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0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注】北岛,远离与归来(组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18 11:2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注】北岛,远离与归来(组图)




                              图片为北岛跨界艺术展作品

  据工人日报2016-07-18讯 7月17日,北岛首次跨界艺术展《缘起与归来》,在北京751艺术园区落下了帷幕。与诗人沉默甚至有些木讷的性格相似,为期近3周的展览也因为低调略显小众。毕竟,这位上世纪80年代的诗人,淡出国内公众的视野已经多年。

  但事实上,从去年起,久违的北岛开始频频往返于内地与香港之间。这一次,与他一同归来故里的,不仅有诗歌,还有绘画、照片以及他始终坚持的——远离商业的精致文化。

  一

  在我和世界之间

  你是海湾,是帆

  是缆绳忠实的两端

  你是喷泉,是风

  是童年清脆的呼喊

  ——北岛《一束》

  除了用绿草拼凑出的诗句占据了整面外墙,站在“凹空间”的门外,再也看不出这里正在举办展览的痕迹。虽然早已过了10:30的开馆时间,但大门依然紧闭,似乎毫无迎客的迹象。

  试着按了两次门铃,有工作人员缓缓走来应答。“请问今天可以参观吗?”本已做好了吃闭门羹的准备,对方却热情地回应:“可以的,请进。”把记者让进房间后,复又关上了大门。

  作为一个文化符号般存在的人,北岛的首次跨界艺术展,就是在这样低调、安静的氛围中进行着。

  但6月29日的开幕仪式却十分热闹。邬君梅、程琳、崔永元……众多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在80年代经历青年时期的嘉宾都以朗诵北岛诗歌的形式,向诗人致敬。《是的,昨天》,《很多年》,《红帆船》……许多当年被背诵、誊抄的诗歌,又重新“发声”。

  那个年代写诗的,不止北岛。诗人西川曾说:“在上世纪80年代你要不写诗,那你简直就是一个很荒唐的人,因为全国青年都在写诗。”

  1978年,北岛曾与朋友在北京玉渊潭公园举办过两次诗歌朗诵会。据他后来回忆,第一次听众有四五百人,第二次增加到近千人,“我们请了一些年轻人帮我们朗诵,其中有陈凯歌,他当时还是电影学院的学生。”

  而作为中国诗坛的晴雨表,创刊于1957年的《诗刊》,发行量曾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达到54万份的顶点。许多当时全年花销不超过20元的年轻人,省吃俭用也要挤出两元三角钱的订阅费。

  但当朋友们最早提出“把诗歌、绘画、摄影作品做成跨界展览”时,北岛并没有太大的信心。对他而言,绘画只是为由于中风而受到严重影响的语言系统寻找到的新的表达渠道,“他自己觉得这些画既没有出众的质量,也没有足够的数量,并不足以支撑起一个展览”, 作为此次展览的组织者兼策展人聂鑫告诉《工人日报》记者。

  但当北岛真正接受了这个想法,就变得格外认真起来。长达半年的沟通、准备,最终呈现出了不到80件的展品:10副水墨画,4副铅笔画,27张照片,11首手抄稿,30多年前的诗歌原稿,翻译为各国语言的诗集……每一件的选择,他都亲自参与。

  二

  一切都是命运

  一切都是烟云

  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

  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

  ——北岛《一切》

  玄关的墙上挂着三首诗歌的手抄稿,诗人的字迹清晰、瘦削,与他本人清瘦、端正的外形如出一辙。

  “其实手抄稿本只有10首,北岛一开始并没有选择《回答》”,聂鑫指着从笔墨颜色到抄录时间都与众不同的《回答》告诉记者。据她透露,多年以来,北岛一直试图与这首“代表作”保持距离,“只是开展前架不住身边人的软磨硬泡,他又临时誊写了一遍。”

  不是周末的上午,751艺术区显得有点冷清,“凹空间”里更是久久不见一个人影。聂鑫还记得,整个筹备过程中,这个在她看来“更像个老派知识分子”的诗人只对展览提出了两点要求:其一,要做一个能带来思考的展览;其二,千万不可商业化。

