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1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与故土的相互寻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1 18: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与故土的相互寻找
——读杨金中组诗《我是故乡,散落四方的字句》
宫白云

  我记得法国超现实主义诗人勒韦迪说过“我们不是创作诗。我们是写诗,而且冒着失败的危险。”在我看来,对诗歌的阅读批评也要“冒着失败的危险”,所谓的“批评”意味着对诗人的内心思想甚至灵魂的一种大胆“入侵”,在这样的阅读中,尊重常常表现为一种僭越与冒犯。而这种“僭越与冒犯”只能是发生在那些值得去“入侵”的作品之中。而许多值得去读的作品并不是没有产生,只是它们还没有与阅读相遇,进一步说,它们击中阅读者的时刻还没有在恰当的时刻到来。西班牙诗人希梅内斯曾说:“诗歌的职能最终只有一种作用:深深地沁入我们的精神圣殿——那里有灵魂最彻底的隐情和孤独——帮助我们实现在内心深处揭示人生本质的愿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阅读他者其实也是在阅读自己,从他者身上寻找到自己,呼应着所谓的“精神血缘”才是阅读的终级所在吧。对我来说,这种阅读的恰当的发生常常是不经意的。最近通过对福建诗人叶逢平转来的杨金中诗的阅读,感觉一种大胆的“入侵”又一次到来。虽然杨金中的诗我是初次阅读,但他诗中的那种语言本身的力量牢牢地吸住了我的眼球,我惊异于他表达方式的别出心裁。不事喧哗中沉潜着一种理想主义和无可捉摸的痛感,显示出一种不同凡响的心灵禀赋。想象也极具个性,新奇、独到的比喻俯仰皆是,切入的视角完全出乎意料,并有着内部彼此盘根错节的内涵,分寸感极为准确妥当,既有实实在在的支撑又有天马行空的超越,称得上是经由个人内心完成的共性的典范。
  读杨金中的诗,不知怎么总让我想起勒韦迪,杨金中诗的风格也有些如勒韦迪“具有具体性、反理性和神秘性”的特色。勒韦迪曾说“诗歌不仅仅是才智的表演。诗人写诗不是为了消遣,也不是给某些读者解闷。诗人的心灵充满着忧虑,他挂虑着那些不顾一切阻碍,把他的心灵与外部的可感世界联系起来的依赖关系。”我感觉勒韦迪这句话用在杨金中身上,很是恰如其分,他的组诗《我是故乡,散落四方的字句》就是印证。在他的这组诗中,故乡正是他心灵的挂虑与依赖。“尘世如杏雨披残,人们有时衣冠半袖//草木之国,悲伤是各自背负故土/寻找春风之眷顾”(《草木之国》);“万物运行有代码,你我额头上镌刻着的/尽是些细碎,却深刻入骨的,旅痕”(《时光记》);“我自异乡归来,形同迂回的风/拂过故乡的屋檐,学会,从高处俯视//并仰望,更高远的天空//溪流长着行走的脚。蓝天之下/我想我是故乡,散落四方的字句/路有环迴曲折之苦,人们自此来去”(《苍茫书〉)。记得最初读《苍茫书〉这首诗时,我在“我是故乡,散落四方的字句”这一句前停留好久。我反复咂摸着它的滋味,并感到一个被无限放大了的痛感的磁场把我深深地吸入进它的中心,在那里,我捡拾着他“散落四方的字句”像捡拾我自己故乡的山山水水。诗人仿佛不经意就写出了一种共有的“游子”的形而上,它表现出一种“人与故土的相互寻找”,故土在游子的心中永远是一种存在的源头,因此,诗人发出“很久了,苍生卸下的雨水,/在门前低走。我看见,白云自此而过/群山长着一副,苍茫的骨头”(《苍茫书》)。正是诗人的这种主观的故土情怀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了一个游子渊然而深的心境。
  可以说对故乡的诗写在当下越来越具有母题的意味,它有效地抵御着一些无根的虚无的写作。但如何跳出大众的视角写出新意,是许多诗人都在努力做的事情,而杨金中无疑是其中做得相当出色的一个。他诗中的故乡不是单纯的那种原始状态的乡村或某些景观的描绘或呈现,他的诗中能体会到这些但他不是直接的呈现,这些仅仅只是一些元素,故乡在他的诗中上升为一个具体而宏大的象征。所以在他眼里“故乡是船底的一块舢板/在流水中,将自己寄送远方/月色掠过船舷,人们在黑暗中辨别彼此/如同异乡擦肩而过的人们/于族谱中相互指认”(《在福田古渡口》)。诗人透过“舢板”的绝妙比喻,微妙地表现出一种“寻找”的九转回肠,它产生的效果蕴藏着说不清楚的魔力,仿佛每一个字都有灵有性,让人从内心生发出共鸣与感动。而当下的许多诗歌都缺乏这种本真的内在感动,一些虚张声势不疼不痒无病呻吟的诗歌不近不远地拒斥着读者的阅读。能让读者好好静下心来去阅读的诗歌真的不容易捉见。而杨金中的诗不仅可以让我们静心地反复阅读而且还会产生一种真切的共鸣。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与情结,而杨金中的故乡情怀不仅真切铭心还别有一番味道,如他的《风吹故乡》和《老屋》,“一个人负笈远行/如同离群之水,心怀升腾之念//因此,请原谅白云的罪责/就像群山原谅小路,夜色原谅夕阳/而白云遥望大地,如同游子遥望着故乡”(《风吹故乡》);“稀落的门牙不堪咀嚼,一开口/陆续吐出的人们,成了我/比邻而居的亲人,擦肩而过的外乡人”。这样的诗句满汗的寻找与充沛着的悲悯以其特有的回旋让人心碎与心痛。他努力探索着自己的内心,把他思想感觉的波动借助于客观事物的认识体现出来。对于生活于异乡的诗人杨金中来说,故土和家园,是他随时都需要的情感源地与前行的照亮。“南行的孤燕于细雨中勾勒家园/去国的游子,聊借片瓦加身/旅程是穿肠而过的蚀骨毒药/命定了一个人,对故地的单相思”(《南方之南》),而他“深潜的血脉里,藏有隐秘的河流”(《南方之南》)。故乡在杨金中眼里,不是空泛的概念,也不是语言的乌托邦,它是一个具体的特定的存在,他在这个具体存在中打破与重建,寻找与体认,转换与沉潜。而我看见“黄金在天上舞蹈,命令我歌唱”。
2016-10-19于辽宁丹东




