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深于相爱
魔约
爱情先让我们在一起,适应黑暗。
爱情把我们分开,把我们关到了同一棵竹子挨着的两节,她在我的头顶想我,我在她的脚下想她。
她倒立,头向下想我。我们想要亲吻,我们被关节隔开。
竹子一年比一年生长得旺盛。
竹节里是那么的黑,黑的我们只能看见我们自己,只能想自己。
我们彼此忘记了爱,忘记了彼此。我忘记了她在我的头顶,她忘记了我在她的脚下。
竹子一年比一年生长得旺盛。
我们做着陌生的邻居。除了我们这两节,另外的竹节里关的都是肥胖的时间。它们吃爱情迅速发胖,再也瘦不下来。
一只虫子蛀进我的黑暗,我请求它咬开我的头顶的关节。她掉落下来,我们夹在一只虫子中间。
我们惊异地看着对方,对方是一团比黑更黑的黑,只有虫子的眼睛亮着。我们睁大了眼睛。
竹子一年比一年生长得旺盛,想要开花。
(选自中国诗歌流派网论坛90后诗歌栏目2014年7月17日)
【魔约,本名余红兵,男,1991年生,河南信阳人。2012年7月12日注册中国诗歌流派网,现为金牌会员】
诗魔与志摩虽然只有两字之差,实际上意思一样。我今天凌晨两点五十起床,一看表,02:50,我对时间的敏感程度高于诗歌,甚至高于文字。要是有人问我我是北大哪个教授,我只能说,你误会了。当我们把魔约的这首现代新诗,从叙事文的分析角度去理解的话,他无疑是在讲故事。
一个凄惨的甚至有些颠覆我们的传统观念的故事。先习惯黑暗,就像先习惯床一样自然。想到黑暗我就会想到床,想到脏话就像想到骂人一样。故事里只有男主主角,其他的都是吞吃爱情的怪兽,这一男一女就像亚当与夏娃一样。竹子要开花,那为什么上帝还要派他的亲身子下凡?答案是很明了的!
就在我要奋笔疾书,刚想到“竹子”与“关节”与“爱情”的关系的时候,我把“奥运女将”看成了“奥运女鬼”。“除了我们这两节,另外的竹节里关的都是肥胖的时间。它们吃爱情迅速发胖,再也瘦不下来。”我跟聊友调侃说,我在北大讲学时,总是这样,我的课上就是有人习惯吃零食。而且,真的有可能再也瘦不下来。“食髓知味”,要是我,作为北大教授,早点开窍就好了。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黑暗。宇宙中有两种物质,一种是暗物质,一种是光。大多时候,我们是看不见宇宙的。因为有光,白天,我们只能看得见太阳想让我们看见的一切。光到达不了的地方,或是说,光无法穿透的物质,在概念上我定义它为暗物质。我学过周公解梦,读过弗洛伊德的关于梦的巨著。我觉得吧!潜意识上,诗人认为自己是条虫子。吞吃黑暗,我认为这是无意识的。假如上帝之手,真的把我们关进黑暗,同时又让我们的爱情分清公母,我只能也像我们装逼的大诗人学习,轻吟:“胸平不怕情郎醜”云云等等。
爱分多种,现代的电视编剧一直在普及。魔也有多种,现代的玄幻小说家也一直在普及。诗人也有许多种,我在这里普及一下。古有“骚体”沿袭至今。至汉末两晋之时出“五言”,前有四六句,后接隋唐,律风大盛;后至宋,佳律名句,传唱较多;唐宋之后,当属元曲,明清小说兴起,占据了主导地位。明清后,再无诗人。民国时期,鲁迅已小说,徐志摩已新诗,开新文化之先河;新诗至今,不过百年传承。新诗代表首推徐志摩,后朦胧诗时代,仍有人奉这位新月诗派代表诗人为“朦胧诗派”始祖。容百家之长,百年新诗,分裂、破碎、融合。大体两类:体制内,体制外为一类;非诗与真诗为令一类。当然,假如就像划分黑夜与白昼一样简单,划分诗歌,诗歌只能是两类,也可以像划分男女一样,把它划分为男,或是女。从生殖器或是文明些用词用外阴来区分,性别上男女的比例最大。
竹有节,因此称竹,唯君子之喜爱。不过这不是爱情。这是家国之爱,恋物之爱,不成癖好,但是没有批评之需要的。我说人间大爱,唯《爱深于相爱》。“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颠颠覆覆。”一个吻,说明不了什么。那些受不下来,只能以博爱视之,主席有“一万年太久,之争朝夕”一句。用在耍流氓上,同样是“瘦不下来”。竹节可以被虫子啃噬,人心同样如此。心中没有阳光,看任何事物当然都是黑暗的。但是,透过事物的本质看问题,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得到。比如我。“竹若有情竹亦老,人间魔道是沧桑。”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推倒一篇经典太容易了,每位有良知的诗人,都在寻找,或说找寻。只是我们如何定义自己是哪类人呢?食髓知味,欲罢不能。真正能够战胜魔道的有几人?不是说,金庸说“明教”都是邪徒它就是邪教。邪教自然已“明教”自居,这君子当然也以小人之风自持。爱了,请深爱。这些时光带给我们的黑,可能要用一辈子才能洗去。“爱深于相爱”,多么矛盾,多么无辜。假如我有神抽能力的话,我觉得在北大讲堂上,我应该去细致的划分某些问题。比如上帝之手,为什么把自己的爱情,也交给基督。心魔不除,如何成魔?成魔了,也只是别人的傀儡。中原之地,多豪杰,正话反说,不可取。明褒暗贬之音,奉承阿谀之能,实为妙。妙啊!语言之魅力。
《圣经》上都有错误,那么魔约的错,不是一句反语就可以解释与推脱的。给我一个女人,我能创造一个民族。这种传承结构是不可取的,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这种近亲结合比比皆是。我认为诗歌,应该是意识流的。不能给人直观上的美,就是一种不纯粹。当我们要靠意识去理解一首诗歌,从出只觉,它的本质再美,也是缺少实质上的新的。读《爱深于相爱》不如看《梁山伯与祝英台》来的痛快。这是什么?这是探索,对生命的一次探索,对新诗前景的一种探索。近亲繁衍,只会失去新诗的多样性。我鄙视这种夹缝与夹缝间的默契,就像鄙视变性人一样。我觉得没有什么是他们不敢做的,《爱深于相爱》形成悖论之前他就是吊轨的。朋友之爱能与父母之爱相提并论吗?齐白石临死之时都想娶20几岁的女人。“衣带渐宽终不悔”。现代体制,控制的只是人类16岁之前的性行为。你不能20好几了还抱怨体制。这是很那啥的,你知道吗?隐语也好,暗喻也罢!实质上,你连莎士比亚都不如。唯批评彰显人生之高度。我认为,诗歌就是这样,在这些逗逼手中失去其原有的或是说固有的诗之语言的。日本有条虫,你不能以为日本人可以掌控虫,你就可以在诗里表现为自己也可以。荒诞与悖谬还是容易区分的。
要问我为啥有那么多错别字,因为我想给自己一个改过的机会。
2016.08.09凌晨两点五十几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