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绕果或小叙事曲
西楚
1
从郊区回来,我遇到建设者们
在谈论一个花园小区的若干构造方法
我取得其中一种,将其告诉父亲
当时他在家里,对着椿树林
比比划划,立秋对他来说
太重要了,他要趁水分还没散尽前
把木头全部搬回家
2
至于天黑,他并不惊慌
不像我们,必须掌灯,看奥运会
喝啤酒,喝彩或者垂头丧气
他摸黑走路,边吃饭边和人讲道理
他四十九岁,是个年轻的老人
3
春天的时候,他做了一架木梯子
粗糙,但结实,把它搭上房顶
母亲经常从这里上去
种庄稼,摘果子和积雨云
有一天我爬上去,就再也没有下来
4
我前面的小河,水浅
不时发生弯曲,父亲一脚跨两岸
水生物,一闪而过
都来不及打招呼
和熟悉的陌生人一样
每天从门前经过
他们要去哪里,没人知道
5
母亲每天也要到河边走走
弯下腰洗手,然后抬头看我们
会不会偶尔从天上飞过,嘴里念着一个词
“贵阳”。
6
遇上下雨天气,照旧要出门
他们从青草底下走,身子冷,心里热
荡绕果,荡绕果
——读西楚的《荡绕果或小叙事曲》
作者:亚瑟
第一眼读到西楚的诗歌《荡绕果或小叙事曲》时,这荡绕果生生谗了我好几分钟,不知道是什么仙果,让人馋涎欲滴的。诗歌读完了,求证于西楚。荡绕果非是不能吃简直离吃远了去了。原来荡绕果是黔东松桃县北部的一个苗寨,西楚和他的诗歌就出生在那里。在《妖精传》、《奇婚记》里曾反复出现过这个代表了他诗歌发生地的重要词语,连同他的牙果,理老,黛帕达,格鲁格桑等等一起构成了他独特味道的异族气质和乡土情结。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想到故乡就只会出现‘荡绕果’”。这是一个人在距离之外对故乡不可转移的情感定式,而西楚的荡绕果是那么丰富和细致,以至于他只要一想起,过去所经历的事情就一桩一件的去而往返。斯蒂温·W·霍金在《时间简史》中曾这样发问:“我们所记得的为什么是过去,而不是将来?”也许,在很大意义上,写作就是通过寻找一种语言来表达过去,每一次文字的吐哺就是对过去深刻的指认,直到我们消失,留下完整的过去。而对于写作者本人,经过记忆的筛孔,留下来最大的颗粒就是有关于个人成长的记忆,一切的后来都由此渐生出枝蔓而繁茂起来。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在西楚的大部分诗歌里,对出生地荡绕果的缅怀与追忆几乎成了西楚诗歌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诗歌材料的集散地。这首《荡绕果》无疑是西楚对喧闹城市生活的又一次游离出走,精神和情感对故乡的又一次回归。我几乎可以想象他在写这首诗歌时那种遥远的眼神,写完后那种恍惚而空洞的表情……
这首诗没有西楚诗歌一以贯之的神秘、奇峻,诡魅的气氛,没有巧思精置的诗歌情节,没有繁复瑰丽的意象,没有丰富多变的语言。它普通。诗人猎取的生活情节非常简单,比如父亲做木头梯子,母亲在河边洗手等,仿佛是对所有寨乡人生活情节的简单复制;他没有传统乡土抒情诗浓烈的深情抒怀,只是直接记录和再现了朴素生活的几个画面。但诗歌的效果却立竿见影。西楚一改原来梦幻般的叙述方式,舍弃了对繁复意象和意义的考究,平静地叙述语出天然,我却被这种朴素击倒了。这组诗带给我极大的惊喜,和以前读西楚的诗歌不同。这首诗个性表现得很隐蔽,内心炙热的情感表面看上去节制冷静。叙述平稳,整体读下来流畅、从容、自然,清晰。特别是极其生活化的语言,既不松垮,也不干涩。我想诗歌语言最高境界的追求也就不过如此吧。
这首《荡绕果》一目了然。阅读中没有雾里看花,也不用过甚其词。只要用心去读就够了。诗歌中弥漫着朴素动人的亲情,让人感同身受。朴素语言的张力空间,让人陷入。
从郊区回来,我遇到建设者们
在谈论一个花园小区的若干构造方法
我取得其中一种,将其告诉父亲
当时他在家里,对着椿树林
比比划划,立秋对他来说
太重要了,他要乘水分还没散尽前
把木头全部搬回家
