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群言堂笔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首发] 想起蛙声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7-9-10 13:2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采凤 发表于 2017-9-10 12:58
基本同意,此番交流
听取蛙声一片,中华更是遍地战鼓!
未句实在不敢恭维

此番交流实为愉快也,前人好词美意为何要改得面目全非?偷用才可取也。就像现在的典故,条条大道通罗马,改一句条条大道通北京不行吗?事实上这还真不行。蛙声,与战鼓,其实并没有多少联系,而此刻用在这里,也是因时代不同了,现在全国各行各行,可以说是一派欣欣向荣。所以才会有蛙以鼓这么一个隐语的象征,不然单是蛙声,也就没有多大的意义了。当然每一篇文章在写之前,都会谋篇布局,旨在挖掘出文字的内涵,而且文学的功能也正在这些潜移默化里,从而才能完成文章的立意!意不立,就不能为文也!当然本人才疏学浅,也只是按照自己的一向情愿办事,有时也比较刚愎自用。不过我只人也虚心,能听得进别人的意见,请千万别误会,我不是再和你抬杠,而是正常交流也。有交流才能真正提高!辛苦!敬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7-9-10 14:23 | 只看该作者
群言堂笔 发表于 2017-9-10 13:20
此番交流实为愉快也,前人好词美意为何要改得面目全非?偷用才可取也。就像现在的典故,条条大道通罗马, ...

欣然
愉悦
敬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7-9-10 15:07 | 只看该作者
结尾似乎有些生硬,一下子升华到很高的地步,显得突兀,铺垫不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7-9-10 17:3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鲤鱼风 发表于 2017-9-10 15:07
结尾似乎有些生硬,一下子升华到很高的地步,显得突兀,铺垫不足。

锦句吗!就是要织锦,看似拔的很高,其实我们生活的现实,无不是这样。曾记得看个一个鼓舞,是四川一个残疾人演的,她把中国人的雄起精神演得是风生水起!以蛙以鼓,以鼓其动也含有鼓动的意思,我认为并非显突兀,中国的现象本来就如此。谢谢你真挚的意见,握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7-9-10 22:3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周末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7-9-11 20:09 | 只看该作者
群言堂笔 发表于 2017-9-10 17:30
锦句吗!就是要织锦,看似拔的很高,其实我们生活的现实,无不是这样。曾记得看个一个鼓舞,是四川一个残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3 05:41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