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 国风 王风 葛藟》
绵绵葛藟,在河之浒。
终远兄弟,谓他人父。
谓他人父,亦莫我顾!
绵绵葛藟,在河之涘。
终远兄弟,谓他人母。
谓他人母,亦莫我有!
绵绵葛藟,在河之漘。
终远兄弟,谓他人昆。
谓他人昆,亦莫我闻
白话大意:
连绵不断的野葡萄
长在河岸边
我那远方的兄弟
却在称呼别人为父
称呼他人为父
从此不再顾念我
连绵不断的野葡萄
长在河水边
我那远方的兄弟
却在称呼别人为母
称呼他人为母
从此忘了我
连绵不断的野葡萄
长在河水旁
我那远方的兄弟
却在叫别人哥哥
称呼他人为兄
再也不理我
王风一般认为是东周时期洛邑一带的民歌,平王东迁后以洛邑为王城,因此洛邑又称王畿,王风就是在东周王国管辖之下的区域内产生的民歌。东周时期周王直接统治的区域,大致包括今河南的洛阳、偃师、巩县、温县、沁阳、济源、孟津一带地方。“王风”就是这个区域的诗。
这首诗歌以植物起兴,讲述了一段凄惨的家庭悲剧,诗歌中提到的似乎是一个分裂的家庭当中少年与兄弟因过继或改嫁而导致兄弟不亲的悲剧,但奇怪的是,诗歌只写了兄弟之情丧失的悲痛而没写于父母分离的悲痛,如果是母亲改嫁,似乎与母亲分别的感情应该提及才对,如果是过继似乎不值得兄弟之间如此痛苦。
词目:葛藟 又称“千岁藟”。落叶木质藤本。叶广卵形,夏季开花,圆锥花序,果实黑色,可入药。 (俗称“野葡萄”)
虽然诗歌开头说葛藟生长在水边,但实际上葛藟主要生长在山地,“在河之浒”可能含有生非其地的象征性。而葛藟这种植物并不是一般农家种植的农作物,周代使用葛藟主要是酿酒,一种贵重的果酒名叫“秬鬯”就是以葛藟为原料酿造的。后世作为君主赏赐重臣的九赐之一,“天子亲耕,粢盛秬鬯以事上帝,故诸侯勤以辅事于天子。”
从诗歌内容看,这首诗歌不太像现实中真正流传的民歌,因为内容太具体很难传唱。一般的老百姓遭遇这种兄弟别离而又不父子或母子别离的情况毕竟少见,这种感情不具备普遍性
而且其中提到的植物也显得过于贵族化。对于这首诗歌《毛诗序》的解释是:“《葛藟》,刺平王也。周室道衰,弃其九族焉。
朱熹在《诗集传》中认为:“世衰民散,有去其乡里家族,而流离失所者,作此诗以自叹。”
毛公的看法一贯地认为诗经中的诗歌都是影射政治,不过在这首诗歌中个人倒是认同毛公的观点,因为如果把这首诗歌当作一首真正的民歌来看显得过于怪异。
但如果是士大夫借民歌之名而写周人迁徙的惨状倒是十分贴切。因平王东迁,按竹书记载实际上是与携王兄弟争位,而平王最终在晋宋卫等国协助下杀死携王而居洛邑。用这首诗歌中的兄弟离散来比喻平王携王的战争与当时民众被迫离开镐京迁到洛邑的惨状是比较吻合的。
据史记观点认为周幽王死于犬戎攻破镐京,而竹书观点是幽王想要改立太子而和平王冲突导致周内部发生战争,幽王与后立的太子携王实际是被平王所杀。
这一记载可以解释为何平王要舍弃镐京而迁徙到洛邑,而原镐京大片国土归于秦国,以及秦国与当时姬姓诸侯的紧张关系。
这样的话随平王迁徙的贵族士大夫不得不因战争而背井离乡和亲人离散,其感情和诗歌中提到的悲痛之情是吻合的。而平王携王之战与诗歌中提到的兄弟互相不亲的惨状也具有对应性,迁到洛邑的士大夫假借民歌抒发对战争与迁徙的怨恨也就可以理解了。
这种情况在汉代还再次出现,西汉·司马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汉文帝(刘恒)弟淮南厉王(刘长)谋反事败,被徙蜀郡,途中绝食而死,“孝文十二年,民有作歌歌淮南厉王曰:‘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
附带说一句,《水浒》的名称来源于这首诗歌中的:在河之浒。而《水浒》的结局似乎也意味着江湖兄弟情的离散,与这首诗歌的主旨似乎具有某种对应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