”这番肺腑之言,简直让我怀疑这位仁兄是不是读过中国最流行诗歌之一的《热爱生命》:“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可惜,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英语教授蒂莫西·余(Timothy Yu)并不因此而给予同情。他认为,哈德森冒充亚裔诗人的做法说明,一首诗歌如果带上种族痕迹,可能会提升其接受度。余教授的阅读结论是:“(哈德森的)作品没有明确的东方特征,他的作品表现出来的腔调与我的期待相悖。”只是不知道这是教授得知实情之前的想法还是“马后炮”;“马后炮”就不需要教授劳神了。

       据我所知,最早在1987年,署名为“(香港)雪米莉”的黑社会小说《女带家》在华夏出版社首印80万册,并在很短时间内销售出200多万册。此后“雪米莉”相继有《女老板》、《女特警》等“女”字系列和《男玩家》等“男”字系列作品出版,红极一时。直到1994年人们才发现,所谓“雪米莉”,不过是两位四川作家领衔的一个群体作坊,这些作品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他们很好地给懵懂的出版界和善良的读者上了一堂“什么叫市场经济”的公开课;也许他们现在可以写一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好文。在那个年代,如果一个(男性)诗人化用类似“雪米莉”这样香艳一点的名字,投稿时顺便找一张美女照片塞进信封,就“可能会提升其接受度”,从而达到余教授所谴责的占有“诗意的正义”的目的——请相信我在如此严肃的诗歌问题上不会开玩笑,那些在中国大陆诗歌圈子里混了些年头的诗人,都会为我举证。

       我没有能力回答网民提出的“这到底是种族主义、白人特权,或者说仅仅是一场闹剧?”这样具有“美国特色”的问题,也很难对“哈德森不道德的策略是否也暴露了文学生态系统上的瑕疵呢?”的疑问予以肯定或否定。如果存在“文学生态系统”,我知道的只是,它从来不是、也不可能是完美无瑕的;它是一个异常复杂的“人工系统”:“人为”是我们认识文学的出发点。

       对诗人哈德森的道义谴责当然是必需的,但我不愿像余教授那样扫大家的兴致,并由此推定他的诗歌是“水货”。写作者以“冒充”的方式,获取本不该获取的“诗意的正义”,这是诗歌相当有趣的一面,包括“诗意的正义”说法本身。◎ 魏天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12-28 21:24 | 只看该作者
有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8 21:33 | 只看该作者

问好梁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5-12-28 21:37 | 只看该作者

新年愉快心想事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12-29 19:25 | 只看该作者
(香港)雪米莉

这个名字曾在书店里经常看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23 08:32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