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5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飞地》:探索独立诗刊大格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15 20:4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明利 于 2016-7-15 20:42 编辑

《飞地》:探索独立诗刊大格局


诗人张尔主编的《飞地》丛刊。(受访者供图)   

       据深圳商报2016年07月15日讯 记者 刘娥 在本土诗歌丛刊中,由诗人张尔主编的《飞地》丛刊具有超强的探索性。它着眼于汉语诗歌,推动汉诗向其他语言的译介;与此同时,“飞地全媒体”的图景正在不断构建。《飞地》以自己独有的精神实质与抱负,探索着独立刊物所能达到的格局。

       政府支持催生《飞地》

       《飞地》创办于2012年5月。对于张尔这样对诗歌有着迷一般狂热的人来说,《飞地》有着他对中国当代诗歌的满满情怀。

       张尔告诉记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当代诗歌环境参差不齐。在大众眼里,诗歌总是在有狂欢、负面东西时才有人关注。而当时的中国当代诗歌在当代文学领域,乃至世界文学领域的成就均有目共睹。由于自身从事诗歌创作,张尔希望能够通过办诗刊,对当代新诗的整体面貌进行阶段性判断和梳理,创立新诗评价标准,将属于汉语的当代诗歌呈现给读者、诗人、评判家和未来。

       深圳作为移民城市,人们在经济的热土上生活,内心更需要精神的土壤。张尔表示,“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越来越多作家和诗人相继来到深圳。异乡人在深圳,需要文学创作来小结内心和现实的冲突。”本着为当代诗歌“正名”的初衷,上世纪90年代来到深圳的张尔深切感受到了这片土地上的蓬勃生长的诗歌气息。

       2009年,张尔创立《诗林》双月号,这是《飞地》的前身。接下来的三年,《诗林》面临经济困难,张尔只能另想他法。2012年,张尔与深圳出版发行集团总经理尹昌龙谈到合作创办以书代刊的《飞地》。得益于深圳市政府在文化产业方面的政策,《飞地》有了持续发展的资金支持。2013年,《飞地》申请了文化产业宣传基金,获得十余万的资金支持,第二年的申报也顺利通过。“深圳在这方面的政策是了不起的。如实申报递交申请,评审流程规范,评审机制公平,资金也较为稳定。”

       促进汉语诗歌对外交流

       除了对当代新诗的整体面貌进行阶段性判断和梳理,《飞地》还寄望将中国当代诗置于可供国际同行阅读、参照、交流的愿景,尤其是汉语诗歌的对外交流方面。

       2014年6月,《飞地》团队应La Traductière(《翻译构造》杂志)及第37届英法双语诗歌节的邀请,组织多位中国青年诗人前往法国进行为期十余天的访问交流。在法期间,《飞地》及飞地书局独立出版作品在巴黎诗歌市场展出。此举被称为中国诗歌独立出版物“走出去”的上佳案例。

       为了让国际同行了解中国当代诗歌的发展面貌,《飞地》由创刊伊始设立“视野”栏目。张尔告诉记者,此栏目每期由两位中国诗人与两位外国诗人的诗歌进行英汉比较阅读,进一步明确了《飞地》的国际视野。

       不久前,美国康奈尔大学汉学家Nick Admussen也开始为《飞地》推荐当代英语诗歌,其后又有复旦大学王柏华教授领衔的“望道翻译计划”参与了较为具体的英诗汉译工作。《飞地》也如期寄至欧美以及日本等国的汉学家、学者和诗人之手,为国际同行了解中国当代诗提供了可资阅读与研究的图本。

       搭建全媒体平台

       《飞地》的抱负并未止于在汉语诗歌的阅读层面,更有兴趣染指新形态传播方式,比如对新媒体的重视、对诗人手稿影像音频等的收集,以及在图书装帧上的创新。现在的《飞地》,在构建自己的“飞地全媒体”。

       张尔介绍,飞地全媒体是基于强调纸本阅读前提下的综合体,目前主要包括涵盖当代诗歌、文学批评、哲学理论、当代艺术等领域的纸媒《飞地》;以自主策划与独立出版为基础方向,选题涵括诗歌、小说、文论、艺术领域的原著、译著及经典作品的飞地书局;致力于当代诗人写作履历、诗歌文本、历史图片、影音资料等档案的梳理与建设的飞地影像局;为当代诗与公众之间建立对话媒介的飞地之声(系列讲座);与此同时,飞地官网、微博、微信公共平台、豆瓣小站成为线上传播的主要媒介。未来,飞地还将拟建成一个可供国际化多语种诗人申请驻留计划的写作与翻译交流项目。

       《飞地》还有更为高远的理想和抱负,即《飞地》丛刊主办者策划的一系列诗歌和艺术活动,譬如讲座、沙龙、“新诗实验课”等,还有依托于注册在香港的飞地书局来操作的“飞地书局出版计划”。同济大学哲学系博士茱萸评价,倘若这些抱负能得到切实践行,《飞地》将成为综合性的文化象征体。

       谈及未来的“飞地”,张尔表示, “飞地将基于一种全球化视野,建立起一个面向持久与未来的诗歌对话格局。它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代国际诗歌场域最为鲜活的一面,立足深圳飞地、诗歌朝向未来,这是我们作为一代深圳人的共同理想和命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6-7-16 15:28 | 只看该作者
大好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10 19:00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