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白兰地 于 2016-7-24 23:20 编辑
反季节尖叫
◆欧阳福荣
已经是很长一段时间了,我实在是也很想尖叫一回。
可是当下不是正流行着这样的一说:宝宝心里苦,但宝宝不说。虽是网络语,虽是玩笑话,不过我还是要借用一回于此处的戏说。于是我很多时候话到了嘴边,想想还是算了罢。
简单点说,就是在寒冬腊月可以吃到六月天光才能吃的青瓜西红柿,便可谓之为反季节。至于尖叫,它本是人痛苦的一种喧泄的表现。但是目下有许多奇葩的人正在做着许多奇葩的事。他们并不斯文却在假装斯文,并没有痛苦却要假装痛苦,并没有受到伤害却要假装受了伤害,等等之类还有许多。这样的人,大体可分为三部分:一部分可以说是居心叵测,还有一部分可以定义其为无病呻吟,剩下一部分就是不伦不类了。总体上我们都可以称之为反季节尖叫。
世界就是这样奇怪得很,不是你不吱声,地球就不照常转动。你不说话,并不代表那许多意料中和意料外的事态就不会往前发展。譬如近年来中国人作文这一事,尤其是中国人作中国诗歌,绝对是反季节尖叫之一种。
如今这年头,一个人假使不会吟上一首两首诗,便觉着自个或者别人不是正常人。假使不会写上一首两首诗,便又觉着自个或者别人不是正常的中国人了。这应该就是二十一世纪的前二十年的中国现象罢!
中国诗人与中国诗歌之多,大抵可以去“中国诗歌流派网”和“北京文艺网”两处粗略地统计一下;再林林总总地外加上其他大大小小的非著名的文学、艺术网站,以及部分没有或者不愿在网络上写诗的人,这队伍之庞大,之壮观,实在是不能用简单的数以万计这个词语来彩绘它的了。
确实,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没有人会也不可能会去怀疑她。这一点不可置否,也不容置疑。在这样的一个诗歌的国度里人人都爱诗,都喜欢读诗,这是无可非议的,这是好事。但是一个国家的国民人人都在写诗,而且许多人的热情激情已经到了近乎某种癫狂的状态,这一点是不置可否的。确切来讲这并非是一件可值得推崇的好的事了。
前几日在S城就听到朋友说起了他在城里某区听过的一个讲座,主题是“诗歌在创新语境下的觉醒”。朋友然后还念读了一下当天那个主题的嘉宾的一首诗歌如下:
我爱你的时刻,你不准醒来
你听到一种节奏,叫着你的门/音乐的手滑动/雪开始飞舞/我们跨上蝴蝶/尔后警钟齐鸣/我们陷入无边的焚毁,与暴力/我爱你的地方/开始血流不止
这是湖北作者仪桐的诗歌《我爱你的时刻,你不准醒来》。仪桐小姐就是当日讲座“诗歌在创新语境下的觉醒”的主题嘉宾。记得仪桐小姐的诗写观念是:坚持当下、现场、疼痛,关注先锋诗的困境和可能的前景,强调对个体生命日常生活经验的准确表达。我们从她的诗观里往回走,走到她的诗歌里去,再将她的讲座主题联想起来,一定会发现,这首名为《我爱你的时刻,你不准醒来》的诗歌,它的语境是有了,也创新了,至于有没有觉醒,就得另说了;它也的确书了当下写了现场,是有一种存在感,可是这首诗歌里所体现出来的痛只是一种小痛,无关痛痒的痛,甚至可以说是强加上去的痛。另外从这首诗里,并没有看到先锋诗的困惑,只看到了作者停顿在先锋诗里走不出来的困惑。这也就导致了反季节尖叫之另一种了。
困惑是要时间去化解的。那么我们就来看一看湖南作者何之因的诗歌《时间》,看看她是怎样的对待时间:
时间
一缕晨曦
洒入心田一寸
岁月就从眼前滑过一尺
如疾风在空中闪过
黑夜蒙着脸
与青春倾心交谈
夜色在梦中合拢
飞入星空
看完之后第一个感觉就是生硬。诗文没有很好地切入主题,但又并不完全偏离主题。写这首诗时,我猜想作者应该是正好刚刚失恋,她只是想记录一下当时心情,以诗歌的文本形式来完成,可惜文本不太成功。也许是作者十分向往着的爱情转瞬即逝了,所以她的文本里表达得非常急促,就像她的爱情,还没有开始就已结束了。第一节文本里还在给人一种欲说还休的感觉,刚到第二节突然就什么也没说什么也不想表达便嘎然而止了。作为诗歌,意象很好,但这不能算作是一首好的诗,至少我不太喜欢。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第一节文本里有些句子很精彩。当然总体上还不至于完全是无病呻吟的,只能算是反季节尖叫之又一种。
回过头来我们再来看一看这位江西作者皿成千的《昭奶奶》,他便用时间阐释了我们心中的某一种困惑:
昭奶奶
我见过说起昭奶奶的老爷爷们两眼放光
他们那时喝酒打架迷恋女色,对昭奶奶却不敢作非份之想
画中人,让土匪一样的汉子软成了棉花糖
无情坡,对那段历史揣测了百年仍然没有结果
无情坡,我想象着有位美丽无比的女子在独自等候
昭奶奶与昭爷爷一起赴了刑场,一起被立了空坟
说是舍不下昭爷爷,我想痛痛快快骂一句,天杀的革命
我的昭奶奶,小河边没有你的梳妆,显得如此浅薄
昭奶奶,你若还在,我带孙媳妇给你认认,有没有你年少时的青春
你若还在,一大群曾孙陪你看旧照片
我每次回乡,将捎上左一个深圳右一个深圳
你若还在,幸福和美丽不会死无对证
读着读着,是不是在想,这首诗似乎是诗,又似乎是小说。对了,这个就是小说诗。小说诗,可以谓之它为翻秋产品。何谓翻秋,可看网络解释:“翻秋,即是将当年收获的早稻种子作晚稻种的一种栽培方式。
这样做既可用于早稻良种的加速繁育,又可作为灾后晚稻缺种的补救措施。但由于早稻品种感温性强,作倒种春种植时,前期气温高,营养生长期会明显缩短,影响产量;如播种过迟,出穗开花期又容易遭受低温影响,增加不实率,甚至失收。
因此,倒种春栽培要特别强调适期播种,严格做到短秧龄移栽,重施基肥;同时应适当加大栽插密度,争取单位面积上形成较多的穗数,以弥补穗部经济性状较劣之不足。”
从皿成千的整首诗来看,似乎并无大铺排,但故事丰满,人物丰满,场景也丰满,这是小说必备。作者将小说以诗歌的手法呈现,这就很好的运用了倒种春这样的技巧。作为诗歌,作者最绝的是使用“昭”这个字。作者首先道破了“昭奶奶”的痛,往深处去,便可见到作者要昭示的并非只有“昭奶奶”一个人的痛,而是大地之痛以及大地之上一切事物的隐痛。以观通篇,虽然美,结尾也用“死无对证”这样好的语词来达到语境的绝妙,可惜的是没有看到美的诗句。这样的作品,是翻秋的成果,当然不能定义其为反季节尖叫。
反季节依然在流行。尖叫依然在高潮。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可以继续忽悠自己,接着打瞌睡。然后看着吃着用着反季节产品,接着尖叫。
二0一六、七、一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