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秦点评方文竹《小秋收》
小秋收
■方文竹
沾上一点就够了
再沾上一点就是一个国家
沾上一点就是原野上的一间小木屋
就是屋内一具易朽的肉身
我将夜间的星举过头顶
地面的一根钉子钉得深深 更深
我谈的是小秋收 不是秋收
秋收过后是起义
左秦评:
《小秋收》,结构上很有匠心,第一段,是视角不断缩小,反着透视而为之。国家、小木屋、易朽的肉身、钉子,不断缩小,也越来越锋利,由一个国家到了锋利的钉子。缩小亦是压缩的过程,压缩势必导致内心(和现实)的焦虑。焦虑中止于钉子。
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有着很明显的断裂,如若读多了口语诗,对此势必会不适应。所谓口语诗有口语诗的读法,意象诗有意象诗的读法,对阵下药,而不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我谈的是小秋收 不是秋收/秋收过后是起义”,“我谈的是”指上一段,上一段谈的其实就是“起义”,语言繁殖术,有轩辕轼轲诗的感觉,但娱乐性少了很多,更加严肃。下围棋,必须得宏观掌控,诗同样如此。步步紧逼,最后很有可能将自己逼死、堵死。不如先从“剑拔弩张”和“炮火连连”中出来,来一个大转弯,该诗的一二段便是。
小秋收、秋收、起义,小秋收是指秋收冬藏之秋收,起义是指秋收起义。“沾上一点就够了”,那么“沾上”的是什么呢?麦子?烈士的血液?麦子和烈士的血液是可以一体的,田野和战场和广场也是可以一体的。
我选此诗,即看重了诗人谋篇的能力,口语自然是武器,但口语只是尾随着叙述、调侃、纯说理、纯意味,也势必狭窄,很多诗人就无限复制着枯燥无味、清汤寡水的诗。
写口语的多读意象,写意象的多读口语,一旦把自己限定死了,诗人的创作,也基本上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