我是故乡,散落四方的字句(组诗)

杨金中


苍茫书

我口语的家乡,山峦是连绵的咏叹
平声部略带上扬——
这些词语陡峭,约略稍欠修辞

我自异乡归来,形同迂回的风
拂过故乡的屋檐,学会,从高处俯视
并仰望,更高远的天空

溪流长着行走的脚。蓝天之下
我想我是故乡,散落四方的字句

路有环迴曲折之苦,人们自此来去

——年齿尚小者,如我,一侧身的瘦
装订着,异乡人的离愁

很久了,苍生卸下的雨水
在门前低走。我看见,白云自此而过
群山长着一副,苍茫的骨头


在福田古渡口

困守山里的人们,在这里
找到出海口
从此他们的血脉,嫁接了大海的咸味

而茶叶倦缩于炉火
如乡人复刻着祖辈的干瘦
每挤出一滴汗水
距离成熟便近了一分

生活似茶水入喉,跌宕千迴百折
故乡是船底的一块舢板
在流水中,将自己寄送远方

月色掠过船舷,人们在黑暗中辨别彼此
如同异乡擦肩而过的人们
于族谱中相互指认


风吹故乡

一滴水的救赎,是置于河流之外
把自己烘干
从此它与土地,多了一场大雨的距离

一个人负笈远行
如同离群之水,心怀升腾之念

因此,请原谅白云的罪责
就像群山原谅小路,夜色原谅夕阳

而白云遥望大地,如同游子遥望着故乡
在风向里,逐渐走失


老屋

是一只鸟儿衔来的种子吧
在这片土地上扎根,发芽
繁衍出,树一般的脉络,枝繁叶茂

闲时,它伸出的枝脉连绵四方

节日里,它也会缓缓收回触手
细数身体里,这一季的开花结果
点燃袅袅香火,感谢天恩

季节来临时,一些细微的风
摇落的树叶,化身为
厅堂里端坐着的祖宗牌位

而最终,鸟儿也会纷飞四散
如同老屋,破败如斯——
稀落的门牙不堪咀嚼,一开口
陆续吐出的人们,成了我
比邻而居的亲人,擦肩而过的外乡人

南方之南

一条路穷于荒野,如同一个王朝
潦倒于青史
盛大和荒凉,是它体内的两个孪生词

南方之南,流水的筵席去势已远
将军将家书寄往清明
石头上镌刻着的耿介之骨,宿命里写着愚忠

——好在他的血脉里花开四朵,分别割据了
祖国的四个方位

南方之南,南行的孤燕于细雨中勾勒家园
去国的游子,聊借片瓦加身
旅程是穿肠而过的蚀骨毒药
命定了一个人,对故地的单相思

南方之南,懦弱的王族,冠与了国之姓氏
离殇之悲歌,形同断折之舷木

而先人以隐逸应对,命运无情的抽丝作茧
深潜的血脉里,藏有隐秘的河流


草木之国

雁阵随同火车,一路南下
跨过长江北境,温暖便是一组递进词

祖国有两种表情,春风厚此薄彼——
它的一生里,钟爱低纬度生物
如同指针,顺应了磁场

而人行其土,于天地间,缝出的细密针脚
行同他们,交织缠绵的印痕

尘世如杏雨披残,人们有时衣冠半袖

草木之国,悲伤是各自背负故土
寻找春风之眷顾


时光记

白云视风向,为体内之弦
季节显然更谙于世故

赶不上秋收时节的稻子,肚子里依旧空空
那些不经挥霍的天赋
逐渐显露出,泛黄的时序和失水的干瘪

青葱的时光一闪即逝啊,往东走的人
即将错过他的末班车——

那些上了车的人,正向着既定的远方疾驰
车窗外的事物,一步步退却
如卷尺,一寸寸吐出,暗藏的部分

阴与阳逐次交替,黑与白轮番上演
万物运行有代码,你我额头上镌刻着的
尽是些细碎,却深刻入骨的,旅痕

杨金中,男,福建泉州人。诗作散见于《福建文学》《厦门文学》《海峡诗人》《天津诗人》《泉州文学》等文学期刊,作品入选《新世纪诗选》《安徽文学·2016诗歌年选》等选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6-12-22 16:27 | 只看该作者
悦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3 19:3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1 22:42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