“从郊区回来”,既是时间上的确定也是诗歌发生地点的导入。视觉上从城市转移。作者见到了父亲,并将自己在路上打听来的关于房屋建筑的方法告诉了父亲。诗歌一出场,极其自然地引出了父亲,并极隐藏地交代了父亲是个善于木匠活儿的手艺人。而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作者在此没有满足读者对父亲信息的好奇。而是轻轻一跃。对父亲的描写,既没有传统那种由外表、眼神、表情、背影、性格等等由外而内构成的逻辑清晰的勾勒方法,也几乎没有任何企图将人物某一方面作放大突出的处理方法,更没有添加任何浓墨与重彩的比喻与暗示,只用了一个写实的场景来呈现父亲:“当时他在家里,对着椿树林/比比划划”短短两行,读者虽然看不到局部面貌的父亲,但是一个平凡、普通却饱满的父亲形象已经跃然纸上。一个普通人。他几乎没有可以放大和特写的地方。 “比比划划”是一个繁忙的动作,和我阅读中那些沉默而木呐的父亲不同,这是一个积极的动作,忙碌、满足、安命。随后“立秋”这个材料选得非常好,进一步确定了时间,并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可供想象的背景平台。众所周知,在农村,立秋以后,繁忙的收获季节就要到来。而父亲此时最大的一个愿望就是赶在“水分还没散尽前/把木头全部搬回家”。“搬回家”,是一个具有非常温暖指向的情感动词。它让我联想到把食物往自家巢臼搬的一趟一趟飞去飞回的鸟儿,又或者把粮食搬回洞的忙碌的蚂蚁。它甚至让我想起巢臼里的雏鸟或蚁洞深处的母蚁。此时我很想好奇的知道,这是个怎样的家?家,让一个男人牵挂和负重,足以让人对父亲印象深刻了。而读到这里,我似乎还隐约感到了叙述者与父亲之间那种纤细入微的理解与挂念。这样的亲情描写,简单、直接,平等,毫无矫情却感人至深。
至于天黑,他并不惊慌
不像我们,必须掌灯,看奥运会
喝啤酒,喝彩或者垂头丧气
他摸黑走路,边吃饭边和人讲道理
他四十九岁,是个年轻的老人
读者刚刚获得关于父亲的良好印象,诗歌又出现了跳跃。“至于天黑,他并不惊慌”。“天黑”,既有本义上一天结束的意思,也有引申意义上的人之将暮。而父亲的不惊慌,表现为一种对生活和岁月从容而坦然的姿态。接着诗人笔锋一转,和父亲从容坦然的心态不同。我们必须做很多事情,“必须”两个字划得很重很刺眼。既有着不得不的被动意思,也有着主动浮躁与堕落的意思。“看奥运会、喝啤酒,喝彩或者垂头丧气 ”,一下子把叙述的思绪从乡下拉练回城市,作者这一趟拉练的潜台词是,城市生活有着区别于乡村的丰富内容,而我们却惊慌着、浮躁着,却失了内心的平静与安然。
在短暂的感叹后,思路再次回到父亲。 “他摸黑走路,边吃饭边和人讲道理/他四十九岁,是个年轻的老人 ”这是一段承上启下的衔接段落,接着“至于天黑,他并不惊慌”进一步主诉父亲的本分与知命。
春天的时候,他做了一架木梯子
粗糙,但结实,把它搭上房顶
母亲经常从这里上去,种庄稼,摘熟果子
摘星星,月亮,还有积雨云
有一天我爬上去,就再也没有下来
这一段是作者对父亲描述进一步丰满。“春天的时候,他做了一架木梯子”,既对应了前面交代的父亲是个木匠,又将父亲的形象具象化为一架木梯子。粗糙,但结实。更象是对一个父亲的形容词。至此一个有血有肉的父亲形象已经在读者心中挥之不去。可贵的是,诗歌的句子足具弹性,在这种细腻的描写后为诗歌打开的是一个异常宽阔的空间,诗人并没有满足于单纯的父亲描写,由一架木梯子极其自然地引出了另一个更为温暖的人物——母亲。诗歌并没有着墨于母亲形象的具体描写,而是借这架梯子,将一个母亲勤劳、持家的本分再现出来:“母亲经常从这里上去,种庄稼,摘熟果子”。紧接着不着痕迹地将母爱升华,这里“摘星星,月亮,还有积雨云”,显然是一个并不华丽反而略显老套的比拟。但恰好打动人心。每个人童年的时候都有过要母亲为自己摘月亮摘星星的童心稚念,而只有母亲,只有母爱可以毫不犹豫地说:“你要星星我都摘给你,你要月亮我也摘给你。” 事实上,一个母亲操劳的一生,她奉献给家庭和儿女的又岂是月亮星星能比?
