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3 c& J/ s5 y: B* X
: ]+ o, {9 B' T& f诗配画:《加莱义民》(外一首)
4 r! E0 L% \1 B E7 |* [2 r! z( A: r; Z
雕塑/罗丹
' [, r* k! D2 B7 j- ~6 i8 O配诗/胡有琪
) @+ |' g& i% A! q" |1 {, U
. P1 Z% z. ?& X2 l, w只要加莱城还活着
* h2 v! d5 U" v6 h六个人就像蚂蚁 死算什么- Z3 b6 [: I3 p7 g! Q. z$ e
欧斯达治领头 向骄傲的英军走去
) u: z& s; N" t% k
) \& r& }' C$ H: y一百年过去
8 M: x4 V ?1 Y4 _1 O令侵略者想不到的是
& A* r* b* ^' Q/ w1 u刚毅的 悲愤的 恐怖的 无可奈何的人
7 a% R t% Q2 ?& {" s都成了义民$ M6 h2 d# v& ?
都成了加莱城的象征
$ X/ v/ y) @$ `7 s在雕像上复活
. R* N3 p) N* {
# Y* m( {' Y# Z' r) u& M5 H e加莱城的钥匙 还在法国人的手中* L# T3 d. _( J( `+ i
3 I* D' K7 R$ m& e% h, Y
R9 x; L7 Y6 X V1 U9 T/ J* _注:加莱义民是一座以表现人物群像为主的纪念性雕塑。群像表现的是14世纪英法百年战争时期,六位加莱市市民悲壮就义的场景。当时法国加莱城被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的军队包围,即将陷落,全城人民在严重的饥饿和困乏之下被迫向英王求和。但骄傲的英军提出苛刻的条件:需要六位最受尊敬的加莱市民身穿麻衣,颈套绳索,光脚走到英国军营交献该城钥匙并将被处死。于是,罗丹于1884——1886年应加莱市政府的请求,创作了这件震撼人心的群像雕刻。, N4 Y1 w) _2 I
雕塑造型
, ]7 T! R" l3 ?: w3 M/ S) v4 u 《加莱义民》分为两组,前边三个一组,后边三个一组,他们身材相似,站立在一起。中间一个头发稍长,眼睛向下凝视的,是最年长,最有声望的欧斯达治,他迈着沉着的步伐向前走去,不看四周,也不迟疑和恐惧,他那刚毅的神情,显示了他内心的强烈悲愤与牺牲的决心。由于他的坚强,鼓动着其余的人。最右边站立的一个稍为年轻的人,皱起的双眉和紧抿的嘴流露着悲愤,两手紧握着城门钥匙,他茫然望着前方,似乎感到命运的不公平,在心中无声地抗议着。右边第三个义民,死亡使他恐怖,他用双手遮住眼睛,似乎想驱散恶梦,但仍不能避开这个悲剧的命运。左边第二个,内心表现出无比的愤怒,那举手向天的手势,不是祈祷,而是对上帝未能主持正义的谴责。他目光向下凝视,半开着的口似乎要说着什么。他身边的一个义民,年纪较轻,他似乎被迸发出的爱国热情所冲动,但由于想到转瞬间将离开人世,不免引起生离死别的悲愤情感,他蹙起眉头,摊开双手,表示无可奈何的神态。在他们身后的一个义民,两手抱头,陷入无比的痛苦之中。虽然后面的三个义民没有前面的那么坚定勇敢,但他们仍然为了全市人民作出自我牺牲,这种壮举同样值得尊敬。 群像富有戏剧性地被排列在一块象地面一般的低台座上。这六个义民的造型各自独立,然而其动势又相互联系着。组雕是一个整体,是一种充满着可歌可泣的义举形象的整体。罗丹以彻底逼近真实和深入探索的精神,尖锐的心理刻画和强烈的性格表现在震撼着人民的心。这件作品不论其结构,和就其对纪念性形象的理解,以及对英雄人文的阐述,都具有革新的意义,显示了罗丹艺术的辉煌不凡。
5 ~( m3 p' k6 c j; H6 I$ j, v9 t( K; \( q- |% z+ K5 w
9 g9 B N9 Q( H" ^ q1 m. H
1 c& R$ P% D# k7 p6 ]
" T \5 e9 Q n7 G! A《乌格里诺》
9 Q8 S. W3 a, ] W) ?1 J3 S" n% z7 N3 O4 H. A
雕塑/罗丹3 C6 d1 G8 [1 ^5 {, Q
配诗/胡有琪' O) r- l1 Z2 ^2 C4 c2 ]+ S
- e( L6 g! J4 h H儿子倒下 孙子倒下/ ]6 a# e) ?. O
乌格里诺仍在叛逆的扎挣
T% M% u- m& a1 D( t: a咀嚼意大利贵族专制的疯狂$ H- ?# ~# k: T, H" y
他不吃儿孙最后的遗言0 n) |9 W* O" r
他选择了自己的信仰
0 B; u8 e0 l8 U0 s7 z) [( |7 v& b# o就得血祭自己的呐喊4 H% i9 A% J% F
+ ]5 `% u! t* J" I# }' d今天我断子绝孙/ `0 y/ P( g/ @' K
明天 意大利贵族也将断子绝孙
4 h4 T) r3 x) ]# Q) Q3 q
1 O3 `. }1 k! t3 T" B- \( v5 ^5 Q" r p; C# _' `
注:史料记载:乌格里诺(Ugolino della Gherardesca,1220-1289年)是意大利的贵族,政治家和海军指挥官。在但丁(Dante Alighieri,1265-1321年)的作品中,多次提及乌格里诺:由于乌格里诺的叛逆行为,他和他的两个儿子和两个孙子被关押起来,在即将饿死的时候,他的孩子们央求他吃掉自己的尸体。( ^" L! z$ u* j' Q+ u4 G
, [7 R. x" D6 a3 H* b7 F&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