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回家,正遇妻和人议论教师节家长给幼儿园老师送礼一事,妻说:“很多人都送了,我们没送“。我恍然,每天为生计蝇营狗苟,竟忘了当日是教师节。昨天早上是我送女儿上学的,至于其它家长有没有给老师带去礼物,我确实是没有留意,用别人曾笑话过我的话:你是活在你自己内心的影子,来形容我大多数时候的生存状态,是再确切不过的。回过头来想妻那句话,是不屑?是自责?是隐忧?这其中的意味,实在是值得推敲。
提及老师,我还是有很多话要说。韩愈说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对老师一词的正解。而至于后来我们常讲的: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话里的赞美之意,自然是无可厚非;而其中的拔高之嫌,也是宽厚之人不应做过多深究的。客观地讲,小时性格顽劣,脾气倔强,口无遮拦的我,在求学生涯里多半是不招老师待见,甚至是嫌恶的。但是在我少年时的记忆里,几乎是所有教过我的老师,在绝大多数时候的面容,都是慈爱,温和,和亲切的,也由此可见他们对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抱以的极大的热情和耐心。直到现在,我依然时常会为自己当初不听老师的苛责,劝慰,荒废了无数大好时光而深感惋惜,羞愧。
据说中国是否礼仪之邦,请客送礼一事在中国也是盛行了千百年了。礼多人不怪,送礼者宽心,受礼者欢心,这原本也是社会和谐的根基。但请客送礼超出了一般的亲朋好友,人情往来的界限,多少还是应该引起人的深思,甚至是警醒的。
大凡给老师送礼,莫外乎三种解读。一种解读是对教师这种职业由衷的赞美、崇敬和认同,我想这当然也是社会主流的认知,国家设立教师节,也缘由于此。古人的牌位上供奉着天地君亲师,抛开其中封建思想的因素不谈,其尊师重道之意,却是难能可贵的,这既是一种生存的明智,也是一种人性的超越。尊师重道是人类文明得以传承和发展的基础,基于此,在教师节给老师送送礼,慰问一下,原本也是应该。
第二种解读,我想还是中国人的本性使然。至于善良一词,也或者乐善好施一词,它们的表述可能还是过于宽泛。中国人善良,外国人同样是善良;中国人乐善好施,外国人也许比中国人还要乐善好施,比尔.盖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而能以中国人的俗常,来表述中国人的本性,有一点应该是贴切的,那就是将心比心。毫无疑问,将心比心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里是一个好的德行。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在现时代,中国人活的都是不容易的,活的不容易的中国人对自己的,以及他人的生存处境并非是麻木或泠漠的,诸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此类之言,与其说是某些道德的框架,还不如说是一种人性的升华。教师的工作原本辛劳,这种职业需要社会更多的关注,支持和理解,从这种角度来说,教师节给老师送送礼,犒劳一下,也可以说是我们传统的美德。
至于第三种解读,我说了可能是如芒在背,不说又是如鲠在喉。鲁迅说他是不惮于用恶意来猜度他人的,只是如若这种恶意即使是用在以尊师重道为说词的皮影戏里,也可能是冒了天下之大不韪的。庆幸的是我一向不太喜欢以君子自居,就算我是曲解了他人的善意,想必那些谦谦君子也是不会过于苛责我的小人之心罢?!
话说唐僧师徒四人到西天取经,原本是见了如来的,只是没取到真经,幸得高人指点,原来是少了执事僧人的一份好处,后来照规矩办事,终归是取得了真经。由此处可见,竟然高高在上的佛,于细微处也不免是从了俗的,想必中国人请客送礼的风气,在此处便是有了根源。在给老师送礼的家长中,难免会有这样一种人:他在给老师送礼的同时,自然也是希望受礼的老师能对自己的孩子特别关注,特别关照些的。家长疼爱自己的孩子,是人之常情;家长希望老师爱护自己的孩子,也是无可厚非。问题是在于送礼的家长和受礼的老师之间如若形成一种默契,也或者说是形成了一种思维的惯性,那么我们既有的教育资源的均衡机制,教育环境的公平原则,恐怕最终是要受到挑战。
中国人的劣习是不缺的,从众心理也是其中之一。有家长给老师送了礼,那些没送的家长便怕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受到泠遇,而国人一惯的思维是:送了总是要比不送好,这就不难成为一种恶俗风气的开端。而目前要在利益和原则之间能有所把握的人,实在也不是绝大多数,送者有其求,受者有其应,在这一求一应之间,谁要说自己还能全身而退,恐怕都是虚妄。
对于教师这一职业的尊重和认同,我想更多的还是要体现和落实到社会和制度层面上,物和欲不应该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全部,教育从业者应该是我们这个时代公众道德最后的捍卫者和坚守者。而至于那些给老师送礼的某些家长,我觉得他们花心思用这样的方式来为自己的孩子争取到更多的‘资源’,还不如自己从自身做起,为孩子从小树立一个公平公正的理念,形成自己健全健康的人格,做出一个好的榜样。
当然,我可能说的也并不是教师节送礼本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