  “守着北岛这么大一个‘IP’,我们还真做到了非商业化”,她笑着说。

  只是在现在这个时代,诗歌与商业化隔绝,既是一种主动选择,也是一种被动的仅存选项。

  “这些年,我有些沮丧”,在开幕仪式上,朗诵完《一束》,53岁的崔永元提起了自己刚接触诗歌的时候。他说,上世纪80年代的人没有现在富有,但内心却比现在充实,“一个国家或者人群的聚居地,它什么都好,就是不能产生诗,这真让人挺绝望的……所以我们宁肯失掉一些什么,换回来我们的诗歌。”

  以诗歌为代表的精致文化的失落已持续了很多年。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的鼎盛期,与商业化格格不入的诗歌遭到了迅速而坚决的抛弃,进入新世纪后,《诗刊》的发行量一度跌落到了两万份。

  对此,从上世纪70年代一路走来的北岛,曾给出过非常直白的总结:“商业化浪潮到来前的空白,诗人戴错了面具:救世主、斗士、牧师、歌星,撞上因压力和热度而变形的镜子。我们还险些以为那真是自己呢。没两天,商业化浪潮一来,卷走面具,打碎镜子,这些误会再也不会有了。”

  上世纪80年代的狂热被卷走、被打碎,北岛对诗歌,尤其是对中文诗歌的坚持却一直存在。2009年起,定居香港的北岛开始隔年举办一次香港国际诗歌节。他曾把这件事比喻为“在水泥地上种花”, 到明年,这朵花即将迎来5周岁的生日。自2011年起,他也频频回到大陆参加诗歌推广活动,在青海湖国际诗歌节、汕头大学国际诗歌节、杭州“大运河国际诗歌节上”,都出现了他的身影。

  诗歌,让北岛和许多像他一样的人找到了原初的动力,就如崔永元最后所说:“刚才碰到北岛先生,我问他沮丧吗?他说他不沮丧,他有很多事情在做。”

  三

  当守门人沉睡

  你和风暴一起转身

  拥抱中老去的是

  时间的玫瑰

  ——北岛《时间的玫瑰》

  时间走到下午,“凹空间”的门铃开始时不时响起,展厅里也多了脚步窸窣和压低嗓子交谈的声音。

  “不仅像我这样的80后不了解北岛,即使是我身边70后的朋友也很少听说有读诗的。”32岁的张小姐是被外墙上诗歌的落款吸引进来的。说起北岛,她能想到的只是“《回答》”与“那个时代的诗人”两个概念。

  好奇心驱使,是很多与张小姐相似年纪的人踏入展厅的原因。他们在这里第一次看到了北岛的绘画和摄影作品,也第一次读到了他除《回答》以外的其他诗作。“我好像是从后往前走的,先看到了他的艺术作品,才想要去深入了解诗人所经历的时代和他的作品。”摩挲着刚买下来的诗集,张小姐对记者说。

  尽管足够低调,但在展览的3个周末中,“凹空间”还是迎来了比预计中更多的参观者。“最好分辨的是那些看上去50岁上下的观众,他们往往都是北岛多年的诗迷,看到展览信息后按图索骥专程找上门来”,在聂鑫看来,这些人在展厅里看到的,是属于自己青春的回忆,他们甚至比解说人员还要清楚每一件展品后的渊源。

  让聂鑫感到意外的,是那些来艺术区过周末的20多岁的年轻人。“姑娘小伙们往往是先就着外墙上的诗句拍照,听说里面可以看展览后,一群人就欢呼雀跃地涌了进来。”


  据聂鑫介绍,展览中途,北岛曾向她打听过什么样的人会来参观,当他得知主要观众是由年轻人构成时也显得十分惊讶。“他们中大部分人几乎是从零了解北岛,了解诗歌,但从他们的脸上我能看出,即使是最不食人间烟火的诗歌,好的作品照样可以跨越时间,打动人心。”

  离开之前,门铃再次响起,一对年轻的父母带着尚年幼的孩子走进来。“请问这里是北岛跨界艺术展吗?”

  “是的,欢迎随意参观。”

  或许,正如北岛所说“如果远离与回归是一条路的两端,走得越远,往往离童年越近”。

  而那些缓慢、精致的文化,也从未真正远离。(本版制图:李法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6-7-18 12:38 | 只看该作者
北岛回来,诗歌苏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7-18 14:08 | 只看该作者
张远浩 发表于 2016-7-18 12:38
北岛回来,诗歌苏醒。

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7 04:56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