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最深奥的道理往往最简单
——在“长河文丛”新书首发式暨济南周三读书会“畅想2017”座谈会上的即兴发言
马启代
很高兴再一次来到周三读书会,先给各位文朋诗友拜年!
周三读书会已经坚持了6年,2000个日夜,300多次聚会,6番春夏秋冬的轮回,风霜雪雨、忙闲哭乐,无一次间断,作为一个民间组织实属难能可贵,真得可钦可佩。事实上,它连个严格意义上的民间组织都不是,但它的自由松散体现了包容大度的文学精神和诚恳公益的人生态度,吸引了一波又一波行业内外的文学爱好者、心有梦想者、不敢沉沦者不约而同地来到这里,甚至还有省内外的名家大腕,我觉得它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气氛、气场和魂魄,又着实可赞可叹。从自发、自动、自为的角度上讲,像这样民间性文化品牌才真正是济南这个省会城市的“文化名片”。李敬泽曾说,都说文学无用,但向往者却络绎不绝,谁也没有逼你。是的,谁也没逼你去爱文学,但这么多颗火热的心脏为之着迷为之倾情,这巨大的魔力和无穷的魅力来自哪里?我想来自我们追求灵魂自我净化和自我升华的本能渴求,这种无私的追求延续着一个民族的文脉。这让我不由得想起宗教的礼拜仪式,汉传佛教中的礼佛、礼经、礼舍利都是礼拜,基督教每周去教堂的诵经和唱诗以及穆斯林每天都要做的礼拜都是学习反省与神灵交心对话的仪式,儒教中国自古有之的礼仪是通过诗教来实现情感和精神洗礼的,所以很多学者把诗歌作为我们这个民族的宗教,尽管它有着更为浓重的世俗意味,但在一定层面上,诗歌给我们的塑造与宗教有异曲同工之处。因此,我看到大年十二鸡年第一次读书会就来了这么多人,老少咸宜、其乐融融,我忽然觉得,周三读书会就是这个充满私欲洪流和铜臭气味的时代人们进行精神礼拜的场所,我们每周一次的周三相聚是爱和美的召唤,是我们洗心面对良善和艺术的朝圣。大家知道,中国从孔子采诗就形成了“礼失求诸野”的文化传统和自救方式,应当说,“心远地自偏”,周三读书会就是在“失道”的时代“寻道”“守道”的文明旷野,有这样一个地方,躁动不安的灵魂和被物质奴役的心灵可得到修养歇息。为此,我祝福大家,也为自己成为一个周三读书会的心仪成员而欣慰。
今晚是张莉娜的诗集《水晶蜜》和王强的散文集《那年,那些房客》的首发式,在这里我首先表示诚挚的祝贺!这两部书都是“长河文丛”策划出版的,其中《水晶蜜》是张莉娜十年前的作品,这本书是她的处女集,另外,她还钟情丹青,是一位书画梦的追寻者;王强曾在“长河文丛”出版过自己的处女诗集《悄悄滴露的心雨》,凭借这部诗集他在2016年获得了首届“长河文学奖”优秀著作奖,还由此进入“长河作家名人馆”,今天他的散文处女集又在“长河文丛”推出,验证了我们“长河文丛”与作者共同成长的理念。就此而论,新年伊始,两部处女集首发,预示着大吉大利。我不是个乐观主义的人,但从内心为他们高兴。大家知道,“长河文丛”一直默默地努力着,为了更好的为“长河文丛”的作家诗人服务,2016年我们不但创办了《长河》杂志,还成立了“北京长河作家俱乐部”,还与广电总局影视推广中心签署了合作协议,目的就是借京畿高地推举自己的作家诗人,目前,“长河文丛”出版的李元辉的长篇小说《汗血宝马》已在甘肃大漠中开机。元旦期间,我们还在泰山脚下的马套将军山设立了“长河马套图书馆”和“长河作家名人馆”。因此,我也欢迎更多周三读书会的文友走进“长河文丛”,尽快成为我们长河大家庭的一员。与周三读书会一样,“长河文丛”也是文朋诗友精神朝圣的殿堂和灵魂洗礼的地方。几年来,周三读书会与“长河文丛”日渐亲密的友谊也佐证着“志同道合”的古训。说了这么多,除了为两位作者和“长河文丛”广而告之,还有就是这两部书都是我做的序,序中说过的话我不愿重复。如果要谈谈文学的话,我想面对这么多痴心不改的文友们谈三个字的体会,请大家批评。我的这些体会来自个人写作和思考的感悟,是针对当下汉语实用化、工具化的潮流和文学界普遍追求平面化、文本口水化和思维玄学化的现实而得出的。司马迁确立的“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就是文字“辞立诚”的汉语美学和精神原则,可惜“假的”“虚的”“恶的”东西与欲望主义合流一直破坏着汉语“知白守黑,有无相生”的“大道”。
因此我今天要讲的第一个字就是“真”,对“真”的理解肯定存在不同的层面和角度,有形而下的理解,也有形而上的考量,如果在美学思维里那就更为复杂,如艾青把诗美学的哲性思考定位在“真、善、美”上,“真”是一切的前提,这在社会学、历史学、哲学和美学上都是如此,艺术也不例外,看你从哪个层面去看,能否看到表面之下的深层。大的不说,就说今天这两位作者吧,先不论他们艺术境界的高低,就其“真”而言,他们是值得肯定的。你看,张莉娜的诗歌有着似真似幻的灵异和魔变,在表达上甚至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她忠实于自己的“幻觉”,没有刻意伪饰自己,王强忠实于自己的生存感受和生命经验,他两个在不同的向度上都守住了“真”的底线。说实话,在一个名利飞扬的世界,能保证不虚妄的书写已经成为作家的首要精神品格。这一点大家只要想一想我们周围有多少奉命文学和颂圣文学在招摇就可想而知了。我倡导的“为良心写作”首先强调说“真话”,当然,我已经多次说过,那是我的精神宣言。梁小斌先生把它提升到诗人所应秉持的旗帜和方向的高度上,在此应向这位命运多舛的诗人致敬。