接下来的转接,简直漂亮极了。“有一天我爬上去,就再也没有下来”。这是一句波澜不惊而底下暗潮涌动的句子,仍然是借用父亲做的梯子,母亲用它做活,而我用它爬到了高处。这一句暗藏了隐喻。使“梯子”有了更深刻的含义。或许我可以这样解读,正是父亲母亲用勤劳搭起的物质与爱的“梯子”,将作者送到了荡绕果之外的城市。“再也没有回去”,既有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又有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又或者还有对他们的歉疚?整个分行张力十足,句子表面冷峻而内里富饶。非常漂亮!
我前面的小河,水浅
不时发生弯曲,父亲一脚跨两岸
水生物,一闪而过
都来不及打招呼
和熟悉的陌生人一样
每天从门前经过
他们要去哪里,没人知道
在情感抒发的一次吐出以后,诗人自觉地内缩又恢复到冷制的表面,视角从回忆拉回眼前。“我前面的小河,水浅/不时发生弯曲”,小河“不时发生弯曲“,是对小河蜿蜒流淌的状态的一次还原。我仿佛看见作者将目光投向了水天交接的遥远处,心境跟着空朦起来。眼前这条小河流淌多少年了,依然如故。这让我想起人们习惯用河流表示时间流逝的比喻。时间若流水,东去不复归的沧桑感在诗中不动声色地浸染人。西楚将抒情隐于无形的笔法,果真高明。诗人没有继续过多的感叹,而是回到细节。“父亲一脚跨两岸/水生物,一闪而过/都来不及打招呼”,父亲忙碌的身影出现在诗人眼中。和河流无以返回的性质一样,顺流而下的水生物,门前经过的陌生人,都各自旅行、各自安命。语境一下子开阔起来。
母亲每天也要到河边走走
弯下腰洗手,然后抬头看我们
会不会偶尔从天上飞过,嘴里念着一个词
“贵阳”。
继续惯性的搜索。母亲每日农事之后,走一段杂草的石阶和一条田间小路来到河边,或浣衣或洗手,偶尔会直起腰抬起头,看看天色,看天空中有没有飞机从头顶划过,这似乎已经成了母亲的习惯,她希望某一架飞机上正载着他的儿子,离她越来越近……母亲对儿子的想念,永远心事未了。想到儿子,自然而然地想到儿子所在的城市,因此,经常听见她嘴里念叨“贵阳”两个字,象是在喊,又象是自言自语。这一段情绪来得真实自然,我非常能理解。记得当初我北上北京求学,母亲每天七点半都要准时关心北京的天气预报,再后来我迁移到别的城市,她就特别关注那个城市的天气预报……母爱,是多么琐碎和细致的爱啊。若没有十分的细腻,又怎能写出这样感人至深的细节呢。再一次领略诗人细腻、敏感的内心。
遇上下雨天气,照旧要出门
他们从青草底下走,身子冷,心里热
结尾段只有两行。结束很有力。读完后心里热乎乎的。无论遭遇什么天气,一切都要照旧。城市的喧闹每天照旧发生,荡绕果里的单调生活也照旧每天进行。诗人照旧流泪思亲、乡村的父母照旧早起、劳作,而那种水乳交融的亲情刻在读者心里了。
此诗并非无懈可击。结构上略有松散、单调,头尾略有失重感。母亲在河边一节或许因为受到内在情绪的控制,没能将冷静与克制一贯彻底,“贵阳“一词的出现,虽然是内心真实自然的流露,但是因为这里流露的情感能量过大,没能按奈得住。在庞大的叙述空间里,如果能将动态的现实杂叙其中,读者阅读的快感将会大增。而我看到其实西楚在第二节曾经有过这样的企图,但是只一露头就消失了,是为遗憾。我想如果不是单纯以怀乡思亲动人,这首诗将具有更大的阅读价值。当然就一首思亲之作而言,已经非常不错了。因此,它不失为一首好诗,特别是语言的平实与细节的丰富,使全诗肌理丰满,直述的主题,使我的苛求显得多余。
对这首诗的解读似乎可以进入结尾了。我想到另一个问题。作者对往事的又一次劫洗和掏空,对荡绕果不厌其烦的指认与回归,让我心生警觉。因为除了这首,近几年来西楚写了很多有关苗族乡土的诗歌,虽然对比这首,其他的作品带着明显的异族气质,诗歌营造在浓重的神秘、梦幻的色彩之中。而一直以来一个疑结在我心中始终不能释开,那就是,我隐约感到西楚一次又一次在诗歌中“返乡”,有着文字表面不能力释的原因。或许和众多少数民族的诗人作家一样,生活在和本民族文化隔离的城市之中,有着某种身份缺失的困惑?纠缠至深而不得不透过文字来反复指认?所以,我希望在一个合理的、可透视的层面上来解读西楚。这个意思,此文已不能负载,我将另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