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蓝光
中国教育问题,近年来,已经引起了国内许多有识之士的担忧。他们将担忧通过各种渠道反映到中央最高决策层,也引起了中央高层的重视。国内外关心中华民族子孙成长和民族复兴大业的仁人志士,无不为我们教育存在的问题而大声地疾呼:中国的教育出问题了,要尽快改革!而其中教育行政化问题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
温总理曾说:“我们现在的教育确实存在许多问题:一是教育行政化的倾向需要改变,最好大学不要设立行政级别;二是让教育家办学,我这里所说的教育家他们可能不是某些专业的专门家,但是他们第一热爱教育,第二懂得教育,第三要站在教育的第一线,不是一时而是终身。如果两、三年一换,那么哪一所学校都不可能办好。”这对于教育行政化的现实问题将是沉重一击,真是大快人心!
要真真切切地教育“去行政化”,显然阻力很大,因为它触及了相当大部分人的利益。教育去行政化动了谁的蛋糕?
首先,就教育部门而言,全国各地大中专院校的校长和行政官员享受一定级别的待遇。在这些管理学校的“官员”提拔使用上,是一个相当大的资源。这种升迁机会和人力综合使用的资源,也使得这些教育管理部门,加强了对于学校的控制权,以及提升学校在当前讲究级别社会中的地位和声誉。当然,究其原因,还是中国封建社会“官本位”思想在作怪。但现实中存在的这种利益驱动,推动着地方教育部门想方设法地创造条件提升级别,注重于“升格”,而升格所带来的并不是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而是级别的升高、经费的增加等。这种动机的普遍形成,导致了今天中国教育机构特别是学校的“头头脑脑”们,热衷于强化学校内部行政管理,满足“官欲”,趋同于政府行政管理的作法。这种结果,必然培养和助长了钻营行政级别,放弃“学术研究“,使原本教育系统内的“学究味”和“教学氛围”渐渐丧失。如果去掉行政级别,最大利益的触动者,莫过于较高级别的教育部门包括教育部。所以从教育部开始就要从骨子里想真干、真改,克服“官本位”的思想障碍,释解权力,从大局出发,从民族振兴这个高度认识教育去行政化问题。否则,还在那里躲躲闪闪,照顾部门利益,留点隐性的东西,那么结果只能是悲哀。
其次,就一线老师而言,在学校强化行政化运作情况下,学校把更多的资源用于行政领域,使得老老实实从事科研教学的老师,无法顺畅地得到有利于发展学术的教育资源。在项目确定上、经费使用上、人力安排上、荣誉分配上,具有行政手段的行政管理者包括校长,更容易从真正有学术研究人员的手中抢到项目和经费。这也使得这些学术研究者受到旁落或冷遇。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限制了教学和研究发展的步子,也打击了教师的积极性,制约了钻研这种良好氛围成长的空间。同时,在学校不断用行政手段强化行政突出行政的时候,使得从事学术研究者,精神上受压抑。这种“行政权力扩大化”的趋势,剥夺了真正在一线从事教学和研究人员的权益,让教师包括教授成为学校的“弱势”,而这正好违背了“教育优先”的原则。“教育优先”应有之义是应把教育处于整个社会发展中的优先地位,同时在教育机构内部,与行政系统相比,真正从事教学科研的人员要在提升、加薪、授予荣誉等激励方面获得优先。这才是教育在学校发展中的正道。蓝光以为,绝大部分在学校里从事教学和研究的人员,都希望弱化行政强势局面。因为只有这样,他们的地位才能提高,他们才能得到更多的资源。而这也正是我们大众所希望的结果:让你们在一线从事教学和研究的人员获得真正的思想上解放、资金上保障、政策上服务、环境上优化。
第三,就管理人员而言,学校一定的行政管理是必要的。但就目前来看,要切实从管理转化为服务,在服务中融入管理。确立服务的理念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国家教育部明确工作职责,对于混用的现象或兼职的行为严肃处理。上一级教育部门要加强对下一级的监督和检查,通过改革等形式,明晰行政管理人员的权限和服务内容和范围,考核行政管理人员服务对象的情况,比如通过服务对象对行政管理人员进行评议等多种方式,让行政管理人员真正从思想上、行动上、措施上意识到服务为上、服务出成效,甚至服务才能“保饭碗”的危机感,真正地把行政管理人员从教学研究领域中分离出来,把精力投入到行政管理服务中去。现在有一些学校仍然是“两头兼”。这种“两头兼”的现象,是一种混乱、不公平的现象。“去行政化”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去掉这种“两头兼”、两头得好处占资源的问题。因为这种“两头兼”并不规范。作为行政管理人员手中有分配教育资源的权力,而又想通过教学成果和项目实施,取得“名利双收”。因而,使得教育系统中的不公开长期地存在。教育行政化问题,也使得一些管理人员,手中权力太大,特别是高校,国家长期以来投入资金额度很大,项目多,不规范运作很普遍,特别是一些学校行政后勤管理人员和学校的“一把手”搞“一言堂”,“暗箱操作”等不规范运作。因抵制不住诱惑而腐败的现象,在学校里也是呈出不穷,一些地方甚至到了失控的地步。如果去行政化,就要规范行政管理人员手中的权力,教育资源向一线从事教学和研究人员倾斜。这种转变,自然触动这些人的利益,但只要改革大潮向前奔流,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
|