我想说的另一个字就是“正”字,“正”就是不歪不斜更不邪,就像我给王强说的,写作要守住生命中本质的感动。这不仅是“正心诚意”的“正”,它还需要深刻唤醒自我的良知和正义感,作为作家还要把它上升到人格尊严和文学精神。从这个基点出发,我一再表述过自己的认知,那就是,文学关乎世道人心,所谓人学就是人性之学,真正的写作应从大地与人心出发。除此之外,当下的文坛,特别是诗坛,有这么几种写作所呈现出的倾向是“不正”的,叶延滨曾告诫诗歌作者要“不黑不黄不灰”,我没有给他们冠之色彩,而是认为有这样三种现象值得警惕:一是庸俗化,满足于浅抒情和平面思考的层面,沾沾自喜于发表、获奖和点赞,应当说,对于文学爱好者而言,最初的发表所带来的激励是重要的,但你要想成为一个作家和诗人而不是文字匠人,就要树立高远的目标,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所谓成绩,文学是灵魂的苦役,一生都会在路上,这里更要提醒自己的是不要陷于娱乐化,不要为心灵鸡汤类的文字鼓掌,不要去单纯地以短时间的销量来衡量一本书的价值,当然,五花八门的“恶搞”写作也属于庸俗的一种,口水诗盛行标志着整个民族的精神、道德和审美水准都在下降。因此,娱乐至死的命题不仅仅属于社会学范畴,艺术往往充当帮凶。我这些话不展开讲了,相信有文友听得明白。二是僵尸化,就是那些主张技巧性、纯艺术的写作,有的冒充知识分子,精神麻木,惰性十足,其文本艰涩,故弄玄虚,还总以大师自居,这类写作大多来自高校,我把它看做知识分子自我阉割、自我逃避和自我欣赏的自慰式写作,在此不多谈了。三是体制化,体制化与体制不一样,体制化就是钢筋水泥化,是政治正确的写作,离开“真”很远,还自以为“正”,这类写作因为大多是工作和任务型写作,因为主体不够清醒导致与主流意识价值观高度重合,加上容易得到官方的支持和认可,基本在体制层面享受现世的荣光,对于作家而言,其主体境界和个体意识愈加薄弱,其作品多成为时间的垃圾。自然,体制化是一种精神和意识的固化矮化钝化甚至沙化,与真实的生命鲜活和艺术的野性相背离,事实上,这类写作是无效写作即伪写作,多数加入主流话语的大合唱,最低也是帮闲的行为。但我承认并非身在体制内的作家都是体制化的,民间的很多作者其体制化热情也很高涨,这里面的问题很复杂,就不分析了。
我要说的第三个字就是“沉”字。“正心”才能“定心”,“定心”就要“沉”下来。我曾多次讲过,科技永远向前走,而艺术永远指向后。如果说这是一个平面的比喻,那么我们也可以说,艺术所谓的永无止境并非单指高度,还指深度。因此我可以告诉大家,我这个出版了22部诗文集的人感觉自己不是因为这些书垫高了自己的海拔,而是让我的目光看到的更高远也更深邃,用立体的比喻来说,我感觉自己是不断向着那些美好的过去和深处向下“沉”的。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平心静气、宁静致远,可以解释为“沉”入生命经验的底部,“沉”入生活的细微处,“沉”入名利的枷锁之外。“沉”不一定是慢,气定神闲方能洞开艺术奥妙的大门。如如不动不仅指身,更指心,定力来自对“真”的坚守、对“正”的捍卫。那些离开“真”和“正”的人很快会偏离真正的文学大道,是无法“沉”下来的,误入繁华虚景不过是看到和迷恋上海市蜃楼。冯骥才在韩美林先生的美术展览会上曾说,艺术的来源其实就是两个地方,一是远古,二是民间。大家想一想有没有道理?我看是有的,与我自己的体悟吻合。与作协体制比起来,我们就是民间,当然民间也主要是一种精神,而不仅仅指一个作家的社会身份(其实你的艺术身份也许只有一个——就是作家)。因为官本位思想的流毒作崇,可能你身边的很多人崇尚所谓的“高、大、上”,殊不知,真正经得起时间检验的都是“低、小、下”所构成的作品,因为它们与大地自然、心灵悸动和芸芸众生离得更近,有着同病相怜的血肉之亲。不要把心放在功名利禄上(我并不反对正常的世俗利益),你若立志或者发现自己适合做一个优秀甚至伟大的作家和诗人,肉眼见到的东西都不是最重要的,请相信自己。真正伟大的作家和诗人那怕是高官和富豪(这种几率很少很少),他们最看重的或者最终为他生命标价的还是他的作品(包括他作品所蕴含的人格)。没有几个人达到伟大的境界,不过这样想想,你就会拥有更多伟大的情感和精神感应。何况我们今天就在这样一个洋溢着自由气氛和艺术醇香的文学道场?!
世间最深奥的道理往往最简单,即兴说这些,有点拉杂,但愿对大家有一点启发。除了祝福,我刚才已经对张莉娜和王强表示了祝贺,在这里,面对所有文友,再表达我真心的祝愿,祝愿周三读书会吸引团结更多的文朋诗友、走出更多的作家诗人,祝愿“长河文丛”与大家在2017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谢谢大家!
(本文根据现场讲话整理,略有增删,已经马启代本人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